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高等學校的音樂教育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當前我國高校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如課程內容、方法、目標,教師專業素質等,只有通過聲樂教學手段和內容的改革才能改善當前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促進高校聲樂教學的不斷進步和創新。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改革;創新
引言
所謂中國聲樂歌唱方法是一種多維度融合的歌唱方法,其科學化,意味著從民族和流行唱歌中完全繼承了各種科學唱歌技術,包括呼吸,共鳴,咬人和聲音;民族化是指中國聲樂的演唱風格,無論是演唱西方或中國聲樂,都可以展現中國特有文化風格,并展現當代中國聲樂歌手的文化自我意識;個性化意味著每個歌手都可以靈活地而不是機械地適應他們的個人現實的歌唱方法。因此,學習、掌握、使用和推廣中國歌唱方法不僅與個人發展有關,而且與當代中國聲樂前途發展息息相關。
一、新時期背景下高校中國聲樂教學的必要性
(一)實現教學水平的提升
從本質上講,歌唱教學的改革是一項綜合性工作,也就是說,歌唱教學的發展應該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特別是教學改革,它意味著改革和完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框架,從而在發展中的變化和創新保持和提高。通常,改善這些特定鏈接的細節可以進一步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二)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
教學效果的優化主要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其根據教學改革對系統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從優化教學方法的角度分析,變化本身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思維方式,這種新元素的引入將不可避免地大大改變課堂上學生的常規學習條件,引起學生對主觀學習的興趣,達到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聲樂課程作為高校音樂中的重要課程,在促進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但是,統一的教學方法和傳統音樂課程的內容已不能滿足當前水平的社會需求。通過聲樂課程的教學改革,學生可以了解學習音樂的樂趣并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保證最終課程的質量,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提高他們的音樂業務能力。
二、云南高校中國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比較單一
由于部分高校音樂和唱歌課程的內容非常廣泛,因此專業教學須仔細選擇對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具有特殊作用的內容課程。但與目前相比,云南高校音樂教學的大部分內容是根據西方音樂體系確定的,此內容無法促進云南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學生單調學習著音樂理論和音樂知識,而云南民間音樂的內容很少出現在聲樂課的內容中。
(二)教學方法固定
聲樂課程的教學內容單一,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一板一眼的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聲樂的主觀能動性較為匱乏,很少有教師能夠在現有的聲樂課程中使用全新的教學方法。大多數教師仍然對日常課堂的創新、上課氣氛不夠重視,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沒有表現出多樣性的特征。這些問題將極大地影響聲樂教學的最終發展。
(三)教師的專業能力不高
作為一名聲樂教師,其素質和技能直接影響最終的教學質量。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最終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效果直接相關。現目前大多高校聲樂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用的聲樂教學模式則相對單調,與學生的交流較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適用性沒有進一步提高,其氣氛不能充分動員,教學質量也不容樂觀。
(四)教學目標有待完善
教學模式的改革必須以明確的教學目標為重點。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課程內容來授課,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該問題導致學生無法及時清晰了解課程的主要內容和難點內容,這影響了課堂知識的掌握和學生課后練習的能力。
三、改善云南高校中國聲樂教學問題的對策
(一)改進教學內容
聲樂教學課程不僅包括本部分,還包括聲樂教學法和示范教學法。其通過對聲樂教學方法的研究,心理學教學法和其他教學方法還可以使學生學習在各種情況下使用不同的聲樂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現代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
(二)改變教學方法
傳統聲樂教學不能滿足社會對社會教學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分析現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同時,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提高綜合技能,學習云南杰出的傳統音樂文化。
(三)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
在教學團隊的培訓階段,高校可以定期組織邀請著名的音樂教學專家進行個人演講,并從專家的實踐經驗中獲得教學經驗,以提高其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和提高音樂教學團隊的整體素質。
此外,高校可以引入激勵機制。培訓后進行評估和評估工作,評估的最終結果與獎勵的分配掛鉤,以有效地提高教師在培訓中的重要性并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展現老師綜合素質。
(四)明確教學目標
在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校聲樂教學不僅是要提高學生的基本歌唱技巧和方法,而且要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歌唱技巧,有必要以培養合格和優秀的專業人才為主要工作目標,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
四、新時期云南高校中國聲樂教學的思考
(一)修訂教學大綱,促進人才培養方案與時俱進
新時期中國聲樂的發展迫切需要與時俱進,融入世界。要積極適應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需求。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李秀英認為,在培養人才方面,有必要繼承傳統,并關注全球歌唱藝術的發展并體現世界美學。新時期聲樂的發展應適應新趨勢和新要求,并進一步規范和更新聲樂教學材料。劉輝教授指出,新中國成立之初,大多數高校遵循音樂學院設立的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和課程設置,課程中列出的課程和課程是傳統的,不是創新的。因此亟需對教學大綱進行修訂,從而讓聲樂教學的人才培養也能夠與時俱進。
(二)立足傳統文化,積極走向國際舞臺
我們需要在傳統中立足,積極推動中國聲樂學科在傳統中的發展,并創造新的名聲。新時期優秀的中國聲樂藝術必須以傳統文化的“起源”為基礎,掌握它的本質,而不是浪費我們前輩的寶貴經驗。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顧小丹也指出,聲樂藝術不僅是在研究聲樂,而且還追求其科學性,追根溯源,理解其起源。此外,獨特的地方音樂文化是中國聲樂發展的必要前提,而扎根于地面是中國聲樂持久活力的根源。
首先,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中國聲樂演唱方法主體的研究,并引入一系列理論研究成果,必要時充分利用高校環境,將大量的聲樂作品進行宣傳,積極舉辦各種音樂會,從而擴大中國歌唱方法的影響力。中國歌唱方法的成熟、規范和完善不是國家的自給自足,而是對世界歌唱藝術發展的重要影響。只有與世界音樂文化碰撞,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成長與發展。
總結
隨著高質量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們必須根據課程的實際要求逐步提高和完善歌唱課的內容。其次,各高校要樹立國際發展理念,樹立中國歌唱方法,成為音樂文化的品牌。特別是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實施為大學提供了機會和外匯平臺,我們應該借此機會向世界傳播中國歌唱方法,讓世界聽到中國的美麗聲音。
參考文獻
[1]林美美.高校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合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9):155-156+159.
[2]李珺.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國聲樂的發展道路[J].藝術評論,2018(01):143-147.
[3]牛月瑩.高校音樂教學中中國聲樂文化底蘊的傳承與弘揚[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6):183-185.
[4]周蕾.淺談高校聲樂藝術指導專業建設發展現狀[J].藝術科技,2017,30(01):100.
[5]林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聲樂教學改革[J].藝術百家,2016,32(S1):337-338+327.
[6]韋婉莉.高校聲樂教學跨界歌唱人才的培養探索[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18):99-100.
[7]何巍廈.論高校聲樂教學中“跨界唱法”的嘗試研究[D].河北大學,2015.
[8]王媛媛.“中國聲樂”教育體系中兼容并包特征的實踐[D].中國音樂學院,2013.
作者簡介,許佳薇,1992年7月,女,漢族,籍貫湖南郴州,本科,講師,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