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緒玲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護理在腎癌根治手術后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50例腎癌根治手術患者,患者均于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治療,以隨機數表法進行分組,將患者分為2小組,其中采用常規護理護理的25例患者納入常規組,采用中醫護理的25例患者納入實驗組,對兩組患者術后康復狀況以及疼痛程度進行比較。結果: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患者肛門首次排氣時間、腹脹消失時間、開始進食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均明顯更快,組間差異顯著(P<0.05)。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術后12h、24h、48h的疼痛評分明顯更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中醫護理有助于腎癌根治手術患者胃腸功能的會給,有助于減少患者的術后痛感,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家價值。
關鍵詞:中醫護理;腎癌根治手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5--01
腎癌是腎細胞癌的簡稱,臨床治療腎癌的方法較多,預后效果和患者的個體情況密切相關,對于局限性和局部進展性腎癌患者,手術是能夠讓患者得以治愈的首選治療方法,尤其是隨著微創技術的飛速發展,腹腔鏡腎癌根治術根治術更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但不論是開放式腎癌根治術還是腹腔鏡腎癌根治術,術后的護理干預都十分重要,將影響患者整體的治療效果[1]。基于此,本文探討了中醫護理在腎癌根治手術后的應用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50例腎癌根治手術患者,患者均于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治療,以隨機數表法進行分組,將患者分為2小組,其中采用常規護理護理的25例患者納入常規組,采用中醫護理的25例患者納入實驗組,前一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28~69歲,均值:(48.19±3.74)歲,腫瘤分期:T1N0M018例,T2N0M07例,腫瘤位置:左16例,有9例;后一組男16例,女9例,年齡:29~70歲,均值:(49.52±3.81)歲,腫瘤分期:T1N0M017例,T2N0M08例,腫瘤位置:左15例,有10例。比較兩組一般資料,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鏡腎癌根治術治療,術后常規組25例患者均接受常規護理,具體措施包括有:(1)體位護理和導管護理,術后患者取去枕平臥位,時間為6~8h,期間盡量讓患者的頭偏向一側,以防出現嘔吐、惡心等問題。妥善固定患者的各種引流管,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以及暢通情況,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以便及早拔除尿管[2]。(2)飲食指導,術后禁飲食,待患者首次排氣后再進食,先飲水、清流食,然后逐漸過度為半流食,最后為正常飲食。叮囑患者要多樣化飲食,多攝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控制糖分和高能量食物的攝入了,以減輕腎臟的負擔[3]。(3)病情監測,術后密切監護患者的病情變化,實時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如果患者出現體溫過高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降溫處理,并適當補充水分。對于肺不張患者,需要定期為其翻身,并進行持續低流量吸氧處理,與此同時需要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呼吸訓練方法,定期進行翻身運動,以防出現腹脹等情況。(4)健康宣教,針對患者的病情以及護理相關注意事項進行宣教,解答患者的疑惑,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減少患者因為缺少了解而出現的心理壓力。叮囑家屬多關心患者,多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
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包括有:(1)康撫法,讓患者取仰臥位,然后取5~6滴疏通精油用雙手搓勻后對患者的下腹部進行按摩,需要沿著結腸走向就那些推摩,時間為5分鐘,然后取患者的足三里、天樞、三陰交和中脘等穴位進行點壓,每個穴位電壓2~3分鐘。然后協助患者取側臥位,對再對膽腧、脾腧、胃腧、肝腧以及大腸腧依次進行按壓,并采用掌推法朝著患者脊柱兩側進行輕推[4]。(2)炒茴香熱敷法,術后6h取劑量為300g的茴香,將其炒熱后制作成熱敷包,做好后置于患者的天樞穴、神闕穴以及中脘穴進行熱敷,熱敷溫度以患者無灼熱痛感為宜,以防燙傷患者的皮膚,每個穴位熱敷10分鐘,每日熱敷兩次[5]。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術后各項指標情況進行統計,包括有肛門首次排氣時間、腹脹消失時間、開始進食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同時通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6]對患者術后12h、24h、48h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通過統計軟件SPSS25.0 實現,其中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x±s和%的形式表示,并通過t和x2 值分析組間差異,若P<0.05 ,則表示兩組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 對比兩組術后各項指標情況
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患者肛門首次排氣時間、腹脹消失時間、開始進食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均明顯更快,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術后疼痛情況
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術后12h、24h、48h的疼痛評分明顯更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腎癌是起源于腎小管上皮的一種發病較高的惡性腫瘤,占據腎臟惡性腫瘤發病率的80%~90%,目前該病的病因還沒有定論,普遍認為和遺傳、肥胖、高血壓、吸煙等因素密切相關,尤其是吸煙和肥胖是公認的腎癌危險因素。腎癌的臨床表現復雜,且早期癥狀不明顯,但隨著健康體檢的普及,很多腎癌患者都能夠在影像學檢查中得以發現然后就診。手術治療為腎癌治療的常見方法,尤其是后腹腔鏡手術,作為微創手術具有獨特的優勢,已逐漸成為早期腎癌的常規術式,但是手術畢竟是有創操作,存在一定的侵入性,患者的胃腸功能會受到影響,術后或多或少都會有腹脹、疼痛、嘔吐等癥狀,若護理不當,不利于患者術后的康復[7]。
常規規護理只能滿足患者的基本護理需求,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的提高,已逐漸無法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護理需求。我國傳統醫學在人體調理方面的知識可謂博大精深,基于中醫理論的中醫護理強調三分治、七分養,堅持防重于治,在臨床護理中強調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為有機整體,重視人體和自然界及社會的關系,辯證施護[8]。本次研究探討了中醫護理在腎癌根治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患者肛門首次排氣時間、腹脹消失時間、開始進食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均明顯更快,組間差異顯著(P<0.05)。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術后12h、24h、48h的疼痛評分明顯更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果說明中醫護理在腎癌根治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這是因為中醫護理通過推拿按摩可緩解患者的腹脹,也有助于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茴香能夠止痛,理氣和散寒,通過炒茴香熱敷法能夠對學會產生刺激,進而達到溫經通絡、活血行氣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微循環,促進腸胃蠕動,使得患者及早排氣排便,盡快進食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中醫護理有助于腎癌根治手術患者胃腸功能的會給,有助于減少患者的術后痛感,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家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少雄, 鐘鈴, 李重慶. 后腹腔鏡下腎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研討[J]. 健康必讀,2020,24(10):164.
[2] 張潔. 圍術期全程系統化護理措施在腹腔鏡下腎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19,5(14):204.
[3] 黃健, 張凡, 石晶,等. 全程系統化護理在腹腔鏡腎癌根治性切除術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9,7(9):234.
[4] 戴新燕, 王巧珍, 陳靜. 觀察一體化護理改善后腹腔鏡腎癌根治術患者術前負性情緒的影響[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20, 7(51):212.
[5] 林玉珠、羅柳枚、吳定英、陳浪. 敘事醫學聯合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腎癌切除治療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 海軍醫學雜志, 2020, 41(6):304.
[6] 方維, 馮豐坔, 程蘭芳,等. ERAS理念的圍術期護理方案對腹腔鏡腎癌根治術病人應激反應的影響[J]. 循證護理, 2020, 6(5):115.
[7] 陳艷, 王毅, 陳曉松.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腹腔鏡腎癌根治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現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 2020, 12(1):283.
[8] 黃麗佳. 全程系統化干預在腹腔鏡下腎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分析[J]. 益壽寶典, 2020,6(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