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要:在小學三年級開展習作起步教學,要關注學生是否能夠抒發真情實感,這是避免學生的習作出現套寫、抄襲的重要手段。本文結合三年級的習作起步教學實踐,探討引導學生抒發真情實感的策略,為后續的習作練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起步教學;真情實感;策略
三年級習作的起步教學,要關注兒童立場,從他們的思維發展水平和認知能力出發,采用不同的策略引導他們抒發真情實感,從而避免習作出現套寫和抄襲等情況,為他們“我手寫我心”,為他們創作更富有生命力的習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對此,本文從不同視角展開探討,提出引導學生抒發真情實感,提高他們習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和策略。
一、借助教材文本,引導學生“移情”
在小學語文三年級的習作教學中,我們要根據三級學生喜歡模仿的心理特點和習作的規律,積極主動地開展讀寫結合、隨文練筆教學,通過以讀促寫和以寫促讀的“雙向”學習活動,既可以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方法,有利于他們在習作中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又能給他們提供創作的情境,引導他們延續文本情感進行創作。
例如,《荷花》這篇課文寫景抒情,結構層次井然,脈絡清晰,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結構,讓他們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并通過細細品讀,陶冶情操,感受荷花美,感受情感美。這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模仿課文結構寫好敘事狀物類的文章,還能豐富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帶著情感去創作。如我們在和孩子們一起品味具體地寫了荷花美的第二自然段時,用富有情感的語言去啟發和描繪,讓音樂的、圖畫的藝術直觀,使孩子們感受到荷花的形象,讓他們的心靈感受到荷花的美。“情動而辭發”,因此在接下來教授課文第三自然段時,根據課文沒有對荷花的“姿勢”進行具體描寫的“留白”,我們設計了隨文練筆活動,讓學生觀察教材插圖,想象著寫話: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____,有的____,還有的_____。在閱讀活動中,通過品讀讓學生“動情”,利用小練筆讓學生“移情”,即可以讓學生表達他們感受到的荷花之美,也能反哺閱讀,使他們更深入地體會作者對荷花強烈的喜愛之情,這對于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對于學生模仿教材文本進行有情感地創作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走進童話世界,引領學生“抒情”
教材中一篇篇童話故事是有情之文。童話故事在激發兒童認知世界的同時,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他們的美德。而這一切又都是在兒童“動情”“感動”后的思考與領悟的結果。以童話故事為媒,引導學生在習作中抒發真情實感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例如,在教授《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篇童話故事之前,我反復閱讀這篇充滿溫情的文章,深受感染,并思考如何讓學生也能深受感動,并把自己對“老屋”的喜愛之情融入到自己的習作當中去。最后,我根據課文結尾的“留白”,設計了續編童話故事的教學環節,讓學生融入情感、發揮想象寫一寫。“情感素養是人的一切素養的血肉。沒有了情感,就沒有什么素質可言。兒童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兒童的世界本身就是童話的世界。因此,讓學生在童話故事中表達他們豐富的情感最自然不過。如有一個學生在續寫中描寫老屋和小動物們互愛和互助的小故事,表達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寄托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實踐證明,創編童話故事既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也是讓他們表達內心情感的重要途徑。
三、聯結實際生活,抒發真情實感
習作的靈感來源于生活,生活世界是情感的源頭。所以要想讓學生抒發真情實感,應該將習作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聯系。讓學生通過習作寫自己的生活體驗,寫自己的真實感想。為此我們要帶領學生積累生活素材,給他們創設生活體驗的機會,豐富他們的經歷。
例如,在《那次玩得真高興》的習作訓練開展之前正好下了一場大雪,校園里白茫茫一片。孩子們情不自禁的發出感嘆。但是要么是為了安全起見,學校不讓玩雪;要么是每天上課安排的比較滿,也沒有時間去玩。因此他們非常失望。為了讓學生在寫作之前獲得親身體驗,能夠真正把“那次玩得真高興”的真情實感融入習作當中,我便宣布“玩雪去”,孩子們歡呼雀躍起來,大家奔跑著沖向了白茫茫一片的雪地。他們興奮得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戲,有的還在雪地上打起了滾兒,有的還創作了一幅“雪畫”……歡笑聲語飄揚在校園的上空。隨后,我帶領孩子們返回教室,當他們拿起筆寫“那次玩得真高興”時,真實的感受和情感如泉涌般流動在筆端,他們都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總之,在小學語文三年級的起步教學中,我們要想讓學生在習作中能夠抒發真情實感,就一定要站在兒童的立場開展習作教學,利用讀寫結合既可以進行表達方法的遷移運用又能喚醒他們的情感;遵循兒童認知水平,帶領他們走進童話世界,是引導他們抒發真情實感的重要途徑;生活與習作教學緊密結合,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真情實感流露在習作的字里行間。
參考文獻:
[1]劉克葉.基于學生立場的小學三年級習作起步教學策略初探[J].教育觀察,2020,9(48):126-128.
[2]馬曉娥.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真情實感”的體現[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