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本文基于學科聯動模式,針對新疆農業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教學理念滯后、教學經驗不足以及校企合作不夠深化等弊端進行研究,探討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路和途徑,從中提出優化實踐教學設計,規范化、常態化開展人力資源專業學科競賽并健全競賽激勵機制,同時加強校企合作等對策,有利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順應應用型人才本科教育模式,為當地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改革;人力資源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產業升級改革不斷深化,企事業單位自身管理機制不斷健全,社會對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促使高校提升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將課程理論學習與實踐分離,無法避免擇業就業困難、工作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現實困境。近年來,新疆堅持提升城市競爭力和人才吸引力,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深化“雙創”教育教學改革。在這種背景下,培養具有過硬專業技能和創新實踐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高層次人才,是高校努力的方向,因此,注重實踐教學,結合行業企業技術發展趨勢與應用方向,以競賽標準來實施教學,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是當前高校應當重視的改革方向。
本文在探討新疆農業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基礎上,致力于找出高校在培育應用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培養能與社會實務工作要求無縫對接的應用型實戰人才,同時提升教師在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水平,改善教學質量,推動當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一、新疆農業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是對實踐性和創新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型學科,該專業的學生除了應當掌握管理學、經濟學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相關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以外,還應當注重人力資源管理技能與應用工具的基本訓練,注重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管理能力,鍛煉該專業的學生在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新疆農業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傳統教學模式較為注重學生對理論的掌握,實踐能力培養環節相對弱一些,大多數課程設計均以理論課為主,實踐為輔,缺乏必要的實驗室保障條件,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專業課程與實踐的失衡。目前就新疆農業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現狀來看,在“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學促用”理念影響下,教學實踐應當圍繞著教與賽的平衡關系,既努力構建有關理論學習與競賽經驗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又要避免造成“以賽代教”現象的發生。可考慮在課程設計和考核方式上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競賽導向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應用性,注重理論學習效果的同時也要強化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應用能力的訓練。2018-2020年期間,該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已積極參加了多屆中國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大賽和精創教育杯人力資源管理競賽,并取得一定的成績,同時自2013年開始成功舉辦了多屆校模擬面試大賽,以競賽形式將課程教學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水平。
縱觀當今世界逐漸呈現出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社會知識化和組織形態多樣化,就該發展變化形勢下,人力資源管理領域顯得格外重要。從這一理念出發,新疆農業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優化改革就更加需要緊緊圍繞社會發展需要,在突出優化教學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面,還需要開拓創新型、復合型、通用型素質人才的培育。
二、新疆農業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困境
1.實踐教學理念滯后
一方面,由于新疆農業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部分課程設置與實際脫節、教學內容滯后,課程設置不完善,不利于參賽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不同年級參賽梯隊建設存在困難;另一方面,校園教學設備的更新趕不上專業軟件的換代速度,影響了專業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教學方法傳統,評價方式單一,無法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考核。
2.實踐教學經驗不足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邊陲,信息相對閉塞,雖然國內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競賽活動較多,學生興趣濃厚,但教學教師在這方面缺乏足夠的經驗,很難從中選擇最適合自身條件的競賽,并將學生的競賽興趣貫穿到教學中。同時由于大型的專業競技比賽活動往往需要專業教師的配合,但當前面臨著如何合理配置指導教師并配以良好的工作機制,保障正常的教學活動與競賽指導活動之間達到均衡狀態,對于普通高校的知道老師來說,也是一個急需得以調節的問題。
3.校企合作深度缺乏
新疆農業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多以案例教學和任務驅動為主,與企業行業銜接不足。由于校企合作深度不夠,因此實訓課程基本上都是以各種仿真為主。學生不能真正接觸企業生產,理論與實踐不能有機融合。且由于校友的工作關系,難以協調時間進行校外指導,學生很難接觸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并學習實戰經驗。
三、學科競賽聯動機制下實踐教學可行性分析
1.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學科競賽體現了新疆農業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生培養的任務和特點,本著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學促用的目的,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形成良好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具備合理的知識體系結構,進一步夯實專業理論基礎。并且在實踐中能正確判斷和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對于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增強自主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2.促進教學模式改革
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首先,新疆農業大學作為地方類高等院校,致力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其多學科優勢能夠為地方提供更優秀的專業人才,因此,針對專業學科教學體系構建顯得尤為重要,應當結合社會發展實際與企事業單位人才需求,深入剖析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對“課堂-實踐”課程設計進行探索。其次,學科競賽除了可以對教學效果進行檢驗之外,還可以及時發現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利用考核手段進行重新整合優化,使其達到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課賽融合”的一種交互關系,建設過程也有助于新疆農業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和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競賽課程改革。
3.適應社會需求
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轉型和產業升級優化的重要時期,現代化經濟體系對人才要求提出了更多更明確的要求,市場將更傾向于納入知識型、應用型和創新型的綜合人才,同時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更是將高校畢業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等同于崗位勝任能力,由此可見,社會對高校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新疆農業大學而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改革,不僅能夠適應當前市場和行業的具體需求,并且能進一步提升師生能力素養、提升新疆農業大學人才培養質量、增加高校就業率與就業質量,同時也是為新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四、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
1.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課程設計
從學生學習主體能動性的角度出發,設計以能力為評估導向的考核方式,項目化考核與以證代考相結合,綜合考察學生的業務能力和協作能力。在實踐教學中融入信息化教學手段,利用競賽測試資源庫,構建人力資源專業崗位技能測試制度,對學生進行知識鞏固、專業素養拓展和延伸性學習等。減少基礎理論部分在學科考核中的比重,加大專業核心課程情景模擬實驗成績的考核比重和后續影響。
2.人力資源管理競賽實踐課程開展條件
競賽實踐課程的開展需要打造競賽空間,首先,需要有足夠的場所和試驗設備等基本材料以供競賽小組使用,比如購置核心課程的情景模擬實踐教學軟件、可用于小組討論的實驗臺、多媒體等基礎硬件設施;其次,根據課程的需要,還需配備模擬演練的基本案例信息等軟件設施。通常情況下,高校實踐教學環節獨立設置人力資源管理崗位能力訓練,是通過搭建人力資源管理行為觀察室完成的,包括綜合實訓中心和競爭對抗平臺,同時,依托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確立人力資源專業學科競賽常態化的機制,相關組織管理工作要規范化、制度化,確保競賽合理有序開展。
3.組建專業競賽團隊及指導教師團隊
首先,通過課程學習、興趣小組以及從年度校內競賽中選拔選手,低年級或新生可以跟隨有經驗的高年級學生,形成“老帶新”的氛圍,從而實現競賽隊伍的傳承。以HRU和精創教育杯人資技能大賽等賽事為依托,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科競賽的校內選拔賽及相關的培訓環節;其次,專業競賽需要由專業指導老師或企事業單位的專家,也可以由往屆獲獎選手構成的培訓團隊對參賽學生進行系統的培訓,通過演練來評估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競賽設計、參與度和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以系統的了解參賽學生對競賽內容的掌握程度,這個過程同時也是能發現問題糾正問題的過程。
4.構建校內外指導教師培訓機制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除了需要強大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人際溝通、組織協調等基本能力。構建校內外指導教師培訓機制,是以以理論知識帶動技能的提升為目的,學有所專、專有所用。校內環境能夠讓學生學習人力資源基本原理和理論基礎,但會相對缺乏應用能力的培養。高校可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與企事業單位建立人才培養合作機制,基本按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模塊形成校外導師隊伍。就校外指導實踐方面,可以將排名前20%備戰國賽的在校生與校外教師形成一對一指導聯系,采取線下或線上指導方式,以校外指導為輔,可以學生適當接觸工作模式,還能盡早形成專業應用的意識。
5.建立健全競賽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是調動競賽人員積極性的有效途徑之一,良好的激勵機制能夠保證競賽正常有序的進行。當然,競賽激勵對象不能僅針對參賽的學生,還應該覆蓋指導教師和相關的工作人員。其中,學校教學經費也能起到對學科競賽的資金支撐,能保證校內模擬面試大賽、HRU校內選拔賽等賽事的順利舉辦。激勵形式可以是物質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榮譽稱號也可以是推薦優質的就業機會,比如,對于參賽獲獎學生可以是榮譽證書或獎學金名額,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最實用的激勵方式可能就是推薦好的用人單位,對于指導教師或其他工作人員來說,將獎勵適當折算為榮譽稱號或工作量也可以算作激勵。總的來說,建立健全的良好的激勵機制不僅是促使指導教師和學生在工作和學習更具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促進技能競賽走上良好的軌道。
五、結語
人力資源管理本身就是一門適應市場需求的應用型學科,市場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就新疆農業大學人才培養計劃而言,要適應當前市場和行業的具體需求,通過探索學科競賽聯動機制,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有助于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恰到好處”的應用在實踐工作中,提升學生在實際學習工作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要以人才培養需求為目標,明確教學實踐設計的目的與要求,以人力資源管理競賽為導向,做好競賽效果評估,是提升學習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的綜合技能。明確把握提升能力這個內在要求,推動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模式創新,才能做到為地方性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鑒。
參考文獻
蔣瑩.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調研型實踐課程的設計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3(35):144-146.
尚利花.學科競賽聯動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情景模擬實踐教學——以內蒙古科技大學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05):193-194.
郭朝暉,陶悠然,張興威.工坊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以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1):126-127+136.
傅梓琪.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4):471.
朱政強,王官明,熊智文,陳澤龍.以科技創新競賽提升高等學校本科人才的培養——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5):162-163.
潘生.基于高校實驗室環境的人力資源管理綜合實踐技能競賽設計[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05):213-214.
辛穎.基于技能大賽的“課賽融合”教學模式改革與探索[J].內江科技,2019,40(11):136.
常文超.基于人力資源管理競賽的實踐課程設計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4):206-207.
張玲玲.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9(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