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
【摘 要】運動學校體育生通常將主要精力放在了體育訓練上,對理論知識學習重視不夠,再加上數學教學本身就存在一定缺陷,這就導致體育生數學教學效果較差,難以令人滿意。本文簡單分析了構建運動學校體育生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研究了當前體育生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學生興趣缺乏、教學理念不合理、教學內容抽象而枯燥、教學方式單一而低效等問題,并重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情境、教學活動、教學應用等方面,對體育生數學教學生活化構建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運動學校體育生;數學教學;生活化
一直以來,運動學校體育生數學教學難度都較大,存在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為了有效提高體育生數學水平,全面改善教學效果,有必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全新教學方式,其中推動數學教學生活化正是值得嘗試與實踐的方式。教師需要對生活化教學有深度認知和理解,同時準確把握體育生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采取合理措施進行優化和完善,有效構建高質量、高效率的生活化數學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效果。
一、構建運動學校體育生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
運動學校體育生往往更加關注于體育訓練,他們對數學等理論性較強、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往往缺乏足夠興趣,同時學習難度也較大,導致數學教學效果難盡人意。如果采取常規方式針對體育生進行數學教學,那么體育生的數學水平提升較為有限,需要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學模式。構建生活化數學教學模式能夠利用體育生較為熟悉的生活化內容、情境等激發他們的興趣,同時以更加簡單、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數學教學內容,從而降低教學難度,幫助體育生以更加簡單有效的方式進行學習,增強他們在學習中獲得的反饋,強化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并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另外生活化教學有利于積累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促使學生形成正確數學觀。學生可以對數學理論知識及生活實踐進行更深一層的把握,明白數學并非只是一門理論性的課程,還是在生活中有著巨大實踐應用價值的學科。而且體育生還可以在自己的體育鍛煉中應用數學知識和技能,幫助自己以更加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鍛煉以及規劃。因此,針對運動學校體育生進行數學生活化教學十分有必要。
二、運動學校體育生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興趣缺乏
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前提和基礎,尤其是對運動學校體育生而言,他們的關注點和精力往往集中于運動鍛煉上,對數學這門理論性較強、計算難度較大、理解較為困難的學科缺乏足夠興趣。而且運動學校體育生本身就是以身體素質、體育能力見長,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往往較普通學生要差一些,這更使得他們對抽象復雜的數學內容缺乏興趣。
(二)教學理念不夠合理
教學活動受教學理念指導、影響和規范,如果教學理念不夠合理、存在問題,那么無論教學內容如何豐富、教學方法如何多樣,都難以保障實際教學效果。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少體育學校的數學教師缺乏對體育生的了解,只是直接照搬常規教育教學模式,缺乏對體育生進行因材施教、將學生放在首位的良好教學理念,而是更加關注自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嚴重阻礙了體育生數學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
(三)教學內容抽象而枯燥
教學內容是教學的載體。對體育生而言,他們在接觸和學習教學內容時往往是以興趣為基礎。如果教學內容中缺乏吸引他們的部分,或者內容趣味性不足的話,都難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動力。而數學教材內容本身有極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復雜難懂,本身缺乏足夠趣味性,很難吸引學生。教師如果在教學實踐中沒有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創新、調整與優化的話,那么往往難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導致教學活動無法正常、高效開展。
(四)教學方式單一而低效
目前運動學校體育生的數學教學方式依舊是傳統的灌輸式方式,即教師主導教學過程,同時長期以形式單一而低效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師生之間缺乏足夠的有效互動,教學氛圍較為死板,不利于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索。這種傳統而死板的教學方式,本身就不利于數學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特別是對體育生而言,他們長期進行體育鍛煉,更喜歡直觀有效的學習和練習方式,不喜歡被這種過于被動而機械化的理論教學所約束,更是導致實際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三、運動學校體育生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構建策略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運動學校體育生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構建是為了激發學生興趣,以更加簡單有效的方式引導他們完成學習任務,培養他們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全面強化他們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模式時,一定要以教學內容的生活化為重要基礎,而且要盡可能凸顯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豐富性,從而達到吸引體育生興趣的目的。這意味著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而深刻的剖析,梳理知識體系,把握教學重點,同時針對體育生實際情況,尤其是他們的興趣愛好進行了解和研究,最終實現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有機結合。借助生活中常見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作為教學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知識點,幫助學生理解,是有效構建生活化教學內容的常見方法,值得教師多加嘗試。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相關內容時,為了引導學生更加高效準確地理解相關知識,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創新和調整。在課堂教學伊始,教師便向學生展示了多個外觀一樣的盒子,每個盒子中都裝有不同數量的小球,然后教師依次將這些盒子與3個小球放在一起,并告訴學生小球的總數,從而引導學生計算得出不同盒子中小球的數量。以此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導入,教師以生活化的內容引導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這個概念有了基本認知,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概念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這一概念。
(二)教學情境生活化
情境教學是數學教學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其有著生動直觀、學生參與性強的特點,十分適合運動學校體育生數學教學。而在數學教學生活化背景下,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實現數學教學情境生活化的有效路徑,進一步凸顯情境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實踐性,從而更加高質高效的數學課堂,引導體育生快速學習內容,準確掌握知識。為了強化情境教學中的生活性,教師需要構建更加生活化的情境,即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各種事物作為情境構建的元素,或者直接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現象作為拓展并構建情境。當然,教師還應當高度重視教學情境和數學內容的高度統一,盡量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相交線與平行線》相關內容時,教師并沒有按部就班地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而是先利用多媒體以及語言構建了生動的教學情境。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兩輛汽車,同時展示了一份城市的平面地圖。然后教師一邊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動畫功能進行過程演示,一邊使用語言輔助講解,帶領學生探索這兩輛汽車從城市的不同地點出發,并朝著不同方向直線行駛的各種情況。在這個過程中,體育生會不自覺地將自身生活經驗帶入到學習之中,考慮實際生活中的這些情況下兩輛車的行駛路線是否會交叉,從而對相交線與平行線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再進行概念導入,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學習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概念、意思和內涵,高質高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教學活動生活化
除了要構建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教師還需要在數學教學中針對體育生探索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除開傳統的講解灌輸式教學方式,還有著大量新型教學方式值得教師在實踐中積極嘗試、探索和應用,如合作學習法、問題教學法、任務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教師在應用這些新型教學方式時,還應當適當進行創新和調整,融入更多生活化的元素,從而形成貼近體育生生活實際的新型教學方式,進一步促進教學效果的顯著改善。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相關內容時,教師決定以問題教學法展開教學。為了充分凸顯教學方式的生活化,同時也以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高效教學,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充分考慮了生活實際,通過從生活出發進行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向學生們進行提問:“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三角形狀的物體,如果這些三角形能夠完全重合的話,那么我們就將其稱作全等三角形。同學們在生活實際當中看到過哪些全等三角形呢?除了將兩個三角形完全重疊之外,你們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證明兩個三角形的全等關系呢?”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并進行思考,逐步深入地探索全等三角形相關知識。
(四)教學應用生活化
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不僅僅體現在課堂上,還體現在實踐應用中。教師根據運動學校體育生的實際情況,盡量從體育生較為熟悉的運用層面出發展開實踐教學,讓體育生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于體育實踐之中。這樣既能幫助體育生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體育生體育鍛煉的科學化發展。例如在教學《數據的分析》相關內容時,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要求體育生對他們日常訓練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這些數據的集中趨勢和波動程度,從而客觀反映訓練情況,幫助他們找出訓練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同時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把握和運用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可知,針對運動學院體育學生的數學教學難度較大,需要有效克服學生興趣不足、教學內容枯燥、方法單一等難題。對此,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積極嘗試生活化教學模式,將數學課程教學與生活進行緊密聯系、有機結合,從而利用學生對生活內容的興趣以及相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以更加趣味化、簡單易懂、高效的方式展開學習,改善體育生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野芳.淺談體育運動學校學困生學習數學的實效性[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6,032(004):54-56
[2]黃云奎.創新教育在體育運動學校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8,(008):188+212
[3]王俊.關于體育運動學校學生學習數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4):98
[4]王保兵.體育運動學校的數學教學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025):174-175
[5]王俊.關于體育運動學校學生學習數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6(1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