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
【摘要】在理論層面,課程思政理論延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新的典范。在實踐層面,課程思政的踐行有助于緩解思想政治教育“孤島化”的現實困境,有助于高校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筆者經過參考文獻和調查研究,對高校課程思政實施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校;課程思政;概念;理論與實踐研究;思考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來,特別是總書記在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引起了學者們對高校課程思政的高度關注,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應用,在各方面進行改革和探索。
一、課程思政概念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
二、關于課程思政實施的理論研究
1.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辯證關系及其功能研究
張正光等人對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關系進行了邏輯分析,提出轉變思想認識、健全體制機制、提供組織保障和激發教師積極性對課程思政實施正向影響。陳霽霞等人基于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關系,對英語專業課程思政實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能力提升和職業能力培養三維功能的融通進行了探索。高錫文從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交互關系上,對思政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合力育人的機制進行了探索。梁暹對課程思政的豐富內涵進行了探索,并對課程思政融入一般課程提出了一些思考。
2.高校課程思政實施面臨的問題與困境研究
潘樂等人研究了課程思政實施中教師所面臨的困境問題,提出了針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提升教師素養和課堂教學改革三方面的建議。高燕在研究中認為,教育理念落后、教學改革滯緩、體制機制束縛和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是影響課程思政實施的障礙,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徐立新認為課程思政實施要審視并重新塑造教師的教育理念,并提出教師要從內容、關系、空間和時間維度進行有效策略選擇。柳逸青等對專業課程融入思政政治教育的難點進行剖析,認為課程思政要解決明確定位上形成共識的問題、目標實施上行動一致的問題,以及優化效果上考核評價的問題。裴晨晨則認為,高校思政課效果差強人意。學校缺乏課程思政實施的評價與考核及教師素養和能力不夠是影響課程思政實施的主要問題所在。
3.推進課程思政落實的教育機制構建和路徑探索
楊涵等人在總結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經驗中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素養課、專業課三位一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和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校內外專家協同聯動的育人體系,為全國范圍內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范本。李雪萍等人從課程思政實施中理念的更新、合力的形成和資源的挖掘上進行了探索;何紅娟等人從實現課程系統性與協同性的耦合、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通,思政教育理念轉換、大思政模式構建等方面對課程思政實施進行了研究。王海威等人在研究中從課程思政的學科化分類指導、課程設置的差序格局設置、授課對象的立體化安排三方面提出了課程思政實施可參考的有效路徑。劉淑慧由課程教學手段變革上入手,從目標導向、平臺建設和內容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互聯網+課程思政”模式建構。張勇、鄭毅龍等人也從互聯網技術應用上對課程思政實施進行了探索。
二、基于一類專業單一課程課堂教學的改革研究
諸多學者基于單一一門課程教學設計,進行了微觀層面的探討和研究,也頗有意義。如陳慧梅探討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藥物化學》課程教學設計,她認為可從教學目標設計、挖掘教學內容和師生互動上推進課程德育。黃憶凡等人在大學生英語教學中提出了豐富教學內容、調整師生關系等方面的舉措;安秀梅就《大學英語》的課程思政功能實現進行了探索,她認為應從教師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上入手推進。康海燕、沈貴鵬于宵等人各自從相應專業一門課程教學中提出了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和策略選擇。
三、對相關研究局限與空白的思考
1.在課程思政視域下,基于課程教學體系優化或重構的研究,即中觀層面研究不多且不夠深入
如上,當前課程思政實施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已成燎原之勢,學者們普遍發現了課程思政實施的問題和困境所在,如高校對傳統專業課程教學的重技輕德、固化思想仍存在,課程思政的觀念還未在全體教師中形成,基于課程思政有效實現的課程教學體系構建和過程設計探索還遠遠不夠,課程思政的實際效果顯現也還未了現井噴效應。筆者認為,諸多學者的理論研究往往集中高校教育理念、資源、體制、機制等宏觀層面的理論探索,或是在微觀層面,基于單一課程課堂設計的局部設計創新。而在中觀層面,基于課程教學體系優化或重構的研究比較少,且鮮有實驗研究,其結論尚未在實際教育教學中得到檢驗。故而,筆者認為,立足于中觀層面開展一些實驗研究非常有必要。
2.在特定一類專業領域內的課程思政教學研究有較大的空間和較強的現實意義
在同一類專業領域,其授課對象群體可能具有獨特性(如軍校、工科學校),其專業課程內容也具有內在的相對連貫性和一致性。以高師英語專業為例。高等師范院校的人才培養主要是面向社會培養各類教師,其思想文化的傳承決定了高師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而課程思政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應該被進一步強化。英語專業的知識體系本身包含著諸多外來文化內容,如何通過課程思政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需要解決的難題。對高師英語專業中課程思政的實施進行探索和研究,對推進高師院校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和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
總之,加強對高校課程思政理論研究和實踐路徑探索,對培養新時代合格大學生有重要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正光.“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邏輯理路[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4).
[2]梁暹.關于課程思政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7).
[3]徐立新.“課程思政”的教師實踐理念與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