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藝
【摘要】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大腦思維。但活躍的音樂課上,有時會出現紀律混亂,以至無法進行正常的課堂教學。所以,高度重視音樂課堂的組織教學,不斷形成一整套的課堂常規,在充分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勝欲前提下,不斷變換組織教學的評價方式,讓課堂保留新鮮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較容易地把課堂管理好,以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音樂 ? ?課堂教學 ? 有效性
一、學習新理念,轉變教學觀
音樂的魅力在于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傳統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沒有體驗就不能感知音樂的情緒。教師應當摒棄傳統教育中教師的壟斷地位,了解并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從學生學習音樂的角度出發,解決學生要學什么,怎樣學等一系列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也能積極地參與進來,這樣,教師和學生就成了課程改革的創造者和開發者。只有師生做到相互學習,相互提高,新課標的目的與要求才有望達成。
二、加強音樂素質,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說”“彈”“聽”“唱”是一位音樂教師的基本功。教師采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富有童趣的語言,組織音樂課堂教學,可以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興致勃勃;借助強硬的彈奏基本功,嫻熟演奏技巧,給學生帶來生動的音樂形象,而生動形象的演奏不僅可以用充滿藝術的魅力感染學生,加深教師的音樂語言的講解,而且能引起學生對教師的敬仰以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為順利學習奠定基礎;用“潤物細無聲”的形式感受音樂,用多種形式給學生聆聽歌曲,借助現代化的音樂設備來充實課堂,調節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清楚的認識歌曲的節拍、節奏、調式、調性、速度、力度及歌曲情緒,感受和理解歌曲風格與歌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
三、課程導入新奇多樣
新課導入,是組織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精心設計的導入就象歌劇中的序曲、樂曲中的前奏一樣: 教師應注重自身形象,營造良好氣氛。有人把課堂比作舞臺,一堂課就是一場精彩的演出,作為“主要演員”的老師,其形象將會影響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位學生。其語言、神態、舉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
四、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
良好的音樂氣氛可以使學生置身于音樂美的熏陶中。這種氛圍包括課內與課外。課內,指課堂教學氛圍。課堂內應創造寬松、民主的氛圍;課外,利用課間廣播等途徑播放優秀的中外兒童歌曲、世界名曲;在櫥窗、教室張貼音樂圖片;定期開展歌詠比賽、集體文藝比賽、學校藝術節等活動。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可以讓學生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中接受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音樂課堂才能高效、活潑起來。
五、注重音樂實踐
1、自主性音樂實踐活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音樂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音樂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2、合作性音樂實踐探究
葉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合理地利用競爭機制,互相合作,揚長避短,增加信息交流量,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使其資源得到共享,達到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支持,配合,促進了情感的交流。
3、探究性音樂實踐活動
探究性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更大程度上給學生以學習的自由,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它有助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最終達到促進身心和諧發展、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
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新課標把“音樂與相關文化”定為音樂課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領域。教師應該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環境,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了解與音樂相關文化的背景,幫助學生擴充知識面,擴大音樂的視野,以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審美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培養作用。
七、注重教學評價與反思
評價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就要求我們要把評價作為課程、教學的有機環節。評價由原來過于強調等級化考試、比賽獲獎選拔,轉向著眼于提高每個學生藝術能力、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與程度差異的評價方式。藝術課程的教學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感,所以,要更關注對學生藝術學習過程的評價,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采用自評、互評,并充分利用學生的藝術檔案夾實施過程性評價。只要學生盡力參與進來,我們就在指導的同時積極給予肯定。因為,老師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學生的關注,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采用這種評價的方式,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新一輪課程改革無疑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盡快的充實完善自己以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不斷的摸索、總結、反思中,更好地提高音樂有效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