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靖
【摘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應該從小開始,從憲法開始。在小學階段,教師可以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實施憲法教育,滲透憲法精神。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圍繞學科特點,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體驗中學習憲法,促使學生形成遵守憲法、自覺維護憲法權威的意識。
【關鍵詞】憲法教育;憲法精神;道德與法治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具體部署,到教育部在 《關于在國家憲法日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中提出要探索建立憲法教育長效機制,加強憲法教育支持體系建設,進一步明確了憲法在建設法治中國戰略格局中的核心位置。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曾說:“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它形成了國家的真正憲法。它每天都在獲得新的力量,當其他法律衰老或者消亡的時候,它可以保持一個民族的精神。”習近平同志也指出:“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地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憲法不僅是寫在紙上的文本,更應該是 “活的憲法”,需要融入現實生活、落實在具體行動中。一切學科本質上都應該從心智啟迪時開始,憲法教育需要從少年兒童抓起,讓憲法走進小學課堂。小學階段成功的憲法教育會深深植根于少年兒童心間,銘刻在國家未來接班人的心底,幫助形成他們內心對于憲法和法治精神的堅定信念和信仰。
憲法教育是培養法制觀念的核心,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是加強和改進憲法教育的重要途徑。小學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在各個年級的課程設計和教學要求上都編入了憲法相關內容,六年級上冊被設置為統編小學德育教材的“法治專冊”,可以作為整個小學階段憲法知識的學習指引。但教師應該更重視在每個學習階段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憲法教育,在每一次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努力挖掘法治教育點。
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行為表現,本身就體現了對憲法和法律的遵守。例如《選舉產生班委會》,就體現了一定的憲法精神。這一課是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4課,由三個課時構成,分別是“班委會的職責”“班委選舉有程序”和“班級建設人人有責”。其中“班委選舉有程序”可以看作是憲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和第三章《國家機構》在小學生現實生活中的生動實踐。班級民主投票選舉產生的班委會,與憲法規定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關聯。教材強調,“班級中的每個同學都是班級的主人,在班委選舉中,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人人參與選舉,發表意見,積極投票,才能體現大家的意愿”,與憲法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有關聯,還與憲法第五十九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有關聯。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我先請學生介紹課前調查的各校、各班班委產生方式,共同分析討論不同的班委產生方式的利弊,觀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選舉視頻。由于本班學生長久以來習慣了由班主任指派任命班委會成員,部分學生對班級民主選舉的參與熱情不太高,此環節引導學生認識到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我國公民參加國家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政治權利,也是學生在班級集體生活中的基本權利,要珍惜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激起學生當家作主的熱情。
第二個環節,借助教材活動園介紹班級民主選舉的流程“發布競選公告——自愿報名參加——競選人演講與答辯——無記名投票——公開唱票,公示結果”,幫助學生了解民主選舉的一般程序。在教學中,除了介紹選舉流程,我更重視引導學生討論和思考每個環節設置的意義。通過對每個環節的討論,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憲法所保障的民主生活、感受民主選舉過程的公平公正。
《班委選舉有程序》這一個課時的教學,只是對學生民主選舉的一次引導,并沒有設計真正進行班委選舉的教學環節。課程學習結束后,我和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整莊嚴地舉行了一次民主班委選舉。學生真實歷經每個選舉環節,真正將憲法精神滲透在學生的心靈中。
小學生學習憲法,不應該是對法律文本的死記硬背,還應該有更加生動活潑的實踐形式。憲法的生命力在于實施,公民的憲法意識、憲法精神養成于實踐。在對學生進行憲法教育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將抽象化的憲法條款化為身邊形象具體的事例,將憲法教育與道德與法治課堂“以活動為核心”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其進行實踐,增加學生的真實體驗,將憲法教育兒童化、生活化,
充分利用豐富的道德與法治課程資源,挖掘法制教育點,開展精彩有趣的憲法教育活動,學習憲法知識,滲透憲法精神,從小培養學生忠于憲法、自覺維護憲法權威的意識。待學生們長大以后,他們能將對憲法的認同和信仰遷移到社會生活中去,成為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合格公民。
【參考文獻】
[1]全國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2]王曉君.基礎教育階段的憲法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6(10):111-116.
[3]紀勝輝.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推進憲法教育的價值與對策[J].求學,2020(11).
[4]葉卿.青少年憲法教育,從何處著手[J].亞太教育,2015(3):138.
(責任編輯:洪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