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彬山
摘? 要:歷史課堂是學生與世界文明溝通的重要橋梁,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人格品質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該把教學重點從傳統的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在提升學生整體歷史學習能力的同時,把歷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性格特點、時代背景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這是未來教學改革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現狀;對策分析
歷史記載的是過去發生的重大事件,學生通過了解歷史知識,能夠以史為鑒,為未來的生活提供有效的借鑒與指導,從大事件中吸取教訓,從大人物身上學習精神,使自己成為一個品格健全、擁有大局觀的人。教師需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多強調感悟式教學,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這樣能更好地了解歷史知識,使其真正融入歷史課堂中。文章探討了初中歷史教學現狀,以及以后如何能更好地進行創新,幫助教師打造更加高效的歷史課堂。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狀
1. 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壓力下,教師通常主導著整個課程進度,采用“灌輸式”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成績。但是,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學重點已經從傳統的應試教育轉向了素質教育,教師也應當及時轉變自己的思路,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2. 忽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關注
在成績的壓力下,教師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知識點的重要性,以及對于學生思考與表達能力的關注,學生的很多想法和思路被忽視。因此,就會出現學生對于教師過度依賴的情況,而沒有自己的歷史思考能力和歷史探究能力,在面對一個新的歷史知識時無法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發散能力較差,這也是目前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教師要想創新自己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需要轉變教學策略,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初中歷史教學的應對策略
1. 多樣化教學,調動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從教學方法入手,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期待。現在初中學校大部分教室都已經安裝了多媒體設備,教師在上課時可以播放與課程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歷史》(以下統稱“教材”)八年級上冊“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這一單元時,單純地讓學生朗讀教材是比較枯燥的。如果教師可以展示一些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在大屏幕上給學生播放,就可以極大程度地激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也可以不由自主地產生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這是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
2. 營造課堂氛圍,激發自主參與
在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時,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歷史學習的快樂。同時,讓學生多參與,可以通過表演或者是小組探討等方式,讓每名學生都能將自己的看法表述出來,集思廣益才能使歷史學習順利地進行下去。
例如,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上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這一單元時,教師在介紹整個過程時,可以讓學生做相應的筆記,然后以小組討論分段表演的方式,把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大致復原。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可以將自身的理解與歷史結合起來,積極思考,并對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發展歷程做到真正掌握。
3. 歷史與生活結合,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每天都會出現很多的事情影響著歷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加強對于歷史事件的把握。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歷史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歷史的推演過程。同時,也需要教會學生學以致用,將教材中的重要知識與生活中的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教材七年級下冊“元朝的統治”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從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多個角度探討元朝統治期間對于中國歷史的影響,也可以融入自己的理解來分析什么樣的發展方式才適應少數民族的興起,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元朝的滅亡。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思考,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起學生的歷史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綜合能力不強、學生主體地位較差的情況,教師應當著力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把知識點完整地教授給學生,同時也需要注意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使課堂真正變成歷史與現實的連接點,讓學生在每次學習歷史知識之后,都能懂得其中隱含的道理,并且能真正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個目標的達成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的長期堅持,同時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教師應當秉持素質教育目標,創新教學模式,增強教學效果,使每名學生都能夠在歷史課堂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從而提升自己全面發展的能力,這也是當今初中歷史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奚銘. 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分析:以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為例[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2(9).
[2]于萬利.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探討[J]. 新課程(中學),2014(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