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雯雯
摘要: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上,教師以合理、科學的引領教學方式,促使學生通過聆聽、分析和意境發掘中感受到音樂學科鑒賞學習的趣味性,提升自主學習音樂知識的好奇心。在實際鑒賞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首先通過深入的意境滲透,引發學生對體育學科的美好學習感受。其次通過競賽活動形式,強化學生在實踐中的情感體驗。最后通過創新鑒賞課堂的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創新的思維教學模式,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動力。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方法研究
音樂鑒賞課堂是高中音樂學科教學比較重要的內容之一,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和執行教學方式時,需要充分的對音樂鑒賞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全面的整合,結合課外的鑒賞資源設置規范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有效開展鑒賞學習活動提供堅實的保障基礎。教師對鑒賞課堂的操作方法以學生主體學習需求進行開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貼合學生需求的鑒賞實踐機會,促進學生整體鑒賞素養的提升。教師組織的多樣化教學模式,可以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和感受的機制,加強學生對音樂鑒賞知識架構的構建。
一、意境發掘,讓學生產生心理觸動
美好的音樂作品背后都有豐富的意境等待學生進行挖掘。音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使其在不斷的聯想、分析和歸納總結中形成對音樂知識的良好感知。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經過仔細觀察,會發現許多學生的音樂感知往往和音樂呈現出來的美好意境存在一些偏差,這是由于學生音樂理論基礎和對音樂敏感程度不高造成的。因此音,樂教師針對這一現象需要給出針對性的引導方向,幫助學生比較自然的走入到音樂的美好世界里,盡情的在音樂意境里發揮想象,逐漸的形成對音樂體系完善的認知能力。
比如,在教學民族音樂的課堂內容時,教師首先使用多媒體播放一組民歌視頻資料,讓學生直接進行意境分析。然后引入學生平常比較喜歡的歌名競猜游戲活動,教師靈活的使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民歌片段,帶領學生根據音樂和其中的意境對歌名進行仔細的分辨是哪首歌曲。在本節民歌教學課堂上,音樂教師首先以學生最為熟悉的小游戲形式激發起學生對本節課堂知識學習的好奇心,然后教師在學生踴躍的參與到課堂實踐活動當中,引發學生深入的對民歌音樂意境的感知和探究機制。在為學生創建一個質樸、寬廣的意境學習課堂上,強化了學生對民族音樂感知能力。
二、開展競賽,讓學生加強情感體驗
大家都知道音樂是一種用聲音來表達的藝術,學生直接體驗起來比較困難。音樂教師通過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態開展多種形式的鑒賞教學活動,可以帶領學生在直觀的音樂感覺體驗中強化其自身的鑒賞水平。在競賽活動實踐教學中,音樂教師一定要把關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盡可能以契合高中學生身心發展狀態的模式加以開展。避免因為游戲難度過大降低學生對鑒賞課堂學習積極性,同時避免因為競賽難度較小難以調動學生在鑒賞課堂上學習的好奇心。這樣,學生才可以在有趣的競賽活動中,更加主動的將精力投入到對自我鑒賞能力的提升上。
例如,在獨特的民族風的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為了讓學生對民族風格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通過發動學生開展歌唱比賽的活動,加強學生的主觀行動力。音樂教師首先對學生以性別為基準,合理的分為兩個小組。接下來以抽簽的方式讓兩個小組展開對歌比賽,教師作為本次競賽活動的裁判,給出詳細和具體的評價。在一對一的比賽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尋求機會,引領學生以正確的方式更加深入的介紹本節課堂的音樂內容。
三、創新形式,讓學生展開思維活動
面對高中音樂鑒賞課通眾多的教學形式,音樂教師需要以合理的篩選方式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感,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進行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高中階段學生的課業壓力比較緊張,如果在音樂課堂上設置一些有創造性和趣味性的教學形式,學生必定會積極的響應。學生可以在豐富的學習模式下,深刻的感受到學習音樂知識是一個充滿趣味的過程,從而在良好的學習體驗下有效的加強對鑒賞課堂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對“貝多芬”課堂內容進行教學時,音樂教師首先在課堂上對學生設置相關問題,接下來以讓學生自由探討和搜集貝多芬有關的音樂作品的形式,讓學生在鑒賞課堂上進行探究和交流。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后,以和藹的態度對學生進行激勵式的評價,促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認可中更加主動的將精力投入到本節鑒賞課堂的學習里邊。
總而言之,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思想拓展現有教學形式,能夠確保高中音樂鑒賞課堂的有效開展,為學生情感和鑒賞內容的建立切合點。在這一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通過深入的挖掘音樂知識背后的意境,觸發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良好感悟。通過以競賽的方式,拓展和延伸學生的思維活動,通過在教師創新的教學理念引導下,提高學生以開放的心態吸納更多的音樂知識。
參考文獻:
[1]鄭燕.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30):7-8.
[2]劉鳳琴.論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有效教學方法與策略[J].戲劇之家,2020(3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