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
摘要:體育是實現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前提。然而,當下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十分固化、模式化,缺乏趣味性、愉悅性,以至于學生參與意識不足,鍛煉積極性較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秉持“快樂教學”的理念開展體育教學,利用信息化手段、游戲化教學等方法激發學生的鍛煉積極性,增強其體驗感、愉悅感,既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錘煉,也能讓學生收獲快樂,最終全面提升體育課程的有效性?;诖?,本文從小學體育教學實際情況,提出了小學體育課堂中的快樂體育教學路徑。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快樂體育
引言
新教育理念強調參與性的趣味性、愉悅性教學,近期雙減政策的提出也著重強調“減負增效”。在此背景下,如何在體育課程中融入更多的游戲化、趣味化、競技化內容,以“興趣”和“體驗”及“快樂”為導向開展體育教學,讓每一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在體育課程中收獲巨大的快樂,降低學生的課堂負擔,實現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是當代小學體育教師面臨的關鍵性問題。
一、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首先,教師占據主體,教師模式固化。當下部分小學體育課程中,教師占據主體的現象依然存在,學生嚴重缺乏自主訓練的空間,教學流程基本停留于課前“口頭訓話”“做操”、課中自由活動當中,教學模式十分固化,在自由活動中,有的學生會自行參加一些體育運動,而有些學生則是“到處閑逛”,既未達到鍛煉學生身心的目的,也會限制學生的課堂體驗感、愉悅感。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考慮到小學生在體能、興趣、身體素質上的差異,仍是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對全班學生實施同樣的訓練內容,以至于部分學生缺乏主動性和參與性,難以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化發展。最后,體育教師的方法運用單一,主要表現為運用的教學手段較少,沒有充分結合游戲化教學、信息化教學等新穎、快樂的教學手段,仍停留在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中,體育活動有限,課堂組織形式十分單一,學生也難以在課堂中收獲快樂。
二、小學體育課堂中的快樂體育教學路徑
1. 設計體育游戲,增強學生的快樂感
加達默爾將游戲和人的內在精神體驗和經驗結構轉化密切相連,“習之于嬉”轉變了傳統的“業精于勤荒于嬉”的傳統理念,折射出現代教育的核心理念,突出了游戲對于現代教育的重要意義。游戲作為小學生最為熱愛的事物之一,通常會對其保持極高的興趣,通過體育游戲的開展,同學們相互交流、協作、競爭,全身心沉浸在歡樂的游戲活動中,其課堂參與性、學習體驗感將會大幅度提升,從而保障學生切實在體育中收獲快樂。例如,在關于籃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活動籃圈”游戲,把班上同學分為兩個大組,每個小組圍成一個籃圈,籃圈可以移動不能縮小,每組選擇一個防守員,教師拋球,然后開始比賽,將籃球拋到對面小組,看哪個小組拋得多。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有序進入游戲狀態,全身心投入,積極和其他同學競爭,在競爭中快樂感和體驗感限制提升,且這一游戲既有團隊協作,也有籃球技巧的傳遞,學生能夠有效收獲體育知識,真正在體育課程中有所收獲。
2. 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強學生的愉悅感
在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手段取得了廣泛運用,為小學體育教師開展快樂教學提供了新渠道、新方向。教師既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播放音視頻,營造課堂氛圍,讓體育課堂充滿時代感召力,也可以借助于其豐富的教育資源,設計動畫類游戲,讓學生在軟件上自由操作、自由設計,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全方位增強課堂的愉悅性和快樂性。例如,在開展體育運動八百米“障礙過關”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讓學生自主設計內容,如讓學生分為數個小組,教師用語音提示各小組自行設計“障礙”方法,如在第幾段時進行“單腿跳”障礙設計,在第三段時進行“蛙跳”設計。各小組同學分別圍攏在各自的電腦前,以課前準備好的FLASH動畫“元件”為素材,設計出各小組自己的隊形變換“創意”,再通過投影呈現出來進行展示和評價,繼而進行隊形變換操練。由各小組設計的“障礙”變換,通過動畫圖標變換和移動,成功地呈現出變化的動態“模型”,生動地展示出同學們變換技能的構思與創意,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積極性大幅度提升,愉悅顯著增強。
3. 開展拓展訓練,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時代的高速發展對小學體育課堂帶來了巨大變革,拓展性訓練這一新型教育模式取得了廣泛運用。拓展訓練具備豐富的運動項目,具備游戲性、挑戰性、真實性,內容豐富多彩、趣味橫生。因而,為有效開展“快樂體育”教學,實現學生在身體、思維、精神、技巧等眾多領域得到均衡發展,小學體育教師應將拓展訓練置于首位。例如,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攀巖”“戶外滑雪”“孤島求生”等拓展游戲運動,并可以設計一些險象環生的極限挑戰,例如在“孤島求生”上模擬被暴風雨困在島上,讓學生找出脫困的方法,如此一來,學生既能感受到拓展訓練的真實性和刺激感,強化其體驗感、快樂感,也能從中收獲到生存技巧,在無形中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結語:
快樂體育教學是激發學生運動興趣,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前提,同樣對于培養小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有著重大意義。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要繼續秉持“快樂教育”理念,設計多樣化游戲內容,積極運用信息化技術,豐富教學形式,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增強學生的快樂感、愉悅感和體驗感,最終全面提升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3]唐清. 試析快樂教育理念在小學體育課堂的滲透[J]. 新課程·上旬,2015(1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