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嬋禎
摘要:多聲部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很少運用到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多聲部教學在小學音樂課程中仍然占有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將多聲部教學融入到音樂課程的實踐運用中去,并讓小學生快速進入到教學課堂里。本文就自身的教學經驗,來說說如何通過課堂的設計來指引小學生更好地學習多聲部演唱技巧。
關鍵詞:多聲部合唱;小學;應用實踐;
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集體生活是學生向社會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對于孩子的發展來說,不能正常走向社會發展的孩子可能是一生的悲劇。”而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多聲部合唱”的教育就大大體現了這種獨特的藝術活動形式,這對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下面我們就具體來說說如何將多聲部合唱教學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
一、什么是多聲部合唱
在音樂藝術領域,合唱是一種多聲部、集體性較強的小學生演唱方式。和諧優美的合唱不僅可以引導懵懂無知的孩子們走向世界,而且豐富多彩的聲音也可以使他們在情感上得到滿足,受到合唱音樂的影響,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樂感和高尚的情操以及美妙的藝術情感。
二、從小培養,夯實基礎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及家長們普遍認為多聲部合唱教學是針對中學生的、高年齡段展開的。因此,教學目標和任務也只是針對這兩個學段開展的。然而,我們卻忽略了素質教育其實是從最基礎的階段開始的。我們的教師們應轉變觀念,從開始重視低層次的多聲部音樂教學。此外,教師應合理安排音樂訓練時間,通過豐富的音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體驗音樂之美。小學階段的合唱團在提高歌唱能力和個人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必要的集體訓練,廣泛訓練,豐富內容,突出中心環節,解決一兩個問題,結合短期訓練,從聲音訓練開始,逐漸過渡到節奏、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訓練。
音樂教師也必須認識到,基礎教育中的多聲部合唱教學可以為中高年級合唱打下良好的基礎。進一步培養發展小學生低水平縱向聲音的概念。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中逐漸從空白頁走向豐富多彩的世界,同時掌握多聲部合作演唱的技巧,避免出現由低到高“斷檔”問題出現,做到完美銜接。
三、合理化訓練,鞏固技能
和聲聲部的準確性是必須通過系統的訓練才能一步步建立起來。必須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科學合理化的訓練,這樣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多聲部音樂技能。教師在設計教學模式時應結合學生學段的認知特點。
而多聲部聲樂合唱教學的第一個階段就是要有一個科學的聲樂基礎訓練準備工作。這意味著學生自身需要一個極其自律且不間斷的訓練,為聲樂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邀請音樂專家進行音樂教學,購買和觀看著名聲樂教師的教學光盤,使學生掌握發聲器官的結構、口腔、鼻咽的開放狀態,并釋放各器官的協調性。
低年級孩子的嗓音訓練需要逐步加強,調整嗓音,保持輕松舒適的歌唱習慣。學生不僅要學會主動張開牙齒,找到更高的位置,學會自律,還要學會在實踐中協調身體中的器官,使牙齒處于放松狀態,同時為了保證歌唱狀態的穩定,教師需要反復糾正和提高學生的發聲技能,并及時、準確地發現學生歌唱狀態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適當的調整,促進學生最終形成自己正確、科學的發聲方式,使學生處于穩定的歌唱狀態。
四、制造氛圍,構建“梯度”
多聲部合唱容易使學生“迷失”方向,因為多聲部合唱要求學生具有強烈的“聲級感”。培養學生的聲樂水平需要營造積極的音樂環境氛圍,在音樂欣賞、聲樂實踐和樂器教學過程中營造多樣化的聲樂氛圍,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聲樂水平。聽覺能力和習慣增強了對多聲部音樂的敏感性。相比之下,學生們意識到合唱表演比合唱更豐富,聲音更飽滿,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合唱的興趣。例如,“海鷗”課前,鼓勵學生聽海鷗唱歌。欣賞結束后,組織學生討論聲高和強度的差異。讓他們分為兩組同時唱歌,并要求每組保持音量和音高。濃厚的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是合唱教學中最基本的環節,學生們可以順利完成。在發聲過程中,使視唱練耳在氛圍中形成“邊唱、邊聽、自由合唱”的多聲部合唱氛圍,使學生對音高、節奏的理解能力逐步提高,而且清晰度也得到了提高。借助電子琴、鋼琴等樂器,幫助學生在合奏的氛圍,掌握部分聲部的演奏和不同部分聲部的旋律,提高學生對聲部的感受水平。
五、聲部和諧,合唱均衡
在合唱中,聲部常常出現不平衡的問題。大多數的原因是因為“個別”聲音太尖銳,導致聲音不和諧。這時候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分組學習,通過對聲音的準確控制,才能達到合唱的流暢和諧。不同聲部的音高、節奏、音質不同,會對合唱效果產生很大影響。因此我們在多聲部教學中應該實施細化訓練,為每一段聲部提供足夠的訓練空間和時間,獨立學習該段旋律,提高節奏和音色,實現歌詞與聲部旋律的完美合唱。教師引導學生聆聽聲部的不同部分,然后通過多個聲部的互動,合唱交織。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主旋律是“紅花”,其他部分的聲音是“綠葉”。每個部分的聲音都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并且知道誰是最輕的,以避免陷入聲部與聲部之間的“混合”。教師應與學生進行均衡分配,平衡聲音的力量,并隨時調整,確保合唱人員的均衡分配。
六、結束語
總之,小學合唱音樂教學中的多聲部教學需要在各個環節加以改進和實施,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發聲方法,實現和聲融合和均衡發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個人技能,而且又能真真切切的實施合唱教學。
文獻:
[1]李娜.小學音樂教學中演唱情感之我見[J].基礎教育課程,2015(24):34-35.
[2]顧燕.小學音樂階梯式教學低年級合唱啟蒙初探[J].當代音樂,2015(2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