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 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對于人才的培養目標逐漸從應試變成應用,從灌輸知識過渡到育人為本。因此,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大學生未來就業的實際需要及個人素養提升進行分析,對大學生的未來發展進行理性思考,充分考量社會實際需要,在音樂教育專業的辦學思想、教學理念和方法、教學實踐等方面進行探索,完成素質教育背景下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
注:本文系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育課程改革研究”(2020BD006)研究成果。
一、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應具備的
核心素養
一是專業的知識技能。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是指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大學生應該對于音樂專業知識掌握比較充足,并且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應用能力。這是學生未來在社會上依靠專業技術立足的基礎。專業的知識技能是應用型人才必備的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是較強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是指除了專業知識技能之外所應具有的能力,其體現的是情商和社會經驗方面。因為大學生在畢業后需要在工作崗位上進行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協作等,所以這些能力對于大學生未來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另外,職業能力還包括對于專業的熱愛,對于事業的熱愛。職業能力的高低不但可以體現出人品和責任心,也決定了一個人能否具有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所以職業能力也是核心素養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二、當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培養出的
大學生的特點
(一)學習能力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
當前階段大學生的特質就是學習能力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而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出來的應用型人才,在這方面的能力優勢更為突出。其具備更好的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更好的接受和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并且善于快速找準自己的定位。
(二)一定程度的敬業精神
當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培養出的大學生在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后,基本都具備著一定程度的敬業精神,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能夠較好地擔負起工作責任和義務。同時,一些大學生還表現出了可貴的勤勉與面對挑戰時的無畏。
(三)抗壓能力的提升還存在較大空間
與其他專業的高校畢業生一樣,音樂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在抗壓能力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這些壓力最重要的來源恰恰就是社會的影響。當然,廣大學子也意識到了提升自己抗壓能力的必要性。因此,如何在日常教育中加強抗壓能力的訓練,是包括音樂教育專業在內的所有學科都需要強化的。
(四)知識轉化能力一般
根據調查,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知識轉化能力相較于其他專業表現較為一般,也就是該專業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的創新實踐能力并不突出,表現較為普通。可喜的是,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就業率還是很理想的,社會留給該專業學生的機會較多。這就使得該專業畢業生即使知識轉化能力較為一般,卻存在更多糾錯的機會。也就是該專業學生即使面對著初入崗位的一些問題,也有機會通過不斷適應和后期學習,不斷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
存在的不足
(一)教育理念不更新和教學方法單一
雖然高校的教育教學理念發展一直在緊跟時代的步伐,但是一些高校仍舊存在著教育理念不更新和教學方法單一的現象,其一直沿用著較為傳統而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教學內容多年不更新。這種傳統呆板的教育模式讓傳授書面理論知識成為主要內容,不但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也耽誤了對大學生綜合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勝過對教學技能與德行的培養
高校的音樂教育專業最主要的就是培養教育人才,其次是培養舞臺表演人才,而培養出來的這些教育人才的服務方向就是基礎教育。審視音樂教育專業當下的培養傾向,會發現其嚴重側重于對音樂相關知識、音樂技能的傳授及培養,卻忽略了對于大學生德行的培養,輕視了對教學技能的傳授,這恰恰是基礎教育教師必須具備和掌握的。產生這種不平衡教學的原因就是對于基礎教育在服務目標上的不重視。
(三)教學實踐指導匱乏
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一定要從社會和大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加強音樂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這兩個方面要做到均衡,不能顧此失彼,尤其是不能忽視對實踐能力的培養,否則會導致學生畢業后發展潛力不足,并且難以適應社會。
(四)實習不足導致就業技能弱
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多經過實習的磨煉,多提升就業技能水平。但是當下的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在這方面存在欠缺,很多學生的實習不足,導致就業技能較差。究其原因,還是學校督導不力出現的應付實習甚至是虛假實習所致。學生沒有得到有效培訓或只是應付培訓,這樣等到學生真正面對用人單位考核或是走上工作崗位后,在課堂教學和就業溝通能力上很容易捉襟見肘,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就業困難,這也影響到大學生未來的發展。
四、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的
培養策略
(一)教學方法與理念要與時俱進
要將核心素養與當下新的課程進行有效結合,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使得教學更具靈活性和高效性。要讓師生都明確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提升自己的應用能力和適應性,才能在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時更具優勢。因此,一方面要把握音樂教育規律,制定科學的音樂教育專業教學計劃,豐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結合實際需求,不斷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對教學方法進行嘗試。
(二)高校的辦學思想要明確
針對教育服務在目標意識上存在的淡化問題,建議高校要在辦學思想上進一步明確,要找準本校的定位,用辦學思想和本校的定位與音樂教育專業的實際人才培養進行有機結合。其中需要明確的是,首先要改變長久以來只是注重專業知識傳授的慣性教學,加重音樂教育在專業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力度,加大專業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的培養力度,在思想上進行引導,讓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其次,各個高校一定要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并且要將德育有效滲透到音樂教育過程中,讓學生成為更有師德師風的教育者。
(三)要強化實踐教學
當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在實踐教學上還存在問題,這就需要對實踐教學環節進行強化,提高大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建議從三個方面實施:一是從教師的角度來說,要做好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轉化和應用的過程,讓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實用性有更深的理解,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二是從學生角度來看,要對實踐課程的必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以此提升參加音樂實踐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在教學計劃完成后,可以組織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有助于學生將知識進行內化,得到更好的鍛煉,也能直接提高大學生對于未來即將從事的教育行業的熱愛。
五、結語
社會分工的愈加精細化,帶來了對于人才的高要求。因此,只有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不斷將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的能力提升到更強、更全面的程度,才是素質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也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在未來育人之路上的必然選擇。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一定要明確自身的辦學思想、培養目標,客觀分析社會對于音樂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方向,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與時俱進改變教學理念,注重實踐環節的強化和對應用能力的培養提升。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培養人才的成效,才會有更多具備較強核心素養的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走出校園,走入社會,對整個社會的音樂事業產生更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代寧,陳曦.核心素養視野下河北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學現狀與對策[J].黑河學院學報,2020(11):121-123,129.
[2]聶溪,韓汶靜.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研究[J].北方音樂,2020(18):156-157.
[3]李揚.基于核心素養的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探索[J].參花(下),2020(7):144-145.
[4]嚴耀燕,陳崢婷.核心素養視域下地方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探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13):19-20.
作者單位: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