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閱讀教學中群文閱讀屬于全新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極大程度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異篇同構方式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分析作品和欣賞作品,也能使學生對作品中蘊含的矛盾點進行深入分析,促進學生鑒賞水平、思維能力以及創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異篇同構
一、 引言
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提升整體閱讀質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全面提升。在實施群文閱讀時,文群整合十分重要,需教師找出不同文本彼此之間存在的聯結點,進而準確制定議題,講授群文閱讀下的異篇同構法時,需教師找出科學方法。
二、 群文閱讀和異篇同構概述
對群文閱讀來講,議題為群文中涉及的開放話題、可議話題,結合議題核心線索構建理解結構,在個人智慧得以充分發揮的同時,師生之間實現智慧共享。
群文閱讀可以使學生閱讀量明顯增加,促進學生良好閱讀意識形成,也能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良好閱讀能力與習慣,在辨別和認定中產生文本體驗。同時也能提升學生在閱讀時的速度,使學生保持思維的敏捷性。處于信息時代,每天都會有較多新知識和新信息產生,要想快速、有效獲取信息,就需掌握迅速閱讀的方法。群文閱讀可以提升學生在思維方面的敏捷性,也能使學生在閱讀時更有速度。除此之外,群文閱讀可以發揮學生主體性,使學生在閱讀中成為主人,并不是單純依賴于教師講解,而是可以實現自我構建,高效進行閱讀學習。
異篇同構法將教材作為主要內容,使不同閱讀內容、不同章節、不同單元結合在一起,可以使通篇異構法存在的弊端得到彌補,突破傳統閱讀教學存在的局限。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選取閱讀標題,結合標題進行提問,將設問相同的文章總結在一起,然后展開群文閱讀。異篇同構和通篇異構之間區別較大,對異篇同構來講,文章內容雖然會有所不同,但是教學策略、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思路上卻具有一致性。
閱讀教學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使學生可以學會閱讀。群文閱讀下實施的異篇同構法重視群文閱讀實施時比較閱讀的實現,將共性閱讀方法提煉出來;同時將選文標題作為主要抓手進行提問,可以使學生學會提問問題,然后對選文進行解讀。學生在閱讀中不僅能夠獲取知識,也能掌握方法。當前社會科技發展十分迅速,如何快速得到信息實際上是對于學生閱讀能力重大考驗,異篇同構方法的應用,能夠提升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信息快速獲取能力,提升閱讀效率。
三、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教學理念對群文閱讀實際實施情況有重要影響,因此實施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做到與時俱進,防止閱讀教學出現盲目性問題,也需防止閱讀教學僅停留在表面,使閱讀教學蘊含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但是當前閱讀教學在實施時,教師講授知識過程中,在應試教育作用和影響下,教師并不是十分重視學生在語文方面的學習能力,講授閱讀教學內容時,往往會將自身總結的結論全面傳授給學生,未能給予學生充分空間,對學生的有效引導也相對不足,這對于培養學生能力會產生不良影響。同時教師對學生思維訓練會有所忽視。教師進行閱讀教學中,不是一定需要達到閱讀數量,而是需引導學生逐漸掌握閱讀的方法,強化學生對于學習技巧的理解與掌握,也要學會舉一反三。因此教師實際教學中需在重視文章鑒賞、文章精煉、文章精講,也能關注學生對文章整體的認識與理解,積極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體現出閱讀教學整體性。但是就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講,教師往往對思維訓練有所忽視,未能對學生進行有效點撥,教學中更多進行內容傳遞與結論傳遞。這就導致學生難以保證思想上的獨立性與靈活性,思維能力不能獲得較好發展。除此之外,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興趣也明顯不足。興趣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發揮驅動作用,學生在對閱讀充滿興趣的基礎上,才能提高整體的閱讀能力,但是實際上多數學生在面對高中比較繁重的學習任務時,對閱讀缺少足夠興趣。
四、 高中語文群文閱讀下的異篇同構法
(一)基于文體群文閱讀下的異篇同構
如《荊軻刺秦王》以及《燭之武退秦師》都屬于記敘散文,這兩篇文章設計在一個單元中,展開群文閱讀比較適合。在設置問題時,教師可以將問題設置為標題當中涉及的核心字,文章主要劃分為幾個部分,主人公以及主人公性格特點,最終的結局怎樣。在第一篇文章中,標題的核心為刺,在第二篇文章中,標題的核心為退,兩篇文章均可以劃分為前、中、后幾個部分,主人公分別為荊軻以及燭之武,最終的結局為失敗、成功。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脈進行梳理,然后進行系統性對比。《荊軻刺秦王》中,在行刺之前包含了行刺原因、行刺準備、行刺訣別這幾方面,在行刺過程中包含上廷而見、困窮匕現,行刺以后最終身首異處。《燭之武退秦師》中,退之前秦軍出師但無名,退中顯示出智慧和勇敢,智慧主要體現在亡鄭有害,亡鄭亡秦、舍鄭有利,退之后初步獲得成效。同時在展開群文閱讀教學時,可以將對抗和結局有效結合在一起進行理解,感知群文當中體現出的具有共性的主題價值。兩篇文章的主人公結局雖然有所不同,但是都獲得了贊譽,也都留名千古,將不畏強暴的文化價值觀充分體現了出來。
上述為相同文體情況下實施的異篇同構法教學。
(二)基于語言群文閱讀下的異篇同構
群文閱讀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需將不同文章有效結合在一起。多數學生在學習時會產生雜亂無章之感,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方法掌握、規律掌握以及技巧掌握產生不良影響,這就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語言構建能力和運用能力。為保證學生進行異篇同構法學習的整體效果,教師應對文章中涉及的語言特點進行重點講授,進而實現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構建能力的培養。《荷塘月色》中主要為景色描寫,這部分內容講授時,就可以將其與《故都的秋》一同講授。在《荷塘月色》中描寫道:“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文章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其中包括比喻、擬人等。在《故都的秋》中描寫道:“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雖然在修辭上有所不同,但是均能通過描寫體現出作者對特有景物的熱愛之情。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更好地將不同修辭手法運用在自身語言表達中,科學掌握語言構建方法和語言運用方法,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同時促進學生文章整體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挖掘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情感群文閱讀下的異篇同構
基于群文閱讀講授異篇同構法,能夠極大程度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實際上,一些文章作者不同、主體不同,但是作者表達的情感往往相同,雖然在細節上會存在一些差異,但是這些可以使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和深刻思考,為學生創造良好思維提升空間。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章中體現出的情感,基于寫作角度、寫作背景展開探究。如在學習《蘇武傳》時,教師就可以將《廉頗藺相如列傳》與其一同講授。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運用對事情生動的敘述,將藺相如這一人物機智勇敢的性格特點,不逞強的英雄形象刻畫了出來,同時描寫了藺相如遇到問題時,優先考慮國家大事的高貴品質,贊揚了廉頗可以改過的精神,兩人消除誤會以后共同抗秦,呈現出了強烈的愛國精神。《蘇武傳》主要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對蘇武的身世進行了介紹,也介紹了蘇武出使原因、出使背景。從一開始文章便寫了相關內容,第二部分則重點對蘇武留胡這段時間中備受艱辛,以及與民族氣節相關的事跡進行了記錄。這部分內容通過精彩的描寫將蘇武反抗匈奴招降的場景展現在讀者面前。文章第三部分細介紹了蘇武回國的經過,最后一句看似平實的記述,實則飽含著作者豐富的感情。當然也體現了蘇武信念的堅定與執著,這種堅定和執著令人敬佩!蘇武在歷盡磨難之后,最終完成出使的任務,維護了國家尊嚴,堅守了民族氣節,歷經艱辛回到大漢,在描述時作者體現出了濃厚的欣慰之感。雖然在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作者在進行時,體現出的思想情感具有一致性,即均表達了對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喜愛,也贊賞了人物的愛國情操。這種通過情感講授同篇異構法,能夠使學生在思維上更加活躍,提升自主意識與自主能力,也能在閱讀學習中靈活轉換自身思維,高效解決閱讀時存在的問題。
(四)基于手法群文閱讀下的異篇同構
在進行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在了解寫作手法情況下,才能更好找出文章在學習時的切入點。在展開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講授異篇同構時,應注重寫作手法的運用,通過講授寫作手法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深入學習文章內容。《林黛玉進賈府》《祝福》兩篇文章,均運用了敘述的寫作手法,主要記敘人物的具體經歷,事物發生過程、變化過程以及發展過程。黛玉母逝,賈母要接外孫女黛玉來自己身邊,林如海寫信給賈政為賈雨村謀求復職。《林黛玉進賈府》中描寫了黛玉初進賈府時,不肯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生怕讓人恥笑。在賈府中,賈母對林黛玉噓寒問暖。正當黛玉進入賈府與賈母敘談時,王熙鳳說笑而來,可以說是未見其人便先聞其聲。《祝福》描述了“我”這個知識分子離開故鄉以后,舊歷年底時回故鄉時寄寓本家四叔家中,正在準備過“祝福”情況下,四叔家原女仆祥林嫂死亡的悲劇。這兩篇文章中,使用的寫作手法相同,即均使用了記敘方法。但是如果對其進行詳細劃分,又會存在一定不同,即《林黛玉進賈府》運用了順序寫作手法,《祝福》運用了倒敘寫作方法。通過這種結合文章寫作方法進行講授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閱讀文章時,針對性地找出文章切入點,保證閱讀的學習效果。基于異篇同構實施的閱讀教學,應注重問題的設置和科學的引導,并且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相符合,科學、合理整合教材。這需群文文本存在相同特質,其中主要指文脈特質需存在相似性。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保證教學整體思路的清晰性,將難以理解的文章變得易于理解,幫助學生以較快速度掌握文章,也能使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時更加關注文本形式以及語言體驗,不斷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五、 結語
總之,教師通過群文閱讀實施異篇同構教學時,需選取合適文章,引導學生進行探索與挖掘,并且自己在一旁進行指導,使學生在學習時更具針對性與方向性,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在群文閱讀方面的能力,也能使學生得到拓展,高效構建閱讀知識體系,掌握閱讀學習的科學方法和技巧,增強學生各方面能力,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發展,體現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質性。
參考文獻:
[1]潘源禎.群文閱讀視域下的高中語文異篇同構法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1(2):5-7.
[2]潘源禎.基于高中語文群文閱讀下的異篇同構法初探[J].語文月刊,2019(5):40-42.
[3]吳靜宜.基于高中語文群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21):60.
[4]趙金秋.基于學習任務群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9):50-51.
作者簡介:
何金平,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涇川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