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朱明
摘要探索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共同促進創新創業教育。通過系列措施保障學生科創實踐,諸如清晰條塊管理、成立科創工作室、協調負責科創工作統籌;引進科創相關講座、帶領學生外出參觀行業、觀摩及參加科創比賽等。通過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全程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及創新創業的精神,從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使學生全面成才。
關鍵詞 輔導員 專業教師 協同育人 創新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8.024
Exploration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etween Counselors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CHEN Li, ZHU M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Shanghai 201318)
AbstractExplore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counselors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jointly promo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sure students’ scientific innovation practice 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clear management,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studio, coordination and overall planning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work; Introduce lectures related to science and innovation, lead students to visit the industry, observe and participate in science and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etc.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counselors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in the whole process,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nnovativ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become talents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counselor; professional teachers;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cuation
1工作背景與問題
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質量革命2.0計劃,印發的《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對本科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做出部署,推動“學生忙起來、教師強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
上海教育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精神,推進“三圈三全十育人”,利用課堂育人的主渠道,深化以思政課為核心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1]逐步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核心,以“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為拓展,以綜合素養課為支撐,以專業教育課為輻射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使所有課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承擔育人使命。
2協同育人的必要性
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中的一支專門力量,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線的教師,擔負著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任務。作為教育者、管理者,高校輔導員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做大學生政治思想的引領者是輔導員工作的首責和主業,關注學生學業生活,做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助力者同樣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內容。
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是輔導員工作的職責所在。[2]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育人主渠道的有益而又必要的補充,對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拓展學生眼界和思維視野、充實學生社會體驗和豐富學生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輔導員工作的任務要求,既要指導好學生組織開展好第二課堂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校園第二課堂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又要積極參加學生的課外活動,增進對學生的了解,增強與大學生情感的培養。輔導員要指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要根據不同性格、類型的學生指導他們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有效地開展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服務。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對全黨全社會尊師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專業教師要自覺拓寬個人的文化視野,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主動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同時,教師崗位職責要求專業教師要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宗旨,關心和促進學校、學院的改革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工作。
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項工作要求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必須協同起來,為建設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精誠合作。
3具體方法與實踐
3.1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成立學生創新創業指導團隊
2020年上海高校分類評價指標發布的競賽有16項,2021年上海市教委支持舉辦的學科競賽達到了29項。如此繁多的創新創業比賽,每個比賽都要涉及項目的申報、經費預算、人員核定,乃至經費報銷,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如何指導學生篩選、參與乃至在比賽中獲獎,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實現的,就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團隊。成立由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協同的指導團隊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學生外出參賽需要得到學院黨政聯席會的支持。專業教師直線所屬的教學院長,輔導員工作直線所屬的總支副書記,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得到相應直線領導的支持,通過黨政聯席會的支持就相對容易。
因此,為了更好地統籌學生的科創工作管理,形成由院長牽頭領導、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協同的領導團隊,在學生的參賽審核、經費支出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減少師生出差審批的流程,可為學生科創工作提供制度支持。
3.2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力創設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平臺
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合力,依據工作專長積極申報輔導員工作室或者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室,協調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工作,為師生創新創業工作搭建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交流學習和提升的機會。市級或者校級創新創業工作室的立項,不僅可以得到相關制度的支持、經費的支撐,更可以督促指導教師有條不紊地開展各方面的既定工作項目。
組織科研提升、學科前沿系列講座。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提升其科技創新能力,助力學生了解學科學習與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礎上號召廣大學子更為廣泛而深刻地投身到大學生科創活動中來,明確自身在新時代的使命與擔當,由工作室搭建平臺承辦“科研提升”系列講座,可以為學生的科研助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滋養。
定期召開創新創業團隊的交流學習活動。根據所轄學院已有的學生創新創業團隊,每個項目團隊根據項目進展的需要以及不同類別的創新創業比賽的需要,持續對各自的科創項目進行不斷完善,工作室定期根據項目的進展情況,安排學院內部的交流和學習,一方面鍛煉小組同學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便于及時發現項目中存在的不足,及時地進行調整,從而有序地推進項目的進展。
定期為創新創業團隊招募隊員。一個好的創新創業項目的打磨可能需要2-3年時間,新老隊員的更替成為最致命的問題。如何選拔更合適的隊員,如何為項目儲備梯隊隊員,就需要指導教師團隊做好統籌和規劃工作。輔導員利用對學生的了解,選拔心理素質過硬、團隊協作能力良好以及有繪圖制作、演講等方面特長的學生;專業教師選拔在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方面有較好學習能力的學生,共同組建創新創業團隊,才能夠取長補短,不斷推進項目的高效進展。
3.3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力制定創新創業工作計劃
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工作方針,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的興趣及科研素養。為提升學生的醫學人文素養,建立引進科研提升系列講座、專業前沿講座等;為擴大學生的見識面,建議組織學生參觀校友企業、觀摩展博會及大學生科創比賽;為鍛煉提升科創素養,鼓勵學生參加“互聯網+”“創造杯”“挑戰杯”等科創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鍛煉成才。
從大一開始對學生進行科研興趣編組培養。學院可根據專業教師及輔導員指導特長,對學生進行全面科研小組的分配,每個科研小組6-8人不等,由專任教師、輔導員及校外專家擔任科研小組指導老師,從大一開始全程指導學生的科研、科創以及論文的撰寫,定期舉行科研提升方面的系列知識講座,進行科研技巧的講解;由指導老師進行科研方法的評估與診斷,定期開展討論和交流,加強師生的互動,作為課堂的有效延伸,能夠有效地推進“三圈三全十育人”的育人效果。
日常教育中堅持創新創業育人導向。在開展日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始終秉承育人導向、科研導向、服務導向的理念,在本科班級中設置科研小組,由專任教師及輔導員組織學生開展系統可持續的科研基礎工作,實現課堂教學、科研科創與學生個體成長的全面對接。課堂教學是科學創新之始,科學創新是社會發展之源。“科研提升”系列講座作為第二課堂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于進一步推動學生參與科研及科創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為學生未來高質量的開展科創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3]
3.4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力創設創新創業育人環境
輔導員及專業教師,利用專業特長及現有的資源,充分挖掘條件,讓教學育人、環境育人。可利用學校現有的空間,制作學生科創墻,張貼歷屆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學術方面的獲獎照片,激勵更多的學生積極投入到“愛學好創”的隊伍當中。
利用工作室平臺,承接相應的市級或校級乃至學院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讓科創隊員以賽促練,在參賽中逐步熟悉比賽規則、賽事要求、項目與賽事要求之間的距離,優秀項目的展示,從中吸收項目成長所需的營養,不斷歷練項目走向更高的水準。
在學生的生活園區或者教學樓,設置“學生科創園地”,展示近幾年學生在科創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不僅有科創項目的羅列、學生參加科創活動照片的展示、學生創新創業海報的展示、更有科創榮譽獎狀的展示,鼓舞低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向榜樣看齊,耳濡目染中收到科創的啟發,積極地向創新創業組織靠攏。
4達成目標與成效
4.1學生積極投入創新創業比賽
在輔導員與專業教師的協同合作下,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為學生專業知識的提升以及職業素養的強化,提供更為便捷的渠道。[4]輔導員與專業教師既有工作職責的分配又有工作中的合作,諸如隊員的篩選、賽事的報名、各相關關系的協調,費用的申請與報銷等等這些項目輔導員可以主要進行協調解決;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專業知識瓶頸問題、技術支持問題、軟硬件問題,或者臨床應用與反饋問題,都可以通過專業教師協調解決。
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合力打造的工作室平臺,能夠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空間與環境支持,為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推進提供展示的平臺和內核力的支持,能夠真正地為讓學生“動起來、創起來”,提供更優質的共創環境。工作室平臺不僅能夠為各項目搭建師生共同創作的空間、展示的平臺,更能夠提供相互間學習和探究的動力,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力爭把項目精益求精。
4.2創新創業成效凸顯
在輔導員和專業教師的雙線支持下,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立項、創新創業項目的持續推進、創新創業項目的成果轉化等方面,都能得到更高效的實現。
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作指導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推進,同時相關論文的發表、專利的申請等都可以同步推進,創新創業的隊員不僅在創新創業的比賽中能夠拿到獎項,更可以在綜合測評及各項評獎評優中拿到較高的榮譽。如此一來“愛學、好創”就能夠成為一種優良的風氣得到循環推廣。
4.3學生在科創中鍛煉成才,畢業生實現優質就業
學生在科創比賽中提升了心理素質。科創團隊建立之初,隊員之間都是青澀的,心理也是極其脆弱的,難以承受任何的失敗和挫折。但是通過不斷地參加比賽,參加校級、市級、國家級乃至國際級的比賽,學生在不同級別的比賽中,逐步鍛煉和提升,鍛煉了與人溝通、人際交往的技巧,更提升了個人表達的自信,提升了個人的心理素質水平。
學生在科創比賽中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學生科創團隊創立的過程,也是學生個體之間不斷加強了解、互相學習的過程。在項目的推進過程中,隊員之間學會了相互取長補短,學會了相互謙讓,相互體諒,共同支撐創新創業項目的不斷向前推進。從而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醫學生最需要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隊員之間的凝聚力。
因此,學生在創新創業工作中,增強了團隊成員間的融合、學會了更多的人際交往的技巧;提升了抗挫心理,在比賽中鍛煉提升了心理素質;學會了鉆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為了項目的精益求精,不惜徹夜鉆研,加深了專業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如此培養的畢業生,很難不實現高質量的就業。
5反思與總結
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共同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以科創為助力,讓學生在“創”中學,在“創”中發現已學知識的不足,主動尋找專業教師求解、找行業專家求解,從而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從被動學習,變為自主求學,通過科創更使學生習得求真務實的鉆研精神、精誠合作的團隊凝聚力、不斷拓展勇于攀登敢闖敢拼的科創精神。真正地實現了“學生忙起來、教師強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的良好局面。
在創新創業工作中,必須要加強與一線企業的聯系,特別是與校友企業的聯系,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解決指導老師不足、與前沿市場連接不足、與校企連接不夠緊密等不足的方面。更充分更高效地利用好“三圈三全十育人”的指導精神,為培養滿足時代要求的創業創業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不懈探索。
基金項目:2019年上海市教委德育處“醫路智創”工作室項目,滬教委學〔2019〕41號
參考文獻
[1]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9/0115/c1006-30541979.html
[2]李玉淑.書院制下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育人路徑探索[J].黑龍江教育,2020(4):69-70.
[3]于棟,朱維霞.“雙創”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協同育人路徑選擇[J].中國成人教育,2020(21):41-42.
[4]楊巍.高校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構建[J].高校輔導員,2019(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