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莉莉
【摘 要】 “班班通”是我國教育課程信息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產物,小學語文教育課程的改革進程也在“班班通”這一信息技術的應用下有效推進。教師應利用“班班通”,搭建起和學生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興趣的驅動下能夠更加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發展語文分析和語文應用的能力。本文淺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班班通”的應用策略,并提出相關的教學建議以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班班通? 教學策略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已進入一個攻堅期,新一輪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廣都有賴于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進。由此可見,“班班通”的應用為教師提高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推動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信息化進程。教師需要利用“班班通”這一信息技術,創新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加快學習的腳步,并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學習效率。
一、運用班班通,實現語文教學的本體觀
教師能夠應用“班班通”,指導學生形成理解和應用語文知識的主動學習觀。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部分教師局限于學生是否能夠熟讀課文、理解文章大意,忽略了學生是否能夠自主構建系統而全面的語文知識體系框架。因此,教師需要利用“班班通”這一信息技術,給學生打開一扇窗戶,讓他們能夠形成形象、逼真的學習印象,從而促進個人語文的學習理解和學習表達。
在五年級上冊第十單元第二課《鳥兒的偵查報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揣摩“孵”“嗚咽”“胚胎”等字詞所蘊含的意思,進一步體會這篇文章傳達出的保護鳥類、保護生態環境的情感。為了引導學生了解“偵察報告三”中油船在海邊撞上一塊礁石而漏油的情形,教師可為學生播放油船泄漏石油的情形,讓學生在直觀的視頻中意識到油船石油的泄露給海洋造成的無窮危害,從而學生能夠更加理解鳥兒偵察報告中的凄慘景象。當學生有了形象的體驗之后,其在朗讀過程中便能領會到鳥兒心中害怕、悲傷的情感。有的學生認為:“石油的泄露給大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黑色的石油會浮在海水上,將廣闊的海面污染,還讓海鷗也被又黏又臭的石油困住。”此時,學生能夠體會那些離他們生活較遠的詞句,從而能夠深化具體學習的印象。
二、運用班班通,實現學生學習的主體觀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讓學生受到良好的素質教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發揮“班班通”的儲存教育資源優勢,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豐富學習資料,引導學生對獲取的信息資料進行處理、表達和分析,進而提高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教學過程中,作者用準確、具體的數據驗證了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峽谷,也運用了豐富的排比句式為讀者展現了雅魯藏布大峽谷氣勢非凡的自然景象。教師可重點播放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視頻,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處。接下來,教師要讓學生自主通過朗讀,體會雅魯藏布大峽谷氣勢非凡的自然景觀。此外,教師可以利用“班班通”個別化、合作化學習的模式,讓學生自主查找有關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資源,并且進行溝通和交流。比如有學生在網絡上找到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地理位置,分析了當地的地形特點和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形成原因,更加深入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宏觀景象的由來。有的學生訪問了西藏的旅游網頁,通過了解當地人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評價,形成了更為具象、全面的學習印象。除此之外,學生還主動聯系去過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旅行家進行網上交流,將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相關信息和課本教材內容一一對應,有效地增強了個人對課文描寫的體會。
三、運用班班通,實現語文教學的活動觀
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活動。為了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教師需要利用班班通,讓學生真正地活動起來,營造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動口的理想課堂氛圍,學生也能夠在此環境下調動各種學習感官,使自己的想象插上飛翔的翅膀,活躍個人思維,大膽表達個人的想法,從而提高語文表達能力。
在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課《荷塘舊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班班通”這一信息技術,促使學生愛上“看”。在解讀課文中月朗風清的夜晚滿堂浮光躍金的景象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精美圖片,讓學生觀察在夜晚的情況下滿池的荷葉是如何在微光下形成“一圍黑綠”,進而體會整個月牙在荷塘上的美好景象。此外,視頻中“夜晚中朵朵荷花競相開放”的場景,也推動了學生理解作文中荷花茂密的景象;其次,教師需要利用“班班通”促進學生愛“想”。當教師為學生播放“人們競相躍入荷塘游泳的場景”時,部分學生感到了好奇,這一場景也迅速觸動了他們的思維,有的學生認為:“在如此美麗的荷塘中游泳,一定很歡快吧!我也想在如此清澈的荷塘中游泳。”有部分學生也感到了擔憂,認為:“荷塘水深,還有些雜草,他們會不會溺水?”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繼續進行閱讀并驗證個人的想法是否有錯誤。當學生發現作者和他小伙伴在游玩的過程中果然遇到了危險,就更樹立了安全防護的意識,也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
總之,教師運用“班班通”這一現代化教育技術,能夠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更為豐富、有趣,也能拓展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視野。教師可以推動學生在自主探究社會信息的過程中,拓展語文想象和思維的空間,提高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并在多種多樣的語文教學活動中發展語文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 謝金花.為小學語文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現代教育技術下小學語文教學之“三觀”[J].學周刊A版,2020,009(009):119-120.
[2] 吳小林.多媒體為語文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論多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