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玲 王前
【摘 要】 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不斷成熟并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社會逐步進入互聯網時代。在此時代背景下,中職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應積極順應時代變化,利用互聯網先進技術輔助教學,切實提高信息化教學的質量,以不斷提升中職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中職計算機信息化教學創新的有效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 “互聯網+”? 中職? 計算機信息化教學? 創新
序言
現階段,互聯網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影響各行各業的發展,給教育行業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尤其對于中職計算機信息化教學而言,計算機教學和互聯網發展密切相關,互聯網的優勢對于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資源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計算機信息化教學的創新手段,以改進教學中的各種問題,推動計算機信息教學進一步發展。
一、結合互聯網改進教學課程體系,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
中職計算機信息化教學中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以促進學生在社會中更好地就業和發展。針對教學目標,綜合考慮社會發展的現狀和需求,在計算機信息化教學中應該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課程體系,讓課程體系更符合社會和學生發展需求。具體到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改革中,首先,教師應充分了解互聯網和信息化發展趨勢,結合就業市場對計算機信息化人才的具體要求,立足于本專業教學目標,推動專業課和信息化技術充分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其次,教師在改進課程體系時,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選擇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同時結合互聯網技術搜集更前沿、更先進的技術資訊,讓學生不斷更新知識,開闊視野,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最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讓自己的專業能力更上一個臺階,為學生以后良好發展增磚添瓦。
二、利用互聯網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傳統的計算機信息化教學中,不少中職教師雖然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但是仍舊是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并且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比較少,導致學生對計算機信息化課程興趣不高,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中職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積極探索更具吸引力、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學習互聯網上先進的教學方式,利用教學軟件、虛擬教室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過程更全面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在課程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并鼓勵學生探究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另一方面,教師應為學生創造積極的交流環境,可以利用互聯網打造師生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可以針對學習問題及時與教師、同學進行討論,教師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給學生答疑解惑,這樣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又能形成和諧積極的學習氛圍。可見,教學模式與教學效果息息相關,這要求中職教師應通過學習培訓等活動不斷成長,不斷提高教學創新能力,為學生提供更為精彩的計算機信息化課程。
三、開展多種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開展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時,培養中職學生的專業能力十分重要,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更為重要。只有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在未來就業中更具有競爭力,更能獲得長遠發展和進步。這要求學校和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和條件,在不斷的鍛煉和實踐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和專業設施,加強實驗和實訓課程,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掌握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學校方面,可以積極聯系相關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引進企業技術人才給學生講授計算機技術和技能,讓學生全面了解企業需求,指明學生學習方向。另外,學校結合企業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的工作機會,讓學生在工作實踐中快速成長,為學生以后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職學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培養高素質職業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不斷提高中職學校的教學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十分必要。特別是對于中職計算機信息化專業而言,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各種便利資源,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才能為學生的未來就業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蕊.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職計算機圖形圖像教學中的運用解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11):107-108.
[2] 李萍.教學診斷視角下中職計算機專業信息化教學實踐研究[J].數碼世界,2020(05):114-115.
[3] 武月.中職課程教學設計的探索與實踐——基于計算機應用
基礎課程的信息化教學[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0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