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江娟
摘 要:現代教學提倡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質疑問難,進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逐步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本文談一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質疑能力;策略
“質疑”是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因此“質疑”應成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呢?
一、挖掘教材引導學生質疑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載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挖掘出適合學生進行質疑的有效落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題往往是對一堂課主要內容的提煉與概括,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針對課題進行質疑,以此把握數學學習的主要內容。如,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在給學生出示這一課題以后提問:“看了這一節課的課題,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學生紛紛紛提問:“圓錐的體積應該怎么求?”“圓錐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有什么關系?”“圓錐的體積與什么因素有關?”這些問題都是很有質量的,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對本堂課的數學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學知識之間是存在密切聯系的,而小學生的思維卻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一些數學知識往往容易混淆,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知識易混處進行質疑,以此突出數學學習的重點。如,教學“互質數”一課時,學生很容易把“互質數”與“質數”混淆起來,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質疑:“質數和互質數有什么不同?主要的區別在哪里?”此時,再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明確質數是指一個數,是從一個數約數的個數來定義的,而互質數研究的是兩個數之間的關系,是基于兩個數的公約數來研究的。這樣,學生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對于這兩個概念就能夠深入理解,從而有效地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二、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
教師應注意質疑的“言傳身教”。還應使學生明確在哪兒找疑點。教師要教會學生質疑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過程的困惑處、法則規律的結論處、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處,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算理的推導過程中、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中、動手操作的實踐中等,還要讓學生學會變換視角,既可以在正面問,也可以從反面或側面問。即無處不可生疑,無時不可生疑。如可讓學生這樣想:“概念”為什么這樣表述?能否增加或刪改一些字詞?在概念內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質疑。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引導學生對分數含義的關鍵詞質疑,如“為什么單位1的1字要加引號”。計算: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在“理”字上下功夫質疑。例如,在教學“一個數除以小數”5628÷0.67時,可質疑“為什么一定要把除數轉化成整數,而不是把被除數化為整數”?應用題:列式的依據是什么?力求尋找更好的解法。例如,在教學“分數工程問題”時,可問“為什么可以用單位1來代替具體的數據”。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對任何一個問題都去探索,或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學生或老師一時也想不到的問題,這是學會質疑的關鍵。有時學生質疑的涉及面廣,顯得“多而雜”。這時老師要組織學生討論,哪些問題問得好,哪些問題不著邊際,不是教材的內容和重點,引導學生逐步由“多而雜”變為“少而精”。只要引導得法,學生就能有所發現,逐漸學會質疑。
三、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對待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因人而異地引導學生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多思善問的習慣,以此培養學生獨立質疑的能力。創設小組合作學習情景,意在充分利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此培養學生互相提問的主動性、流暢性、有序性,促進學生獨立質疑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小組合作求c與d的比值時,教師說明:以百分為基礎,提出和回答一個問題獎10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問:“你會測XX的周長嗎?怎樣測?你會測它的直徑嗎?怎樣測?你求得的c與d的比值是多少?”,學生試著問、想著問、爭著問,經過問與答,自由矯正。這樣,既鞏固了求c與d比值的方法,又培養了學生獨立質疑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作競爭意識。
學生對知識產生疑問,就想要釋難與解疑。若他們不把疑問轉化成問題提出來,別人就不知道他們心中有什么疑問。因此還必須要把“疑”轉化并形成問題提出來。例如教學了“百分數應用題”,我出示了這樣一題:“一個班學生人數不超過五十人,其中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80%,問這個班最多有多少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學生見了這題,當時即向我提出:“這道題未曾告訴具體人數,無法解答。”還有的學生提出:“告訴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80%這個條件,又應該如何求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這時,我反問學生:“學生的人數應該是什么數?”學生回答“學生的人數應該是整數”。我又啟發學生:“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80%,這80%化成分數是多少?”我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學生經過討論,也很快得出結論,因為80%= 4/5 ,4+5=9,因此這個班的人數最多是45人,并很快求出了這個班級男女學生的人數。
四、結語
總之,疑是深入學習知識的起點,也是閃現智慧火花的開端,這正如古人曰:“學則須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币环N新的認識或創造發明,都跟疑緊密相關,不善于質疑求異的人,在學習和工作中就不會有創造精神。所以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見疑求異,要敢于疑課本之說,疑教師之解,疑權威之言,在提問中探幽索微,尋求真理,掌握知識,并在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
參考文獻:
[1]柴云.小學數學教學中質疑能力和發散思維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18,(9):43.
[2]王連虎.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研究[J].速讀(上旬),2018,(1):147.
[3]向友波.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生質疑能力培養之我見[J].新課程·小學,2017,(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