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 要:隨著英語核心素養理念提出,作業對英語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十分關鍵,作業設計更顯得尤為重要。而想要使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有關知識點,就更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作業設計過于死板,固守。本文就從小學高年級作業設計現狀進行探討,不斷尋求多維化,新型高效的作業設計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研究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智力還沒有成熟,注意力沒有集中,在上課過程中易產生注意力不集中現象,這樣就會降低課堂效率。作業,是學生掌握、鞏固課堂學習知識的一個主要形式,是將知識轉變為實際技能和技巧的一種實踐性教學活動。英語作文多維化設計就是在英文的作文設計中,從內容、空間、層次等方面多維、全方位的設計,以達到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訓練小學生語言、邏輯、情感溝通等的基本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等效果。
一、英語作業布置存在問題分析
(一)作業重要性缺乏認識和理解
作業是對課堂的補充與延伸.根據課改要求,一節課時長控制在45分鐘之內,而對于一種小語種出現的英語課程,要想讓學生了解并把握文中的知識重點,使學生能夠有效利用學到的東西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從鞏固教學的成效出發,有效進行作業布置十分必要。而學生對英語作業的認識卻僅僅將其看做是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學生并不能意識到英語作業意義,因此,學生對待作業往往是抱著馬虎、應付的態度,作業的完成質量都不是很高,通過英語作業來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很難實現。
(二)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薄弱
小學生的認知在此階段發生著過渡。每個年齡的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水平不同,受家庭環境或者性別差異上的影響,認知的風格以及智力都存在著不同。例如,對于英語單詞的背誦,不同的學生之間采用的方法與使用的時間都存在差異。小學生的自尊心理在此階段常常表現的格外明顯。因此,部分同學會對學習英語產生抵觸心理,久而久之也降低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因為他們剛剛接觸英文,學生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很高效地消化和吸收新學習到的英文知識。不過,如果老師一直采取某種特定單一教學方法,則學生的學習狀況將非常被動,也就很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著時間的增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意志也會逐漸減弱。不僅因此,學校本身所需要學生的學習科目也很多,學業任務繁多,同時,一些學生認為英語是一門小語種,,因此很容易忽視英語學習。
(三)作業的設計缺乏科學性和有效性
任何學科都具有一定科學性和有效性。英語學科更為明顯,而如今英語作業布置對于此類特性極其匱乏。但目前多數教師,尤其是在教學設備及設施較為落后的農村學校,對教師布置英語作業仍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主觀隨意性,這集中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作業形式單調乏味,抄寫和背誦困難練習,基本成為獨立的寫作模塊。但內容較枯燥,多以積累語言知識點為主要目的。很少強調讀、講、聽、寫等語育技巧的練習。作業千遍一般,教師不可以根據各個水平和階段的學生因材施教,沒有針對性;而作業的批改刻板單一,簡單的評分模式也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小學英語作業多維化設計策略
(一)設計趣味性作業
在小學的英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受英文教學的快樂,并以此培養學生勇于發言、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但小學生終究與成年人有所不同,他們很容易被新奇好玩的事情所吸引。學生們喜愛唱歌,也愛好舞蹈,并具有豐富的想像力。所以,在布置作業時,教師應充分考慮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喜好,并能以一種十分新穎的作業項目代替過去死板的作業類型。例如:在布置“At? the Airport”一單元作業時,就可依據學生特性設置,譬如繪畫自己腦海中的航空站,并用英文單詞標注。
(二)設計層次性作業
各個學生學習能力都各不相同,如果通過一鍋燴的方法安排好題目,將會使得優異生感到題目難度不夠,缺乏一點挑戰性,而學困生就會覺得比較吃力,因此進行起來也具有相當的難度。所以,當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必須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個人之間學習差異,才能選擇設計多維化作業的方法,來滿足不同等次學生的要求。分層設計作業的前提是掌握各班級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科水準,所以教師首先要針對學生的水平和作業難易意象程度進行調研并摸清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因材施教。然后教師根據學生水平設計不同作業內容,并給出學生意見。最后再讓學生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去完成課程。同時教師還可制定星級作業,把學生的寫作內容按照各種難度標上星級,學生自行選擇和完成各種星級的寫作。同時也要重視學生個性,多樣化寫作設計,并講究學生寫作的趣味性。小學高年級學生開始自覺的探索獨立個性,并力求自己有和其他人不相同的地方,那么在做作業設計時,教師們也就必須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把各種顏色、數字、季節、月份等各種類型的英語單詞編入歌謠或順口溜,讓學生們自由傳唱。
(三)注重實踐,增強拓展空間
實踐作業已經成為學校教學和課外學習活動銜接過程中的主要載體,并具有作為橋梁的拓展功能,擴大學生自由練習的空間,使學生自由活動更加具有持續性、完整性和深化度,而一個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活動,則可以由此得到縱深發揮。例如:教師以“My week”為主體布置作業時。要緊扣主旨,設定大量編寫作業要求,通過開放式教學,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性以及文章所表達條理性、邏輯性和完整性。有效完成知識從課內向課外的拓展,使課堂教學中不僅是學生英語學習的新終點,而且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新起點和增長點。
結束語
由于英語作業是學生掌握和積累英文知識的最主要形式,所以教育領域要加大對作業設計方面的力度,在小學高年級英文作業設計層面上,要全面滿足學生聽、說、讀、寫,在空間層次方面要融入學生課堂內外生活環境,強調多維化層次設計同時強調基礎性掌握,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生活環境中學習,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付婧.關于小學高年級英語作業的多維化設計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3:130-131.
[2]白宛鑫.小學高年級英語口語作業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21.
[3]李艷芳.初中英語個性化作業設計的行動研究[D].延邊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