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 要:怎樣在平時的教學之中做到學生專心學習知識,擴大每一位同學的思考能力,使他們的物理學習不斷走向深入,這是深度學習最核心、也是需要達到的學習效果。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基礎內容的教學之上,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活躍氣氛,也需要在思維上有所轉變,要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積極的去融入到課堂教學內容中,這樣也可以全面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關鍵詞:物理教學;策略探究;高中物理
一、引言
高中物理課程中,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關鍵點在于教學設計。只有良好的教學設計,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良好的教學設計與本課程的核心素養有直接的聯系。由于缺乏自主探究的過程,使學生對物理概念的認識缺乏,使其在物理教學中的核心能力培養受阻。這一問題的形成主要源于物理教師的教學設計,縱觀以往的教師教學過程,大部分教師更傾向于將物理概念、知識作為教學設計的重點,這樣的設計往往只會通過“填鴨”的方式,去彌補學生在物理知識點上的盲區,并沒有從本質上讓學生真正的吸收、掌握教授的物理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深度學習時,教師需要進行一個深刻的反思,這一反思主要是如何更好地去將物理知識傳遞給學生,教師既要做到教學過程中的引路人,也要懂得適時放手,讓學生從課堂中的“旁觀者”適時有度的做以角色的轉變,成為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發現者”。
一個概念的產生往往為龐雜的知識體系奠定了基礎,在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也不例外。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物理概念的同時,也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在以往的物理教學中,人們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學生對物理概念的起點很高,所以省掉了探索過程,轉向取而代之的是現成的物理結論與成果,教師一味的把知識“灌輸式”的“平移”給學生,完全忽略掉知識的輸出與輸入,也將本該漫長的自主學習過程變成了“抄道”的一方捷徑。面對出現的這樣問題,深度學習中的核心素養顯得更為重要,正是如此,物理概念教學一定要讓學生親身體味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化教學
因為教學設計是以學生學習為主,所以,教師不管是在指定教學任務還是學習整體計劃的過程中,都要與學生做到“有效”的溝通,要以學生學習到知識為最終目的。同時,為了在課堂上提高學習效率,更好地促進深度學習,老師們在設置問題時,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提問,讓他們能夠根據問題進行自主探究,這樣,可以完善、起到提高物理學科的課堂效率的作用。
舉例來說,“物體平拋運動的規律”這一章節的物理知識學習,教師就可以從簡單到難度升級以層層遞進的形式去設置問題,這樣,大多數學生都是可以獨立、自主完成的,而面對一些較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設置并不是為了一味的“拔高”,而是為了讓學生養成深度學習的核心素養,通過對知識點的預習去解答、完成這類較難問題的設置。
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試著自己來進行思考,然后老師就可以通過“倒回來”的方法,讓學生通過思考和運用物理思維來解決問題,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起到鞏固本堂課的物理知識內容的效果,形成一個良性的學習循環。
三、在激發學生學習潛力的過程中多設置趣味問題
舉例來說,老師在給學生講解有關“物體的運動”的知識時,教師不一定要以傳統的模式進行教學,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展現方式去設計許多具體、形象化的問題,例如,視頻、動畫,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在多媒體的課堂中,體味物理知識的趣味的同時一并探索了相關的問題,而物理定律與多媒體的相融合就是促進、讓學生愿意進行深度思考。而將學生的關注點帶到深度學習的任務也是教師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增強趣味性的問題設置,是教師通過學生具體情況將興趣與問題合為一體的關鍵點,只有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使他們對物理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以“獵奇”開始慢慢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去掌握學習方法以及物理學習的真諦。這不僅需要教師以課本教材為基礎,將重點放在有趣問題的設計上,通過問與答的師生交流增進彼此的互動,從而提高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高效學習度。
四、通過情境教學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
自然現象往往穿插在物理知識當中,許多物理學可以解釋許多自然現象。比如,在給學生講解有關“磁場的作用”這一節的課程之中,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老師在課堂上向同學展示了磁性的效果,并讓他們首先進行細致的觀察。通過觀察發現現象,去讓學生針對現象提出問題,以“反客為主”的形式令學生瞬間成為一節課的“主宰者”。在學生積極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時,教師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帶領學生一起學習,這樣的一個過程既使學生發揮了主動性,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真理的能力,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實際現象為基礎,使學生在觀察的時候可以做到了解物理,不僅規避了學習過程中的乏味、枯燥,也讓物理知識很好的與周圍的生活緊密結合到了一起,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知識,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學生的記憶能力。
總結
總體而言,學生在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學生需要通過對問題不斷的發現、解決和與教師探討、交流 ,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個人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激發出來 ,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課堂之上的物理知識魅力,也使學生在深度學習中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更加的有效率。
參考文獻:
[1]郭華.深度學習的五個特征[J].人民教育,2019(6).
[2]宋善炎,丁向陽.“有意義學習”與“有意義的學習經歷” [J].教育科學研究,2010(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 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4]傅竹偉.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研究[D丄蘇 州大學,2013.
[5]孫銀黎.對深度學習的認識[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7(4): 34-36.
[6]張浩.吳秀娟.深度學習的內涵及認知理論基礎探析口].中國 屯化教 ff.2012(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