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摘 要:成功的教育應當是對學生綜合心理的全方面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學校教育內容的重中之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教學策略的好壞,而在進行心理教育的眾多實施路徑中,將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無疑其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種。將體育運動精神滲透到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中,使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體會到生命活力的律動與勃發,既培育了學生勇于爭先、永不言棄的精神,也使學生產生了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在文化課的重擔下得到了輕松快樂的感受。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中體育,教學模式
區別于以往"體育運動只能起到讓學生在文化訓練教學之余訓練身心"的刻板印記,教師秉持著將體育教學與心理教育相互促進的角度下開展的體育課不但可以讓學員強化體格、松弛身心,還可以讓學生在運動競賽、協作、訓練中錘煉自身的心志力、學到自主擔當、自主努力、自主發展、自主掌握,讓學生持續地探索自身目標、試圖突破自身,培養能吃苦耐心、勇于爭先、不懼挫折的可貴精神品格。因為體育運動自身就不單單只有對身心的考核和培養,蘊含在當中"勇于爭先,不懼挑戰"的運動素質品格才是更需要學生掌握與汲取的。但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與課程目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課堂實際中不斷反思與探討,因此筆者覺得教師可以在課堂模式中導入"體育+"新型課堂管理模式,同時在課后借助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建立及時高效的信息反饋管理機制。
一、巧構課堂模式,雙倍課堂效果
“體育+”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中,透過把運動思想方法和文化教學、實際生活的巧妙融合,將體育綜合教學活動納入課堂,并以此解決了課程間各自為政、孤立封閉的問題,使學生在綜合性的教學活動中感受到了各種學科知識的共通性、并進行了自己全面知識系統的建構與融合。最關鍵的是,這種全新教學方法將有助于學生養成強健的體魄和科學的世界觀、價值思想、品德觀,使學生經過探索在實踐中主動地探尋發展自身的可行性、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潛能、認識并充實自己,最后達到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持續提升。
比如,學校教師就可試圖把普通高中教材中的籃球運動、投球教育與數學公式變化、英文字詞記憶等與思想政治教學結合。而透過設計生動有趣的闖關賽游戲、班級比賽等教學活動,不但能夠使學生在實踐中將與課程教學結合練習,更關鍵的是使學生從思維上進行與教材的融通。具體來說,學生在某一個課程教學中所體會到的克服困難、不斷訓練、細心觀察、團結與合作的力量等都是在整個課程教學中共通的,只是學校教師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貫通性,特別是透過思想政治教學才能夠使整個學校教師獲得真正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把握了主動權以后更加渴望學習,愿意學習,也善于學習,當教師體會到了學生對學習的激情與投入,學生當然也就會越來越熱愛課堂,最后才真正達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學效果。
二、及時反饋信息,有效課后跟進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往往只能止步于課堂時間,部分學生也會羞于向教師表達內心的想法,但是高中生往往心理較為成熟,個人內心的想法也趨于復雜,很容易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各種事情觸發內心的情感波動,這些情感波動有可能是因為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和同學產生爭執、也可能是因為運動不順產生挫敗感等等,這些細碎的情感表面看來無關緊要,但是積少成多之后就非常容易引發高中生的心理問題了,但是一方面由于情感波動的滯后性,一方面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過于害羞等問題,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的情緒問題往往無法妥善得到處理,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網絡交流的及時性、無界性和匿名性,在學校網站上開設一塊供所有學生抒發內心情緒困惑的專區,也可以是設置表白墻等方式,同時教師還應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時不時在班群里分享一些勵志向上、積極正面的體育小故事,以正面的體育健兒榜樣來給高中生以心理激勵,這樣就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陪伴與溫暖,同時也能夠防患于未然,將體育活動中產生的心理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計算機技術因為其獨特的優越性,能夠成功克服傳統教育中存在的許多困難,成為了現代教育形態變革的必然趨勢,在高中體育運動課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現代計算機技術的便捷化、即時性、無界性和自由權,使其在體育運動課程中充分發揮出應有的功能。
結語
隨著現代教育教學變革的持續深入,當教師日益意識到注重學生心理健康培養的必要性,并把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整體發展置于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整體角度上下來看時,就需要教師能夠充分考慮到不同課程間的相互關聯關系、共同性與流動性,并敢于嘗試全新教學方法;同時教師還需要緊隨時代發展趨勢,善于將現代技術與課堂巧妙融合,使體育教學實現了其應有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佳川;孫潔;;我國小城鎮體育生態系統的發育現狀與自驅動力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2]許彩明;;職業體育生態系統的構成及運行機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