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楓然
摘 要:發展人民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是為人民服務的需要,也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需要。發展群眾文化舞蹈是通過肢體動作來展現自身的獨特魅力,也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及質量的提升,群眾文化舞蹈逐漸走進人民的生活之中。本文將圍繞群眾文化舞蹈,來初探其創作與編導的思路。
關鍵詞:群眾文化;舞蹈創作;編導
在對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上,除了要先選擇讓群眾都感興趣的名曲,也要根據名曲的旋律和節奏來編排合大眾口味的舞蹈動作,是一項復雜而費心神的工作。如何更好的編排肢體動作、如何更好的將舞蹈動作融入歌曲之中、如何更好的呈現這首曲子所想表達的東西,負責創作與編導的工作者都要進行審慎的考量。
1.群眾文化舞蹈的創作與編導所存在的問題
1.1創作者會與群眾的意見產生沖突
廣大人民群眾對于舞蹈的鑒賞力、認識度都呈現各自的差異,對于創作與編導的舞蹈動作都會有各自的意見,長此以往這樣的意見會形成一種沖突,更大的加重藝術工作者與普通民眾之間的交流障礙。這種良莠不齊的編排意見容易與創作編排者的意見產生分歧,不僅打擊著群眾的參與熱情,也給創作與編導的工作人員帶來極大的挑戰。民眾對群眾舞蹈越來越持拒絕的態度,對于編導方面的工作也不重視,難以提高群眾舞蹈的質量與水平,自然也創作不出來深入人心的群眾文化舞蹈。
1.2群眾舞蹈缺少基本功
群眾舞蹈主要是以滿足人的身心健康為主,是一種有效的鍛煉身體的群眾活動。但事實上,因為群眾舞蹈缺少基本功和對舞蹈的基礎認知,很多舞蹈者會自己選擇改編一些復雜的動作,不僅改編的表現力不足,也讓舞蹈動作變得沒有靈魂,難以提升舞蹈作品的質量,也讓創作與編導的工作者陷入巨大的工作瓶頸中。群眾舞蹈缺乏基本功,也沒有基本的表現力,不僅審美情趣得不到涵養,也無法切實的融入歌曲中產生群眾性的精神共鳴。
1.3群眾缺乏對編導工作的重視
民眾對創作編導工作的支持與理解是促進工作質量提升的一個重要推動力,民眾看不到幕后負責創作與編導的工作,往往會陷入對這類工作并不重視的心理,也難以提高負責創作與編導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與熱情度。群眾舞蹈是負責創作與負責舞蹈的兩者之間的活動,事實上很多地方對于這二者的關系是割裂的,往往會形成一個陽春白雪、一個下里巴人的局面,拉大了差距,也讓群眾舞蹈中重要的群眾性被淹沒,打消了群眾的積極性。
2.關于群眾文化舞蹈的創作與編導的相關措施
2.1廣泛的聽取民眾的意見
創作與編導的舞蹈工作最終落實的主體還是人民群眾,因此,工作者必須要廣泛的聽取民眾的意見,收集民意、集中民意,創作出民眾喜聞樂見的舞蹈文化,陶冶民眾的身心、感染群眾的心靈、鍛煉群眾的身體。工作者平時要多進行實踐考察,與舞蹈的人民群眾打交道,多聽聽他們對舞蹈的看法與改進的意見,將這些意見搜集起來一一進行討論與篩選。工作者要始終以人民為中心,以弘揚主旋律為基本基調,創作出符合群眾愛好的文化舞蹈,在民眾意見的基礎創作出民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也要進行周期性的實地考察,來檢驗其成果,總結和反思舞蹈動作中產生的種種問題,積累創作經驗,廣泛的聽取民眾的意見。
2.2創作出符合群眾能力的舞蹈
群眾適合的舞蹈動作應該是簡單而直白的,能與舞蹈的歌曲進行一個意象上的融合、一個層次的理解,創作出符合群眾基礎的舞蹈能力、對舞蹈的基本理解的舞蹈動作。負責創作與編導的工作人員不能為了追求藝術上的精致與完美創作出復雜、專業度較高的舞蹈動作,而是要切實的根據群眾的實際來進行創作與編導,謹遵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創作觀念,設計出難易適中、美觀且好跳的舞蹈動作,讓群眾有興趣、有激情去參與群眾文化舞蹈的行列中,成為一項全民性、群眾性的娛樂消遣活動,娛樂身心的同時也鍛煉著身體、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也為群眾的文化活動多添了幾分亮色。
2.3科學、合理的選擇好舞蹈音樂
科學、合理的選擇舞蹈音樂,是負責創作與編導的工作人員需要審慎考量的工作之一。舞蹈音樂是整個舞蹈的靈魂,也是感染群眾、引起群眾精神共鳴的一個重要源泉。優秀的、悅耳的、讓群眾喜歡的音樂不僅能更迅速的走進群眾的心里,也能調動群眾的舞蹈情緒,擴大音樂感染力,讓群眾能夠更加充分的釋放心中對于音樂的情感,提高舞蹈的質量。工作人員要挑選符合時代、具有通俗性的音樂,提高群眾的審美情趣與音樂鑒賞力。同時,也可以根據民眾投票來挑選出人氣最高的歌曲,讓群眾來自己選擇所想跳的歌曲。同樣,工作人員也可以將編導好的舞蹈工作進行一個首場的演示,由群眾來投票是否滿意。歌曲的形式也不應該局限于傳統音樂,也可以擴大到流行、國際、輕音樂、搖滾樂等等。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金曲,創作與編導的工作人員要切實的把握好時代性與主旋律,創作出有益群眾身心健康的文化舞蹈,也要切實的結合音樂與舞蹈所存在的內在聯系,創造出淺顯易懂、又能充分調動群眾熱情的舞蹈動作,而這都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切實的實地考察,根據實際來進行創作。
結束語
群眾文化舞蹈作為一種復合型的藝術,有舞蹈化和自娛性的特點,不僅在傳承群眾文化中有重要的作用,也能達到讓群眾強身健體的作用,在群眾文化中發揮著標桿性的作用。創作與編導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廣泛的聽取民眾的意見,根據民眾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編導。要創造出民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并不容易,這個過程繁雜、冗長,卻擁有著巨大的價值。在推動我國大眾文化的發展上,創作者必須要以主旋律為基調,充分的提高群眾的熱情。
參考文獻:
[1]廖倫彬. 群眾文化舞蹈的創作與編導研究[J]. 大眾文藝,2020(17):13-14.
[2]張月娥. 群眾文化舞蹈創作與編導思路分析[J]. 大眾文藝,2017(13):5.
[3]高佳儀. 淺議群眾文化舞蹈的創作與編導[J]. 參花(上),2021(0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