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娟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而化學又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由以往的演示實驗教學演變成探究性的實驗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探究、對實驗結果進行反思來升華探究的實驗探究過程,闡述如何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一些體會和思考。
【關鍵詞】:新課程 ?實驗探究 ?小組合作
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是指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實驗探究進行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實踐活動。其目的在于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獲得有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育學家杜威“學生中心,從做中學”的實用主義理論認為:個體要獲得真知,就必須在活動中去體驗、嘗試、改造,必去“做”。知識與能力的獲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師的強制性灌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主動探索、主動思考、親身體驗得到的。
一、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探究源于問題,教師要善于用生活實例、圖片展示、模型展示、網絡資源、多媒體技術、趣味實驗等手段把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從而激發學生發現問題的欲望和探究問題的熱情。此外,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生活經驗及智力水平,設計由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探究。同時提出的問題也不能太廣,讓學生無從下手,必要時需要一定的引導。
例如:要探究從海帶中提取碘元素的方法,怎么提出課題呢?從生活入手,以圖片展示食鹽包裝盒上的說明,我們可以看到食鹽中含有碘元素,是為了預防甲狀腺疾病的,那么這個碘是從哪里來的呢?這樣富有生活實際的問題能引發學生的討論,海洋中的很多植物中含碘比較豐富,進而提出課題,從紫菜海帶中提取碘。能從生活實例出發的探究非常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提高他們探究的熱情。
二、小組合作,實驗探究。
合作學習的教育觀其中有這樣一種表現形式:生生合作觀。由于不同的學生在知識結構、智慧水平、思維發展等方面存在重大差異,所以要求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討論交流,以期收到學生間相互彌補的效果。教學中,很多時候學生一個人很難考慮周全并設計完整,我們采用小組進行合作,把學生推到主體的地位,共同探究。合作學習能擴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或批判,從而建構起新的和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表達和傾聽,也增強了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例如:學生提出從海帶中提取碘之后,那么如何提取呢?學生以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我們就需要進行引導。引導的方式很多:可以從相似的方案給予一定的提示。如介紹茶葉中提取鐵的方法讓學生引發思考是不是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呢?然后小組討論提出自己的設計思路。也可以通過一些問題步步推進,引發學生思考。可以設計這樣一些問題:①有機中學過的如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元素組成的方法有哪些,學生就會想到用燃燒法。②海帶中的碘元素是以何種形式存在?學生知道是碘離子。 ③接著問碘離子形成何種形式我們就較容易提取出來?學生回憶碘水中提取碘的過程,就會想到將碘離子進行氧化。④那么選擇怎樣的氧化劑呢?試劑的用量如何呢?經過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學生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路,然后讓小組進行集體討論,設計出比較可行的一種或幾種方案,然后再去實驗探究,根據實驗情況思考實驗設計,進而優化實驗,進一步進行探究。
三、結果反思,升華探究
開展探究性教學,課堂是探究性學習的主陣地。探究性學習貫穿于全書的各個章節和設置的各個欄目之中,真正要進行探究,一節課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時候探究的結果會有很多“意外”出現,教師利用好這些“意外”,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學生通過實驗現象的分析討論,若探究成功,得出正確結論,學生肯定會有成功的喜悅,提高他們進行探究的熱情。探究不成功,更會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這時教師不要否定學生的探究,而應該鼓勵學生去探究失敗的原因,鼓勵學生去查找資料繼續探索,將探究從課堂延續到課外,利用廣泛存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互聯網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資源進行探究,將實驗探究學習置于廣闊的背景之中,不斷豐富自己知識。這樣下一次的探究學生可能會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工作,考慮更多的可能,也會有更多的假設,進而有更多的探究。探究來源于生活而服務與生活,課堂探究不可少,但完全可以從課內延伸到課前課后在,單純地依靠課堂時間來進行綜合探究課的教學也是不夠完善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有限資源,采用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法。
實施探究性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在提出問題、實驗、分析現象、反思等探究活動中,既能理解、掌握和應用知識,又發展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特別是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加強,并優化和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同時學習過程更富個性化,有利于情感的體驗、科學態度的養成和正確價值觀的確立。同時實驗探究教學使教師觀念發生了變化 ,對教育過程本身也有了全新的感受,教師已經成為自己教學行為的研究者和探究者。
參考文獻:
[1]馬志成 《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研究(摘要)》 ?化學教育
[2]蔡亞萍 《中學化學實驗設計與教學論》 浙江教育出版社
[3]李雪梅 《談化學探究式學習活動在教學中的應用》 化學教育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5]《實驗化學》 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