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小玲
摘要: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本文以《市場營銷學》課程為例,探討為何要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如何設計翻轉課堂教學環節和在實施中要注意的問題,以期提高《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市場營銷學 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一、《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現狀
《市場營銷學》是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而且市場營銷學中涉及到的消費者需求及消費心理、戰略、策略都會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而不斷創新,使得市場營銷具有較強的動態性。
目前,我校《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仍以教師課堂教授為主,教學內容側重于理論化,缺少實踐性,使得學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論和方法,但對于具體問題如何分析解決,還欠缺很大的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我校也做出了相應的努力,逐步在《市場營銷學》課程中引入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 1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前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來講授大量知識,課堂變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分組探討、學生分享、答疑解惑、知識補充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市場營銷學》翻轉課堂教學環節設計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要把握好方向,合理、科學地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不斷促進學生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的提升。總的來說,《市場營銷學》翻轉課堂教學環節設計可歸納如下:
1.布置任務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是先教后學;而翻轉課堂模式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則是先學后教,這就需要教師提前布置教學任務。教師要提前布置任務,需要做好兩點:一是提前準備教學任務。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環節,并完成PPT的制作、教案的準備以及問題的設置等工作。二是確定任務的完成形式,并布置任務。教學任務的完成形式,需根據其難易程度、工作量大小、問題的特點進行設置,可以采取分組討論或個人自學的形式。為保證分組討論形式的正常開展,學期一開始就進行了分組,每組學生人數為3-4人,共12個小組左右。且保持組內成員基本固定,有利于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另外,每組還需選定1位組長,全權負責本組同學任務的分配、組織、協調和溝通工作。任務的布置主要通過教學班QQ群來發布,且須在上課前3天進行布置,以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自學、討論和準備。
2.學生自主學習
實施翻轉課堂后,課前的學習階段主要依靠學生來完成。在此階段,教師要求學生通過教材、PPT或網絡自行安排時間學習相關知識,并回答教師事先設置的問題。如在第一章市場營銷的含義中,教師設置的三個問題分別是:“什么是市場營銷?”“市場營銷專業學什么?”和“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干什么?”,這些都是發散性的問題,需要學生以分組的形式完成,這就需要學生個人先學習市場營銷的概念,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思考職業生涯規劃,并確定未來學習的規劃。然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充分的討論和學習,取長補短、互相促進提高。最后形成自身對市場營銷的認識,并逐步明確未來的成長目標,做好職業規劃。這些問題發散性較強,但與學生息息相關,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度較高。
但在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當中,就要求學生個人獨立完成。如第七章包裝策略中,具體的包裝策略如類似包裝策略、等級包裝策略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見過,所以由學生個人獨立完成。任務比較簡單,學生容易完成,參與度也比較高。
3.課堂分享
鑒于課前學生完成了自主學習,對基本內容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引導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將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 2 ]。在此階段,更多的是學生對小組的討論結果或個人學習成果的分享。在分享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給予充分的肯定,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補充和總結。如第七章品牌策略中的個別品牌策略和多品牌策略,兩個概念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學生在分享過程中,就會將個別品牌策略分享為多品牌策略。此時,教師就可以對兩個概念進行對比分析,消除學生疑惑,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同時,要引導其他同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出問題和建議。在教與學的互動中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溝通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4.課后總結與反思
每次課程結束后,要及時進行總結與反思。課后總結與反思,不僅教師需要,學生也需要。對教師來講,主要從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總結與反思。如每堂課都需要學生進行分享,又必須保證公平性和合理性,如果都是學生自愿參與,就可能導致每次參與的學生都是同一批,無法達到全員參與。所以,嘗試使用學生上課的座位進行安排,首次是橫排,發現學生新鮮感很強,積極參與,效果較好。所以,后面陸續嘗試了豎排、橫豎相加等等方法,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對學生來講,主要從學習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向、知識點等方面進行總結與反思。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課后學習環節,拓展學習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滿足不同水平、不同個性的學生能力發展的需要。如通過班級QQ群將PPT、優秀營銷案例、營銷講座等發給學生,拓展學生的學習內容。
三、翻轉課堂在實施中要注意的問題
1.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我校《市場營銷學》理論課程是3學分,48學時,一般在大學二年級開設。《市場營銷學》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對學生初次認識市場營銷影響較大。對于學生來說,理論知識還比較好掌握,但如何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掌握更多的知識,培養更多的能力是重點。因此,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是推進教學順利實施的基礎,也是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保障。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需要將每堂課的進度規劃好,教學目標要清晰。這節課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標,哪些知識是交給學生自學的,教學如何組織,都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和時間,并做出合理的安排。
2.使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多種教學方法的配合使用。如果每堂課都采用固定的模式進行,學生也會產生疲勞,所以,教師需要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如在第四章購買決策階段,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分析購買的意外情況,角色可以是父親和女兒,也可以是同學之間等等,從中去發現和總結影響購買決策的因素。購買決策是日常生活會碰到的,學生的角色扮演真實、生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掌握了知識點。又如在每章都有導入案例,00后的消費洞察、喜茶的品牌策略等等。這些案例都是學生日常可以接觸到,又與信息產業、章節內容契合度高,通過案例分析可以讓學生對內容框架有大概的了解,從而引入本章的學習。
3.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
翻轉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學生需要積極參與翻轉課堂的每個階段,這就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需要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組織溝通能力,才能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校學生從總體來講,自學能力不是很強,甚至有部分學生會出現上課聽講、下課幾乎不看書的情況,使得課前學習形同虛設,導致課堂學習出現脫節,影響教學進度。除此之外,也有可能出現學生上課不愿意分享的情況,這些都會影響教學效果。
因此,開學伊始,教師不僅要自己轉變觀念,而且也應該將觀念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當中,養成自學的習慣,提升教學效果,也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4.搭建線上教學資源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加快了課堂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步伐,為利用視頻等手段實現翻轉課堂創造了條件,而手機App學習軟件的大量出現和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增加,保證了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和豐富的學習內 容[ 3 ]。有了App平臺,教師就可以提前上傳學習資料,也可以設置相關問題,讓學生及時自學并進行討論,同時也可以將不懂的知識點標記和反饋在學習資料中。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App提前知道學生存在疑惑的知識點,并提前做好準備,使得課堂教學時具有針對性。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App平臺進行課堂考勤、課堂測驗、作業布置和課后答疑等環節。基于App平臺的學情統計功能,教師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學生的課前學習、課堂表現、課后測驗等情況,據此對課程進行教學總結與反思,并不斷優化教學方案和合理設置教學環節,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總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加強市場營銷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也使知識面變得更加的廣闊,而且能培養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自學能力、溝通能力。教師也能夠提升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能力,不斷提高專業素養。
當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沒有完整的線上教學資源、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不是很強、教學任務的設置不是很合理、教學方法不夠多樣化等等,這就需要教師對翻轉課堂進行不斷的實踐和探索。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完善線上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合理設置教學任務、不斷豐富教學方法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及時對翻轉課堂進行總結與反思,定期參加翻轉課堂培訓。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責任編輯:姜秀靚)
參考文獻:
[1].https://baike.so.com/doc/7052431-7275338.html.
[2].畢緣媛,羅發海.《市場營銷》課程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18):186-187.
[3].單韜.翻轉課堂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的運用嘗試[J]..職業,2020(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