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的主要載體是視頻,視頻中記錄了教師在課堂內對于生物教學的知識點講解以及教學環節開展的精彩講述的過程。它不僅包含了課堂教學的核心知識,還包括了相關教學團隊的主要教學設計,教學反思以及習題測試等諸多資源。由于高中學科的學習難點在于知識點的繁雜,教師的教學難度相對較大,備課時需要花費極大精力來進行教學準備。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對高中教學課堂的創新與改良有著深遠意義,文章將通過研究分析,并得出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中生物;微課;教學研究
一、 引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示出來,以微課為代表的新型教學模式如雨后春雨般涌現。現代信息技術新型教學模式下的衍生產物——微課,在疫情暴發,學生無法進入課堂進行正常學習的情況下,微課受到了各地區各級學校的廣泛關注與應用。高中生物的教學研究也將運用微課來輔助傳統的生物課堂,從而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學效率。
二、 微課的特點
(一)時長較短
微課的教學視頻主要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進行的教學設計,并且微課的任務是課堂輔助,并不作為課堂的核心讓學生全程學習,所以它的時長一般不會超過十分鐘,但是量小而精,這節簡短的微課會包含教師本堂課所講的所有核心內容,這也是微課相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來說“微”的含義。
(二)內容較少
內容少并不代表教師會減少課堂本應該有的教學目標,微課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匯集了無數教師團隊的智慧,教師團隊將生物學科每節課的重點、難點,疑點的教學,精煉地總結為十分鐘左右的講解,相比于傳統教學課堂40或45分鐘才能講完的內容,微課在十分鐘內進行了精簡的傳達。
(三)容量較小,傳遞方便
微課的視頻由于時間較短所以它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無論是在線觀看還是下載保存,存到移動終端都十分方便,這對于學生的課上學習和課下復習來說都十分便利。
三、 運用微課的意義
(一)打開新型教學模式
高中生物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十分的繁多冗雜,這就造成了學生無法將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整理,教師也無法直觀地將眾多繁雜的知識點進行全部的板書,微課可以十分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等眾多聊天平臺,提前將預習的微課發送給學生,這種方式不僅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還提高了學生的課前預習效率。在教師上課時,學生可以帶著問題聽課,并且及時有效的解決真正有用的問題。課下教師也可以發送不同程度的練習題讓學生自行練習。
(二)充分理解課本
傳統的生物教學都是教師板書和課本講解,對于初次學習生物新知識點的學生來說,會造成許多生物知識點不理解、記不住等多種問題。生物實驗課中部分實驗不適合大多數學生一起操作,并且學校也無法提供全程的實驗生物課堂,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視頻來展示相應的實驗進行一定程度的知識補充,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或真實感觸來輔助學生理解相應知識。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自行錄制微課或者在網上搜索相應知識點的微課,從而有效彌補學生無法進行實驗的遺憾。教師通過營造相應的實驗場景,讓學生充分理解相應知識點,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增加師生互動
視頻并不是微課的全部,微課是現代信息技術的衍生物,所以微課除了具備視頻錄制和播放的條件還有信息儲備和傳輸交流的能力。通過微課的交流,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加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互動,并且在課下也可以主動拉近師生距離,從而起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四)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高中生物的課程要求是在通過生物學習產生一定的學習成就感,并且隨著近幾年高考制度的改革,生物不再只是要求學生單純的背熟知識點。而開始強調學生學習生物的效果,并且運用所學的理念知識,解決切實的生物問題。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只是做生物實驗就可以完全提起的,高中學生的生物考試成績是否理想也會影響他們對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教師應該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并熟練掌握概念的核心,從而達到通過所學概念解決生物問題的程度。例如,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核心概念是有無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教師在制作生物模型的視頻中應該反復提到這句話,增強學生對這句話在海馬體經過的次數,從而加深學生對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認識,再通過感觸真實的模型視頻,提高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以及對生物的學習興趣。
(五)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教師需要了解每個學生不同的吸收和理解能力,并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在傳統教育中,學生只能問老師,但有時學生來不及問老師了。微課的出現,這個問題可以很容易地解決。微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創建適合學生學習的微型課程,并將其發布在互聯網上,以便更多的學生可以使用互聯網下載一些課程。并且微型課程,可以充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最終學生將通過微型課程學習更多的生物學知識。同時,當教師在高中生物學中教授光合作用或解釋諸如基因表達和突變等生物學知識時,該過程通常非常煩瑣。教師團隊通過巧妙運用微課,使這些知識重新煥發活力,并鼓勵學生進行有效學習,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完全理解。
四、 運用微課開展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課前微課
教師在課前的課程預習階段,應該首先確定課程目標,然后再決定是否要自行設計課件,或者引用其他知名教師課件并進行修改。在初步的課程目標確立之后,后續所有微課的課程設計核心都應該按照該目標進行開展。教師應該根據自己學生的接受水平進行相關課程設計,從本班學生的原有生物學習認知水平,班級整體學習速度以及班級學習風格等多種方面進行分析,繼而為后面的微課風格以及結構打好基礎。微課的設計與制作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就是事先了解和分析微課的學生群體。后續的微課模塊設計包括學習的路徑、網絡鏈接的粘貼以及學習內容的跳轉往往是按照教師想法自行決定。在現實生活中的微課設計與制作過程中,不同的學科應該有不同的內容差異,不只是在教學方式和資源獲取的渠道上,不同教師制作的微課也有不同的特色。
(二)建立知識體系
微課幫助學生通過基礎的視頻來理解各種生物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在腦海中自行建立獨有的生物知識系統,微課也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知識的繁冗性。教師還可以根據知識點的分類來開發不同的微課課程資源,然后建立微課課程材料群,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從而可以進行獨立的預習。
比如在“細胞的基本結構”這節課中,教師可以運用流行元素,將不同生物的細胞膜、細胞核、細胞壁、各種細胞器等編成朗朗上口的口令,讓學習這些知識點容易混亂的學生進行高效有趣的記憶,教師同樣也可以將各個生物的細胞結構制作成微課視頻,放到建立的微課課程資料群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進行學習。教師通過微課為學生構建生物知識的系統體系的舉動,不僅節省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也節省了學生多次重復翻課本混淆知識的時間,還將學生的生物知識進行相關聯系,從而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三)課中提升
通過微課進行課前預習,每個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都會針對自己的學習速度以及學習情況,利用課前的時間進行高效預習,這樣一來,極大地縮短了課上基礎知識的預習時間,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重點難點的講解以及課外知識的擴充,微課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現,讓學習不僅僅只存在于課堂上,這種新型方式讓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思考延伸到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的大部分課余時間里,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效率和學生學習的效率。
(四)課后鞏固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由此觀之,溫故知新對于學生學習有多大的重要性。微課作為將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融為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學生除了可以課前預習,提升課堂效率,還可以課后鞏固沒有理解透徹的知識點,從而繼續進行深入思考和了解學習。教師也可以通過電子白板將課程的重點內容進行挖空展示,讓學生通過短時間的快速記憶進行回答問題,增加教師與學生互動頻率的同時,也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挑戰欲。希望教師通過合理運用微課,提升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繼而在高中學習生涯中有一個好的生物成績。
五、 微課教學對于教師要求
新型的教學方式,不僅要求教師能夠快速適應教學還要快速學習新型操作軟件,這也深刻地告訴教師,要堅持學習。作為21世紀的新型教師,應該具備快速學習和適應的能力,保證無論是微課,還是其他更加新型的教學方式出現,教師都可以快速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這些年以來,我國的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對于教師來說即是便利也是挑戰,在新型教育的大趨勢下,教師應該合作討論當前教育形勢下的師資理念。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教學探索與教學實踐,不僅為學生提供知識,而且還要做學生的思想和道德塑造者。在新的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重視扭轉傳統教育中錯誤的教學觀念,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理念,成為“學習大師”,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不是成為學習的機器。
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學習效率以及課后的復習來說,微課都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并且掌握和更合理運用去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一定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具有高中生物教學中輔助課程的優勢。無論是改善學生對實驗課程的理解,還是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微課都當之無愧地成為教師和學生的好幫手。作為新時代的生物教師,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新興教學模式的改革都會轉變觀念,吸收優點,積極投身于微課的設計與制作,將生物學科與微課進行有效整合,改變單一枯燥且低效的傳統課堂模式,通過微課來提升自己,改變傳統教育模式,服務當代高中學生。
參考文獻:
[1]胡菊玲.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20(12):172-173.
[2]胡久強.如何開展高中生物“遺傳與進化”課堂教學[C].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現代化教學管理座談會論文匯編(二).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9:102-104.
[3]陳菊芳.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初探[J].學周刊,2019(24):19.
[4]汪富霞.淺析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創新開展[J].學周刊,2019(20):111.
作者簡介:
王婷,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