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
摘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教學活動中最直接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在對知識的自主探索中實現能動性的學習。因此,在應用翻轉課堂開展初中歷史教學時,教師應全面掌握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學習特點、課程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盡可能提高翻轉課堂與學生、教學的貼合度,幫助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學習掌握歷史知識,經受歷史文化的熏陶感染。基于此,本文對翻轉課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通過課前、課堂、課后的分別闡述助力高效歷史教學的構建,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注入無盡的活力。
關鍵詞:初中歷史;翻轉課堂;教學應用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不僅可以打造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受到各角度、多方面、全方位的教學引導,進而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的教學效率。考慮到翻轉課堂的應用特點,教師應深切結合學生實情和教學實情科學合理的建設課程教學,對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進行徹頭徹尾的革新,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豐富性、生動性、趣味性,加強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從而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對教師、學生、教學發揮著顯著的積極意義。
一、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初中歷史課前教學中
為了將翻轉課堂貫徹到初中歷史教學中,正當發揮翻轉課堂的育人作用,教師應將翻轉課堂應用于課前教學中,以此為載體創設科學、有效、開放的教與學交流平臺,為學生提供充足的交流、互動空間,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更加顯著。因此,在具體應用時,教師可以通過這一交流平臺下發課前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平臺上接受任務、自主學習,并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展開思考分析與交流討論、教師指導,同時,教師也可以搜集學生在線上學習中遇到的典型性、有意義的問題,進一步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在課前交流平臺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分享、提供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料與資源,引導學生利用充裕的課余時間拓展視野、發散思維,為課堂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更加扎實。為了保證學生課前學習的成效,教師需要為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指導學生按照既定的步驟逐個完成學習任務,并能夠應對每個環節所設置的考查題目,這既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檢驗,也是向教師進行的學習反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保障學生的課前學習成果。
二、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
經過課前自主學習后,學生已經與教師、同學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系,此時可以保證學生有充沛的熱情面對課堂學習,因此,為了進一步發揮課堂教學的效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時,應著重關注學生已經形成的學習意識與習慣,有針對性的鍛煉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適應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積極有趣的教學引導,既要鞏固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內容,又有拔高學生的知識認知水平,積極發揮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
例如,在學習“百家爭鳴”這一課時,學生在之前的自主學習中已經大概掌握了相關的歷史背景、產生原因、發展過程、社會影響,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對學生已經了解的內容進行細化的講解,引導學生對教材中復雜、繁多的知識點進行逐個探討,使學生在交流與討論中對大量的歷史細節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接著,教師就可以抓住這一教學契機,聯系學生反映的興趣焦點展開有目的性的教學,利用視頻動畫、影視資料等媒介向學生詳細展示百家爭鳴時期中國先賢大家具有的哲學思想和治世理念,比如老子的《道德經》、孔子弟子的《論語》等,諸如此類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記憶,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歷史學習的樂趣與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翻轉課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主體的情況,發揮更大的主導作用,為學生提供適當的課堂互動機會,鼓勵學生提問、回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教學活動可以作用到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知識運用能力,讓學生可以達到自由的成長與發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實現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初中歷史課后教學中
沒有課后練習鞏固的教學活動是不完整的,在進行完課堂教學后,教師還應翻轉課堂延續到課后教學中,以此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積累與整合,進一步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在翻轉課堂理念的指導下,涌現了大量課后教學的創新途徑,為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知識、能力達到各方面、多層次的培養,教師應依據課程教學進度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課后學習計劃,指導學生根據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開展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課后作業的引導下對碎片化的知識內容進行整合和歸納,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讓學生實現遷移內化,促進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發展。例如,在學習完秦朝之前的知識內容后,制度變革、春秋歷史、戰國歷史、青銅器、甲骨文等零散知識在學生的大腦中分區而治,不方便記憶,運用起來也很麻煩,對此,教師可以借助翻轉課堂,在課后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幫助學生逐步將零散知識點整合、梳理,形成系統化的歷史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歷史知識掌握和運用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是翻轉課堂應用的主體與核心,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教師應認真研讀教材、全面把握學生,依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運用程度、構建程度,利用創新性的思想與理念為學生構建適宜的教學情境與活動情境,從而讓學生自覺進入歷史知識探究活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久而久之,學生一定會獲得正向性的發展,初中歷史教學也會達到顯著的靈活與創新。
參考文獻:
[1]梅玲.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淺談[J].學苑教育,2021(26):13-14.
[2]李愛珍.翻轉課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歷史核心素養的應用[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1(10):46-47.
[3]陳子斌.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初中歷史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亞太教育,2016(32):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