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文關懷理念主要是將人的整體發展以及成長作為重點,在高校當中引入人文關懷理念,能夠更好地開展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現如今,我國高校當中的大學生群體和以往的大學生面貌是有著一定差異性的,如果想要讓當下學生們的發展更加全面化,勢必需要重新的研究關于大學生的創新管理工作。所以,本篇文章筆者主要針對于高校當中把人文關懷和學生管理工作在進行結合的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問題主要分析,并且重點圍繞人文關懷怎樣更好的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有效結合展開了適當的討論。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人文關懷;路徑探索;
引言
人文關懷理念的主要核心就是肯定人存在的價值。非常多的大學當中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逐漸涉及到了人文關懷的理念,并且使用這項理念的對象更是關于學生方面,實行教育的主體是學生,這就需要學校當中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相關的管理人員第一時間要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所以,高校當中的老師在進行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時,一定要重視人文關懷怎樣能夠有效融入到學生管理當中。
一、高校當中學生的管理關于滲透人文關懷的必要性
(一)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觀意識
當前,人們物質以及心理方面的需求都是比較大的,同時也更加注重自由、平等,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是有著相對出入,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成共識。所以,能夠使得自身主觀意識開放最主要的基礎點就是人文關懷,學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需要教育工作者為其帶來更多的鼓勵以及一些關愛,這樣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都是能夠起到幫助作用的[1]。
(二)是學生的日常管理需求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一些學生是比較排斥學校的招生分數線門檻較低,因此,學校就需要針對不同學生心理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平衡感,對于這些學生更多的耐心以及關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實行個性化的管理方式,主要是針對學生創造能力以及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推動人文關懷理念的實現。
(三)是高校教育事業當中高水準發展的必要趨勢
就當下時代發展的趨勢來看,我國正在不斷的集中社會各界力量對于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展開建設工作,并且此期間還是非常主要的過渡時期。學生的價值觀念會隨著外界的環境因素而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高校當中的環境對于學生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學校當中的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做到關懷學生,避免學生受到消極信息的一系列影響。培養學生正確的判斷事物的能力,才能夠更好地面對自身人生當中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在外界環境下依然能夠有著正確的道德品質以及價值標準[2]。
二、人文關懷以及學生管理在高校當中所面臨的挑戰
(一)太過于重視教學質量,忽略了人文教育
教學和學生的工作大多數都是被“服務教學”的觀念變化成為兩個相互獨立化的思想,具體來說,能夠涉及到高校教育當中,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文精神之間的分離,從而致使高校當中的人文和科學素質之間的教育產生一定競爭。科技素質方面的提升工作主要是把教學變成主要的科學依據,人文素質的提升就是把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培養工作作為主要的重點。在老師對于學生工作以及自身教學層面分離的過程當中,就會造成學生的工作地位逐漸落后在教學層面,這就缺少了學校以及學生方面的認可,最終導致教學目標只為了教學紀律嚴格,而忽略了人文素質的培養工作[3]。
(二)高校重視自身實現的需求,忽視學生發展
當前我國許多的高校,在進行對于學生的工作過程當中,憑借的理念大多數都還是以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作為主要依據,強制的對于學生管束,缺少了現代教育理念的結合工作。在對于學生管理工作階段,并沒有真正實行人文關懷的理念。因為學校不能夠把教育教學和學生之間的管理工作關系做到有效協調,并且還不能認清學生的管理工作本質,因此就會使得社會當中許多的高校都有著管理過渡的狀況存在。這種硬性化的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結合,能夠很容易的引發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矛盾加深[4]。
三、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怎樣融入人文關懷
(一)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
學校當中良好的人文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發展,從而使得校園管理工作的效果可以更好地發揮,管理人員需要多和學生展開溝通工作,真正意義上了解學生真實化的情緒以及思想內容。在學校生活當中,老師的一舉一動都能夠影響到學生的行為,所以,需要將重點引導工作放在學生管理工作當中,徹底的改變以往重管理、輕引導的方式方法,才能夠更好地使得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當中有信心。在學生的管理工作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比如,當學校展開學風建設工作時,老師可以通過自身的人文素質感化學生,從而在學生心中樹立起高大的榜樣形象。
(二)創新人文管理的模式
學校當中對于學生的管理方式一定要和人文關懷的理念進行有效結合,同時也要不斷進行改革創新的工作,在管理工作當中也要包含著一定的人文關懷理念形成。在高校當中,管理者的素質能夠直接決定管理工作的開展。學生的管理工作進行的主要基礎就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且這一點在學生管理的細節和過程當中也是有所表現。除此之外,在對于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改革工作的同時,也要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變成有效的,老師不僅僅要摸清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當中遇到的困難,還需要主動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5]。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對于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當中,代入人文關懷的思想理念,能夠更好的對于整體學生的管理水平提高水準,因此,各個類型的高校都必須要重視到這個環節,并且化被動為主動,給高校當中的學生樹立觀念,與此同時,也要結合自身的現實情況,構建一套更加合理并且完善的管理體制,學生全面發展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丁浩峰,梁書慧,楊曉君,陳錦龍.海南自貿港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途徑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1,06:84-86.
[2]劉國欣,張利雯.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研究——評《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234.
[3]王達文.應用型高校學生管理問題及對策探討[A].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三)[C].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
[4]余航,蘇健康,鐘馨怡,劉仙.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策略分析——以鐵道運輸類專業為例[J].中國儲運,2021,10:121-122.
[5]劉合乙,彭丹,皮慧敏,田莉,崔丙存.護理本科實習生人文關懷品質現狀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1,04:123-125.
作者簡介:杜奕霖,1984.8,山東,男,漢族,七級職員,學士學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