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成為各學科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高中物理學科學習內容繁多,而且還有不少的抽象理論,在不少高中生心中都是一大難點。如何使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提升綜合素養,是每一名高中物理教師都必須思考的課題。情境教學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簡單闡述了高中物理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重要性,接下來基于作者的教學經驗,結合實際情況,探討研究了高中物理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有效方法,希望能為高中物理教師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高中物理;情境創設;物理教學
引言
高中物理教學如果被灌輸式教學方法占據,那么教學氛圍將枯燥無趣,難以使學生有效理解物理知識,教學效果平平。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則可以打破這種僵局。情境教學法因其生動形象的特質受到了一線教師的廣泛關注,作為一門理論和實踐綜合的學科,物理天生具有易于創設教學情境的優勢。物理教師應當積極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教學,體會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提升教學效果,推進教學目標的達成。但是如果教師制定教學方法時不能基于現實,貼合學生現狀,那么就無法發揮出令人滿意的效果。這對高中物理教師提出了挑戰。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重要性
1、激發學習熱情
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其學習效果和效率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情境教學法豐富了教學形式,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有趣,可以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引導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2、促使學生思考
如果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知識的灌輸,學生則在臺下被動接受,思維被禁錮,難以將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綜合素養的培育則無從談起。在情境教學中,借助豐富、立體的情境塑造,可以有效促使學生沉浸于其中,發散思維,更加全面的認知理解教學內容。更可以在情境的感染下主動思考探究,實現了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成功轉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得以成功訓練,實現了綜合性學習。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研究
1、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
傳統教學方式導致一部分學生使用背誦知識點的方式進行物理學習,難以進行自發思考,無法應對新高考下對思維能力的考查要求。物理教師應當意識到不足,設置問題情境,在課堂教學開始前借助問題完成教學導入,引發學生思考,提升教學效果。
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提問大多針對單一知識點或習題展開,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在構建問題情境時,教師應當基于學生學習時接觸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實踐、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精心安排具有引導性的問題串,引導學生的思維。如學習人教版《簡諧運動》一節的時候,這一節的重點內容在于對彈簧振子運動的觀察和分析,總結出簡諧運動的性質,對于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展示彈簧振子,并提問:彈簧振子會怎樣運動呢?彈簧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依據生活經驗,紛紛表達彈簧振子會伸縮運動。借助這種氣氛,教師可以開始進行第一次操作,并鼓勵學生盡可能詳細地觀察彈簧振子的運動特征。操作結束后,教師繼續提問:彈簧振子前后位移了多少?受到了怎樣的力?這樣的問題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表達熱情,學生開始互相討論起來。這樣的問題情境始終引領著學生思維,促使其從表至里,加深了對知識的內化和掌握。
2、實驗情境,促使學生探究
作為一門與實踐聯系緊密的學科,高中物理教學中包含著大量的實驗內容。長期以來,高中物理的實驗教學一直處于協助學生理解知識的輔助角色,未能凸顯出其中的實踐內涵。教師可以將實驗作為教學情境,引領教學,促使學生主動探究。
例如學習人教版《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時候,教材中給出了氣墊導軌上的滑塊碰撞和斜槽末端小球碰撞兩種實驗示例。為有效發散學生思維,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前向學生展示氣墊導軌、滑塊、斜槽、木球、鋼球等器材,鼓勵學生自由選擇器材,自主設計實驗,驗證這一結論。這樣的教學情境有效引發了學生的思維,學生開始主動動手驗證。這樣的實驗情境不僅對學生動量守恒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出了要求,也需要其熟練掌握各實驗器材的用途及操作方法、實驗數據的記錄整理方法等。學生實驗操作結束后,教師也可以鼓勵其上臺講述自己選擇實驗器材的原因和實驗結果,再次鍛煉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取得一舉兩得的效果。
3、結合生活,加深學生認知
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一門與實際生活結合緊密的學科。傳統教學中,教師集中于教材理論知識,增大了學生與物理學習之間的距離感,使學生形成了將記憶理論與物理學習等同的刻板印象。這樣的刻板印象使學生認為物理學習無關自身生活,綜合能力的提升成了空談。教師在情境創設時,也應意識到物理和生活的聯系,借助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結合點,創設生活情境,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其對教學知識的認知。
例如,學習人教版《動量》一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喜愛的籃球,引導其思考籃球充滿氣和未充滿氣時傳球的感受,借助學生實際的生活體驗輔助其理解動量這一知識。教學結束后,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汽車的安全氣囊在碰撞時應當怎樣充氣,再次引發學生思考,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
三、總結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氣氛輕松活躍,改變了傳統教學枯燥無趣的印象,點燃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提升了教學效果。高中物理教師作為教學計劃的設計師和學生學習的引路人,為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效用,應當認真研讀教材,以思維為導向,結合高中生的理解能力,找到情境教學的結合點,設定有效的教學方案。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意愿,培育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方武增.“情境教學”之于高一物理課堂的實踐探析及冷思考[J].物理通報,2021(12):39-43.
[2]婁國華. 探析高中物理教學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C]//2021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2021:494-495.DOI:10.26914/c.cnkihy.2021.01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