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庚
摘要: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作為初中階段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學習興趣的激發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帶頭作用,不斷強化學生思想道德意識。然而,當前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對教學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基于此,本文從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視角出發,對情感教學法的基本概念與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幾點有效應用情感教學法的策略,希望對實際教學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情感教學法
引言
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其正值形成價值觀念的重要時期,學生在校接受道德思想教育,對其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道德與法治教學在學生價值觀念的養成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傳統教學方式比較死板,對學生吸引力遠遠不夠,無法適應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需要,所以,教師要不斷探索與嘗試新型的教學方法,情感教學法作為其中一個卓有成效的方法,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促進作用,對情感教學法在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情感教學法的基本內涵與應用價值
所謂情感教學法,指的是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情感進行充分地激發、調動,對學生心理進行正面影響。從整體教學情況來看,部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師習慣于采用灌輸式教學法,不僅學生難以產生學習興趣,也無法充分發揮出主體作用。而通過采取情感教學法,能夠對學生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其樹立起良好的價值觀念,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同時,有助于使師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提高學生思想感悟能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從而培養學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學法應用策略
(一)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激發師生情感共鳴
在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將情感作為教學的切入點,需要教師將學生認知規律作為重要依據,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與過程,從情感方面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當學生步入八年級后,雖然已經接受過素質教育,但是相對來說對理論認知能力比較薄弱,外界因素非常容易對其思維情感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善于從多角度出發,對情感教育進行滲透,致力于師生情感的共鳴。
例如,在教學“積極奉獻社會”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通過提問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互動,如“大家在過去的生活中為社會作出過什么貢獻呢?你們知道應該如何服務社會嗎?”有些學生表示:“我們現在能力有限,可以在寒暑假到養老院做義工,給老人送去溫暖。”還有些學生表示:“我之前將自己的書和舊衣物捐給了貧困地區。”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采取鼓勵性舉動,如豎起大拇指、一個肯定的眼光等,促進師生情感互動。之后教師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用自身情感帶動與感染學生。如果學生發言不積極,教師可以使用一些鼓勵的話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障礙得到有效消除,為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奠定基礎。
(二)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提高學生情感領悟能力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已是一股不可逆轉的趨勢。教師應該積極改進與創新教學方法,借助于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創設與教學內容主題相關的情景,為學生直觀地理解相關知識提供一定的幫助,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探究情景的能力得到提升。此外,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教師還能構建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教學“國家好 大家才會好”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下載豐富的教學資源,包括《有國才有家》宣傳片、敘利亞戰亂的圖片等素材,并整理到教學課件中。在課堂上,借助于多媒體播放《有國才有家》宣傳片,并鼓勵學生說一些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對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有一個初步的感知,并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課題。之后,帶領學生觀看幾張真實的敘利亞戰亂圖片,引發學生思考,談一談自己觀看之后的感受,深刻體會到個人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和諧穩定的國家。通過借助于信息技術,能夠圍繞熱點話題,將教學內容直觀地呈現出來,有助于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情感感悟能力。
(三)充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感悟
在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摒棄空泛性教學,在教學內容中適當融入實際生活的元素,從而使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學習欲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尋生活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善于引導學生主動觀察與探究,尋找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在生活中的存在,在學生獨立思考與交流中,增強對相關知識的掌握。這樣不僅能進一步發散學生思維,還能使學生的學習與探索變得更有意義。
例如,在教學“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的知識時,這部分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可以將教學與生活巧妙地結合起來,組織激烈的辯論賽活動,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以及生活經驗,闡述自己的觀點。比如,針對某校園附近的停車場外總是有汽車停靠,對校園車輛的進出造成極大的干擾,雖然校園門衛已經多次張貼警告條進行提醒,但是這種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取得的成效并不顯著。針對此,將全班學生分為兩組,分別圍繞“車主通過警告條意識到自身的錯誤”、“車主認為與我無關,可以換一條路走”這兩個主題展開辯論。在學生闡述觀點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加強對相關知識的感悟與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意識到規則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通過辯論賽學會對自己行為進行約束,形成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
結語
綜合而言,由于八年級的學生思維發展尚處于不成熟階段,所以教師有必要加強情感教育,采取多元化的情感教育方法,增進師生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在應用情感教學法時,教師可以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利用信息技術、結合生活實際等方面入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印象,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與價值。
參考文獻
[1]賴高明.理與例一體,情與境交融——以初中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培育學生法治意識的策略[J].福建教育,2021(41):53-55.
[2]葛樹偉.初中思政課教師學科素養探究——以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依法行使權利”教學為例[J].遼寧教育,2021(19):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