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燦 金潔
摘要:受歷史文化背景影響,不同國家和地區中的人在交流時會產生多種障礙,所以在進行外語教學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從跨文化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優化。日語是我國當前高等院校中主要教授的外語之一,開展高質量的高校日語教學,必須從跨文化的視域出發,針對當前日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升級,從而有效地提高我國高校日語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跨文化視域;高校;日語教學
引言: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當前時期,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與外界其他國家的交流也在不斷地增長。中日兩國之間的溝通交流也逐漸地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并且在交流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問題的解決就需要依賴于跨文化交流。這也就使得我國國內各高校對于日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地提升,許多高校在開展日語教學活動時,都從跨文化的角度出發構建起日語教學的新模式,并針對現階段高校日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創新和優化,最終實現培養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日語專業人才。
一、中日兩國跨文化交流過程中存在的障礙
1.在詞匯方面的障礙
中國和日本都是屬于漢語文化圈中的國家,在日語中有著非常多的漢字應用,進行日語學習時會學到許多包含漢語的日語詞匯。在這些日語詞匯中雖然含有一定的漢字,但在日語中的漢字與漢語中詞匯的意思存在著較大差別,這會使得學習者在進行日語學習時會產生一定的障礙,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會使得學習者對于某些詞匯的理解出現錯誤。這種情況會對學生日語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阻礙。
2.在語用方面的障礙
完成語言的學習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對語言的使用,并且,語言學所研究的也是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使用。人類行為的表達除了特有的肢體動作以外,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有聲語言進行表達的。而中日兩國由于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的差異,在對于語言使用的方式、習慣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區別。此外,中日兩國的國民在日常交際的過程中,還很容易由于對于歷史文化背景了解不足,使得語言使用不得體從而發生誤會的情況出現。
二、高校跨文化日語教學目標
在高校外語教學中,從跨文化的角度開展日語學科的教學時,首先應當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同時,讓學生系統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流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日語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習者對日本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知識進行初步的掌握,并引導學習者根據中日兩方語言和文化的差異進行正確地翻譯。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推動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優化。在對于日語專業的學生進行培養時,更加需要重視培養學生對中日語言的互譯能力和文化掌握能力,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了解日本文化特點和語言表達模式,讓學生通過跨文化交際的學習后,在特定的場景內可以實現更加合適的語言交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高校日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時期,我國開展的日語教學活動,大都是基于高等院校的相關日語專業的。所以在進行日語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有關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就非常重要。從當前我國高等院校日語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過分重視對語言知識的傳授
許多高校在對于日語專業的學生開展教學時,對教學課程的設置往往都是將日語中的語法和詞匯教學當作日語教學的重點內容。而忽視了在開展日語交際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聽說的能力,并且對于日語文章中上下文之間的銜接和有關情景的教學重視也不足。這就使得學生在進行了有關的學習活動后,并不能很好地結合文章情境、聯系整體含義進行文章閱讀翻譯,也不能應用日語開展交際活動進行日常交流。
2.教師對于學生的跨文化交際重視不足
在傳統的高校日語教學活動中,由于缺乏對于語言交流的專門化訓練,使得許多學生在完成有關知識的學習之后,也無法很好地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學生在利用日語和外國人進行交流時,存在著較大的交流障礙。除此以外,許多高校沒有重視兩種語言文化和交流習慣環境的教學,學生沒有充分的了解實際交流應用時的文化差異和交際禮儀。部分學校日語課程的實踐交流和跨文化內容教授的課程時間較短,教師往往沒有充足的時間對學生開展跨文化交際訓練,這就使得學生在通過的傳統的學習之后,無法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跨文化視域下的高校日語教學策略
1.增強教師的跨文化教育意識
作為高校日語專業教師,必須樹立起正確的跨文化交際教育的意識,在教學的過程中,認識到跨文化交際教育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學校的管理層必須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定期向日語教師傳遞跨文化教育的理念,讓日語教師可以有效地提升對于跨文化教育的理解和認識。各高校內應當定期地組織教師開展專門的跨文化教育培訓活動,讓教師的跨文化教育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從而保障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時,可以更好地從跨文化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有關的教育,同時,教師自身也應該積極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跨文化意識,不斷進行深入的跨文化教育。
2.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中日文化差異
日本是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影響十分深厚的國家,所以在日本的文化中,也存在著部分與中華文化相似的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就應當引導學生學會探究中日文化之間存在的異同點。并且,針對中日文化存在的區別引導學生進行重點的學習,幫助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好中日文化的差異,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日語應用水平。除此以外,教師在日常的生活中還應當引導學生主動的對于日本的有關文化進行了解和學習,讓學生能結合語言文化情境進行日語的應用,實現學生高素質高專業的中日翻譯和語言交流。
3.創建實踐交流環境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為學生創立起具有實踐意義的外語交流環境。通過定期舉辦日語演講、日本文化賞析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來幫助學生不斷地將所學的日語知識進行實踐的鍛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并且,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創立日語社團,為學生提供留學交流、海外實習機會,更好地實現學生跨文化交流視野的開闊。
結語:跨文化視域下開展高校的日語教學活動,是當前時期我國高校日語教學的重點內容。作為高校的日語教師,必須正確地認識到跨文化教育對于提高日語教育質量的作用,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好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日語教學活動,培養出更多擁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日語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韓晶子.跨文化視域下的高校日語教學策略探討[J].國際公關,2020,(10):42-43.
[2]洪瑩.應用型本科高校日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20,22(04):131-133.
[3]劉櫻.跨文化交際視域下高校日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策略[J].文化學刊,2020,(05):217-219.
[4]方嫄.高校日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策略[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9,27(12):97-99.
作者簡介:崔燦,女,漢族,安徽靈璧人,碩士研究生,淮北師范大學日語系教師。研究方向:語言學研究,國際文化交流;金潔,女,漢族,安徽蕪湖人,淮北師范大學日語系本科生。
課題信息:2022校級質量工程項目:“課程思政”在第二外語(日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