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杰 馬梅
摘要:隨著我國每年高校畢業生日益增多,這就使得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就業難的問題已經凸顯了出來,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產業結構也在逐漸轉型,導致高校的培養與現有的產業結構沒有接上軌來,使得大學生對于自己職業的定位與選取產生了偏離。從總的產業結構來看,我們可以得出整體的分布順序依次為“三、二、一”。其中對大學生就業做出最大貢獻的是第三產業,它對就業的總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關鍵詞:就業;產業結構;大學生
1引言
中國的發展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產業的結構和體制正處于轉型的重點時期,在市場中出現了一種大學生很多,而企業卻招不到;工作很多,大學生卻找不到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結構性失業。不同地區的不同行業中運行的體制都會不同,這樣對大學生的自身要求也不盡相同。國家針對產業結構問題,正在加大力度進行整改,但是教育領域中由于傳統的經濟體制所引發的內生惰性,使得高校對企業供給對口的專業人才,這個調整的速度十分的緩慢,這樣就會出現惡性的循環,使得產業結構這個問題變得更為嚴重。高校雖然對給國家輸送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對于市場的產業結構并沒有足夠深入的了解,導致課程教育內容與市場接軌失敗,促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因此,國家需要結合市場輔助現有的產業進行相應的轉型升級,進而使得高校與社會兩者之間的通道變得更加寬廣和順暢。
2大學生有關就業問題的研究綜述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問題就是供需失衡。站在供給的角度來看的話,GDP如果增加了一個百分點,那么就業崗位就會多增加約80萬個,我國近年來由于經濟都呈高速發展的趨勢,增長率都在9%左右。但是每年向社會公開招聘的職位卻達不到900萬個。當站在需求的角度來看的話,全國每年高校的畢業生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除了畢業生對于就業的需求之外,還有其他人也有需求。這就使得總體性的勞動力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供需均衡,這個根源問題就形成了大學生就業較為困難的基本框架。
2.1高校實行的擴招政策是否合理
針對擴招政策會使得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加劇,對于這個觀點,學者們持有不同的看法。吳要武、謝筱麗等人所持的觀點都為高校的擴招必然會使學生的數量急劇增加進而使得畢業生的就業難上加難,他們提到許多發展中的國家在教育獲得高速發展的時候,畢業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會越來越大[1-2]。高向東、高壽華指出由于高校對大學生的教育與市場的需求并沒有很好的接上軌來,這就出現了社會的需求與各大高校對人才的輸送兩者間存在的結構性矛盾[3]。
2.2大學生自我的定位與市場的定位不相符
大學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就業困難的現象,根據有關的數據顯示我國的高校學生在畢業之后主要會選擇發達地區進行就業,主要這些地方的工資以及福利待遇更加符合大學生自身的期望[4]。
2.3市場對大學生總需求的飽和度
趙煒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多,但是每個企業對于職工的需求量有一定的限度,目前來看,大學畢業生的總量呈現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各個發達城市對于人才的吸納能力也逐漸趨于飽和的程度,就業環境變得愈加的嚴峻[5]。
2.4產業結構調整所引起的需求變化
陸志榮等在2009年時指出根據需求的結構來看,各個高校針對市場上相應的產業結構調整并沒有做出及時的反應,且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所以高校的畢業大學生顯然和這兩種需求并不能夠現相應的對接[6]。耿獻輝、張蕾等學者發現我國的第三產業仍為主要吸納就業的產業,有高達83.13%的學生選擇了第三產業進行就業,但是第三產業同期在國民經濟中的產出比重只占了23.49%,貢獻率較高的制造業卻僅僅吸收了9.78%的大學生[7]。
3關于產業轉型升級對大學生就業影響的研究綜述
3.1就業結構受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
Kuznets在1955年的時候就把國民收入中勞動力和各產業部門之間的比例所發生的變動進行了組合研究,然后就發現就業和產業兩者之間的結構變化不相同,在發展中國家初步進入工業制造時期時,前者往往比后者變化的慢,但是當工業化比較成熟的時候,就業和產業結構兩者的變化是趨于相同的[8]。吳瑩瑩指出現階段的就業與產業兩者的結構出現了明顯的不協調,尤其在發展過程中表現的更加明顯[9]。
3.2大學生就業受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
張黎明、王欣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第三產業所占的比例正在持續的上升,正因為第三產業數量的上升才會使得更多的就業機會被創造了出來,大學生被給予了更多的機會[10]。
4文獻總結及未來展望
4.1文獻總結
首先,產業轉型升級是否對大學生就業產生負面的影響,可以得出較為統一的觀點是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前者是有利于后者的,但是對于短期的角度來看的話,學者對于其的觀點也不盡相同,有的認為是有積極影響的,有的認為是具有負面影響。其次,在研究產業轉型升級和大學生就業兩者之間的關系時,研究者得出的統一觀點是大學生就業所出現的問題主要是由產業結構所引起的。也就是說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是較為關鍵的步驟。
4.2未來展望
(1)針對產業轉型升級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影響需要在統一的框架中進行研究分析。目前現階段不僅僅是框架的缺乏,對于研究視角也不明確。就目前情況來看,當產業轉型升級之后會讓大學畢業生就業有關的問題逐漸突出,這時候就需要建立相應的研究框架,來對這個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
(2)其次,在研究產業轉型升級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之后,也要反過來研究后者對前者的影響作用。目前的文獻主要集中于產業結構的調整會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產生怎樣的影響,但是反過來的研究卻十分的少。
參考文獻
[1]吳要武,趙泉.高校擴招與大學畢業生就業[J].經濟研究,2010,45(09):93-108.
[2]譚永生.我國高校畢業生失業的趨勢分析及治理對策[J].中國發展觀察,2011(10):22-24.
[3]高向東.產業轉型與大學生就業:理論、實證與出路——評《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大學生就業與高等教育改革》[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02):126+125.
[4]高壽華.浙江省產業結構升級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19,19(04):39-44.
[5]趙煒,蔣珍妮,白肖杰.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需求變化對高校人才培養路徑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9(30):228-229.
[6]陸志榮,鄧云曉.當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的形勢分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2(12):29-34.
[7]張蕾,鄭克玉,江娟.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需求對接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8(32):215-216.
[8]Kuznets S.Modern Economic Growth: Findings and Reflection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 247- 258.
[9]吳瑩瑩.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關聯性研究文獻綜述[J].市場周刊,2019(02):7-8.
[10]張黎明. 我國產業升級對大學就業的影響分析[D].南京大學,2018.
作者簡介:李鑫杰(1995—),男,漢,河南焦作,學生,本科,內蒙古農業大學,呼和浩特市,010010,農牧業經濟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