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斌
【摘要】大量教育研究者指出,在小學數學的培養教育中,教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其結構決定了學生接受知識的順序,同時對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作用。目前針對中國小學數學教育,最核心的目標就是在減負的背景下盡可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無形中將數學教材結構體系建設成為小學數學教育的重點。事實上,教學工作有序開展的前提就是教材,同時教材也是教師制定教學規劃的基礎和依據,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開展之際,教材占據主導地位,教材的合理性與否直接影響教學水平。本文通過分析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特點和結構類型,客觀地分析了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價值,為日后教材的研究者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材結構;教育質量;教材價值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數學學科既是基礎學科又是重要的組成學科之一。數學的教育不僅能夠教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完成階段性任務,還能提升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后續的智力開發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極其廣泛。因此,在小學教育的培養中,將數學作為重點學科,其深層含義是有意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構建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日后培養理科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定義及特點
(一)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定義
在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定義中,核心內容是學習者能夠將知識結構體系進行階梯性學習,從本質上達到由淺入深的學習目標。從根本上考量,小學數學教材內容包含了學習者想要獲取知識點的書面材料,其主要內容嚴格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材對象及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展開,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圖表幫助學習者由點到面的學習。
(二)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特點
研究指出,人教版的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特點比較鮮明,與當代小學生學習環境及知識吸納能力相符。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共計12冊,其內容多為基礎性知識,知識點繁多且分支結構復雜,主要包含加減乘除、時間、距離、運算等方面,內容展現形式多以生活實踐方式引入,讓學習者比較容易接受和吸納。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內容雖然大多數為基礎知識,但是如果結構安排不妥當,會極其容易使學習者產生雜亂無章的既視感,各章節學習內容銜接不恰當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1]。因此,小學數學教材的結構特點不僅要簡單,還要全面。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下冊“數的認識與計算”章節,其知識點不僅包含了難以理解的幾何內容,還涉及到計量相關知識點,通過實際生活數據計算舉例進行學習,既豐富了教材的內容,還體現了教材整體的全面性。
二、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類型
(一)教材結構與知識結構緊密相連
針對于小學教材,雖各門學科的知識點比較簡單,但是內容也都不盡相同,其教授方法上更是層出不窮,這些方面都能夠導致不同的學科知識結構間差異性很大,在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上更是大有區別[2]。事實上,教材結構的編排是依據學科的不同知識進行的,應該完全能夠從各種知識點、基本方法和原理定義中反襯出相互聯系的規律,其目的就是讓學習者按序學習。通過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最終掌握整體學科結構。
(二)教材結構反映教材的組成和編寫
很多小學數學教育專家認為,教材的編寫體例應該是教材結構考慮的首要問題,它體現了教材結構的獨特性質。同時,大多數教育家還認為小學數學教材的組成應該包含目錄、正文、課后作業、圖表數據及附錄,這種思想充分體現出了小學數學教材結構反映出教材的組成和編寫,對中國小學教材使用編纂體例的影響極為深厚。
(三)教材結構與學科內容及學習主體密切相關
大量教育實例結果顯示,小學數學教材的結構必須與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和學科的邏輯性密切相關,二者不可或缺。在教材的編排中,不但要呈現數學學科的整體性和邏輯性,還要兼顧學生的理解認知能力,有效地將學生主體與學科內容有機結合,從而驗證了教材結構的正確性。
三、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價值分析
在對小學數學的研究中,大量學者紛紛表示數學源于生活,它是一門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基礎學科,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悟數學的價值真諦,培養數學學科素養,讓學生真正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同時利用數學解決生活遇到的問題[3]。目前,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生活例子,教師在講授時要充分融入生活情感,將知識點有機地融入教學中。在講授小學數學課程過程中,以現實生活為切入點,鼓勵學生參與教學,培養學生積極探索,通過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體現出數學學習的價值,鼓舞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數理難題。例如人教版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教學中,教材利用生活中四邊形花壇作為引導素材,不但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良好地吸納了知識點,還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與此同時,在此課程的學習中,教材還引導學生通過猜想、觀察、歸納的方式發現圖形間的等量關系,順勢推出面積計算公式,杜絕了以往的死記硬背,最主要的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
四、結語
當下,小學數學結構雛形雖然已很完善,但是仍存在結構僵硬化的問題,對教材結構的優化也不是斷崖式的改變,需要循序漸進。因此,教育科研部門應該與小學數學教師聯合,加大探索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力度,以培養小學生靈活學習為核心,加快教改步伐,合理的調整小學數學教材結構,全面改革小學數學課堂的沉悶教學現狀,為培養學生的全面數學思維和全方位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駱春梅.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研究與探討[J].考試周刊,2021(13):73-74.
[2]施清云.有效解讀小學數學教材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1):69-70.
[3]邢錫杰.整合重組:實現數學教材結構合理化[J].遼寧教育,2020(2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