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海征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實施的深度不斷提高,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變得非常有必要。高中政治教師應從教學模式入手,注重探究式、合作式教學理念的應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讓高中政治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教學效率
高中思政教師要對課程進行功能定位,注重了解與整合內容,將立德樹人作為課堂的根本目標,轉變傳統意義上的灌輸式教學,提高學生對教材的認可程度。同時,高中政治教師要構建綜合型的學科課堂,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學科內容和技能后,教師便可以讓他們充分整合教材內容,并把不懂的地方拿出來加以分析、深入探究,最終解決問題。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增強教師專業素質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傳統教學觀下,老師對學生進行“滿堂灌”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分數。這時不妨思考一下,高中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或者要求是什么?政治教育歸根到底是一場對學生實施的有計劃的德育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就要求教師以學生成長需要和社會發展目的為出發點,按照新課改標準,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其實不難發現,新課改下的政治教育特別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培養。對此老師可以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多多實行提問式教學,設置有關個人情感和政治思想的開放式問題,創設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主動探討積極思考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創新意識,讓學生感受到政治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政治教學質量。
(二)教師在轉變教學觀念的同時,更需要加強自身的教學專業素質。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擁有一桶水”。一方面,教師要有超前的學習意識,在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大背景下,政治教師要緊跟時代變化,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關注時事,增加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另一方面,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機械性、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完成由指揮者到引導者的身份轉變,讓學生在政治學習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由被動的低效的學習向著主動的有意義學習躍進。
二、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多種方法舉頭并進
(一)進行積極的小組合作式學習。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經過不斷地實踐積累,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在高中學習中逐漸凸顯出來。在進行高中政治學習時,教師應該加強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方法的引導,為其建立和諧的小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政治學習的熱情。在進行小組學習時,老師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意義的分組,通過有趣的游戲活躍小組氛圍,并拋出一個或幾個建設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
在學生發言過程中,未發言的學生充當傾聽者和理解者,教師充當講解者和補充者。高中的政治學習分為經濟、政治、文化與哲學四個板塊。比如在學習文化生活某一章節時,可以先將學生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分組,組長通過制定組內口號,進行有關政治術語的“你畫我猜”小游戲活躍組內氣氛。此時教師可以提出諸如“自己所在的家鄉有哪些旅游勝地”“曾經去過哪些地方旅游”等問題,把政治文化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增強學生對文化內涵的理解。在學生對老師的問題進行討論。回答后,教師“乘勝追擊”,在原問題基礎上提出更具有思考意義的問題“對當地旅游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對當地旅游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等,全班學生及老師對小組建議的合理性及可行性進行探討。教師可以將學生一致認為有效的建議進行及時地整理,向有關政府部門形成建議書,或者在有關期刊上進行發表,提高學生的政治參與度,讓學生將政治學習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通過這樣的小組討論學習,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更是真正實現了新課標下學生的“小主人”的身份,讓學生參與到整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
(二)利用先進技術進行教學。先進技術教學是體現在互聯網大數據下的教學,教師不再使用單一的板書講授以及按照書本劃重點的講課方式,而是采用多媒體、PPT等現代化技術進行教學。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即在學校學習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吸收能力以及擅長方面各有不同。有的學生學習速度快,有的學生學習速度很慢。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求老師在進行政治教學的時候因材施教,更有針對性。但是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中,教師很難顧及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這時候可以利用電腦教學,將同一課件分成不同的層次進行多方位的教學。比如在學習哲學部分中的三大規律時,可以將這部分教學內容分成三個層次:A層次針對理解力強,反應速度快的學生;B層析針對學習中等,需要加以例證輔助學習的學生;C層次針對平時學習理解力差,需要教師逐句分析解釋的學生。教師需要根據三個層次準備三份不同的課件,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學習能力和需求的課件PPT進行自主學習,保證每個學生在政治課堂上都有收獲,彌補了傳統課堂的不足,充分提升了教學質量。最后,通過電腦教學可以拓展延伸學生的課外知識。
我們知道,高中政治課堂學習的只是課本上的政治理論,而真正的政治是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上的新聞時事都與政治學習有關。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只能通過枯燥的口頭描述向學生展示生活中發生的政治事件,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通過電腦教學,教師可以采取更多方式來促進學生對政治事件的接收和理解。比如教師在講解“人生價值”一課時,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抗疫前線視頻,增強學生對平凡的醫護人員和人民群眾的偉大愛國精神的感受,更加深刻地理解實現人生價值,樹立偉大理想的重要性。教師利用視頻播放的形式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質量。除此之外,電腦教學還可以充分與新課改中提倡的以學生為本完美結合,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發揮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在政治學習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學生可以利用電腦對老師下發的課件PPT進行自主的學習,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學生必須“步調一致”的學習弊端,使政治學習的效率得到最大保障。當然,教師也要合理利用電腦教學,對于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加以傳統的黑板教學和口頭講授,作為輔助進行更加細致的講解。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直處于一種高高在上的領導者的位置,這種模式下的學生在學習感到疑惑的時候,往往懾于教師的威嚴不敢隨意提問,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需要由領導者變為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師生關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如果可以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在主觀上更容易接受和喜歡教師的講授風格和方式,對政治的學習內容也就會給予更多的熱情和能動性。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需要創設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在高中政治學習中,我們提倡教師采用提問啟發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分組討論為主,活躍課堂氛圍。活躍的課堂氛圍更有助于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溝通,增加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其次,需要老師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一改往日政治教授中的老生常談,多多增強語言描述的生動性,通過情感豐富的語言或者較為夸張的肢體語言來增強政治學習的有趣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最后,需要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政治學習中來。教師不再是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演講家,而應該走到“臺下來”,與學生共同理解,體會政治課堂的學習。比如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景,通過一些創新的教學模式,類似于情景劇,角色扮演等,參與其中的一個角色,與學生共同演繹政治課堂上需要學習的內容。用有趣的故事模擬講解政治知識,傳道授業,寓教于樂。在這樣其樂融融的教學過程中,復雜的政治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變得生動簡單。
總之,在時代發展的當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貫徹核心素養這一理念的同時,還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以期提高教學效率,改善現有的教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形成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蔣興春.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內涵與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12).
[2]馮回,鄧小玲.高中思想政治課探究式教學方式研究[J].教育觀察,2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