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入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提倡全面發展,加上雙減政策的頒布,減負的真正意義是還學生一個更加健康的身體。籃球是以手為中心的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支持單人與多人形式進行。籃球本身帶有的趣味性與娛樂性以及競技性受到許多年輕人的追捧,不少學生的業余愛好都有籃球這一項目。籃球運動持續滲透在小學校園內,加上籃球是校園課余比賽中最愛舉辦的比賽之一,在小學籃球教學中進行創新,探索籃球的更多精彩與不同,為其增添更多趣味性是對師生都有益的事情。本文基于小學體育,分析雙減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關鍵詞 ?雙減政策 ?小學體育 ?籃球教學 ?問題 ?解決對策
籃球是小學生非常喜愛的運動之一。合理開展籃球運動除了可以增進學生的健康,還能促進其綜合能力和自身知識的提高,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雙減背景下既要為學生減負,也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籃球無論是娛樂、比賽、教學等方面都在不斷發展和創新。因此在未來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創新完善籃球教學模式,以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一、雙減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落后,傳統教學模式制約
盡管有新課標的指導,但由于我國傳統教學模式根深蒂固,小學體育籃球創新教學趣味性改變有所困難。我國傳統教學模式經常以灌輸式大課堂講學為主,就連體育這種需要實踐的學科也沿用文化課的上課方式,學生思維得不到拓展,只會一味接受教師傳授的內容而缺少思維運動。
(二)學生個體身體素質差異大
有的學生從體育運動中感受不到愉悅感,而有的學生因為身體素質較差,在體育運動方面感到極為吃力,也有學生熱愛運動,熱愛體育鍛煉,并可以從中感受到滿足感。這些學生之間都存在一定差異,身體素質不同的學生若是采用同樣的教學方式,就會使一部分學生感覺到吃力難以完成,而另一部分學生難以提升自己,教學質量就難以得到提升。
二、雙減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的解決對策
(一)將游戲融入課堂
喜愛籃球的學生大多是活潑好動、喜歡玩鬧的,這時利用游戲將學生帶入學習狀態,會使課堂效率更高,游戲中的娛樂玩法是創新小學籃球課程趣味性的良好方法。
例如,在課程中實踐人教版籃球校本中的“看誰傳得快”,安排進行傳球游戲或投籃游戲,傳球游戲安排幾人為一組,率先完成接力的小組獲勝,傳球游戲則可以按進球數量為準。考慮到男女籃球水平不均衡的問題,男生的籃球比賽中,中場休息可以派女生投籃得分,女生比賽時也可以如此。還可以設立“四角拋接球”游戲,將學生分為四組,以縱隊形式形成正方形,第一位同學拿球,相鄰點上第一位同學向其奔跑并原地接球,迅速傳給對面,去隊尾排隊等下一次的接球以此類推。通過這種方法極大地激發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同時從體育課堂中使學生獲得愉悅感,提高學習效率。
(二)利用趣味實踐培養學生籃球興趣
雙減政策頒布后,小學體育教學最應該做的并不是立刻開始加強教學任務,而是要首先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對其將來參加體育活動具有重要作用。剛接觸籃球運動時,可能會出現部分學生缺乏興趣的情況,這就需要體育教師進行引導和培養,建立良好的體育興趣,從而使體育課堂效率最大化,所以要先從培養學生興趣開始。
例如,給學生介紹籃球球星的故事,或是讓學生觀看NBA、CBA等比賽,向學生介紹籃球的基本規則、技巧、戰術及相關技巧,讓學生模仿球星的動作,激起學生嘗試的想法,提高學生籃球學習興趣。
(三)教師更新教學理念
由于長時間處于傳統教學模式中,許多教師的教學觀念得不到改變,有些體育教師為學生指定教學內容,大多依據教材或是在考試范圍內進行訓練,使整個課堂枯燥無趣。要想將課堂“活”起來,就要做到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先將課堂放手,使學生不再被動壓抑的學習。
例如,籃球訓練可分為小組進行,選出兩位水平相等的學生作為組長,帶領稍有欠缺的同學訓練,每兩周進行一次小組對抗賽,教師可對比賽進行合理獎勵;以提問的方式來引起學生注意,如中國籃球往年每年投籃命中率最高的是哪位?NBA中最喜歡的球員是哪位?為什么?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學生遇到感興趣的問題會自行關注,同時能夠因此更加了解籃球知識。在雙減背景下,對于任何學科的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把握。
三、結語
總而言之,雙減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要將學習重心轉向學生,積極研究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讓籃球教學變得更加具有實踐性與趣味性,以提高籃球教學的效率,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育素養。
參考文獻:
[1]邱新新.淺析游戲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07):69-70+73.
[2]張康,馮亞寧.小學體育籃球教學引入游戲教學模式的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9):179-180+183.
[3]蘇波.小學籃球游戲化教學策略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0(09):72-73.
[4]鄭保玉.快樂教學法在小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5):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