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彬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容忽略,通過閱讀,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知識,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通過寫作,學生能夠表達個人的內心想法。如果能夠實現兩者的緊密結合,那么對突破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束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將會有重要的影響。教師需要采取讀寫結合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眼球,夯實學生基礎,保障學生能夠對語文這門課程有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教學方法
引言
新課改之后的教育教學環境變動比較明顯,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為基礎,采取讀寫結合的策略,進一步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及形式。讀寫結合有助于凸顯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及真諦,對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只需要結合當前的教學實情進行相應的調整,保障學生能夠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實現舉一反三和活學活用。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語文是小學教育階段中的重點學科,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學習行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實現自主理解,積極吸收知識,拓寬個人的知識來源渠道。但是在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有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科教學的認知和理解比較片面,沒有整合利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策略來鼓勵學生自由發展,學生存在許多消極情緒,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不夠理想。
(一)忽略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興趣
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本環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了確保學生實現輕松上陣,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生的自主閱讀和大膽寫作為基礎,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有的教師直接跳過了這一環節,沒有整合利用現代化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寫作興趣,學生難以實現以手寫我心,缺乏自主閱讀的動機及以熱情,因此思維比較局限,無法實現個性化探索。
(二)無視教材的指導地位
教材是學科教學的藍本以及線索,對教學改革及教學創新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是有的教師直接按照自己的主觀判斷和教學經驗進行分析及研究,對教材的深入剖析以及理解不夠深入,沒有主動根據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以及學科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利用教材來指導學生鼓勵學生。這一點使得教育教學工作出現了許多的偏差,教學質量與預期目標差距比較明顯。
(三)忽略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角,要想打造品質課堂,教師必須要關注學生的真實訴求,了解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發自心底的學習意愿及動機,促進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發展。但是有的教師為了抓教學進度逐步加快教學節奏,無視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發展,直接按照應試教育來落實教學工作,機械性的灌輸知識。學生缺乏寫作動機和閱讀意愿,因此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不夠理想。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
(一)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興趣
興趣對學生的指導作用不容忽略,一旦產生興趣學生就會變得比較主動。教師需要結合閱讀與寫作這兩大基本環節的教學要求全面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學生在自主寫作過程中的真實情況,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開國大典》時,教師可以結合教育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靈活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圖片、文字、視頻相結合,實現枯燥知識的生動化、形象化再現,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想象的機會及空間,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自主探索。很多學生興趣倍增,能夠獨立完成閱讀任務和寫作任務,教育教學質量改善較為顯著。教師只需要將故事教學、情境教學和游戲教學相結合,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寫作興趣,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感知能力。
(二)堅持教材的指導地位
為了體現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系統性,保障教學目標和教學思想的統一性,教師需要堅持教材的指導地位,加強對教材的深入剖析以及解讀,了解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結合語文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鍛煉及引導,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結合個人的生活經驗實現自主學習。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統編版小學語文《夏天里的成長》時,為了避免學生消極應對,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方向上的指導,通過對教材重難點的分析以及研究來指明學生需要努力的方向,結合學生的薄弱之處進行調整及改進,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個人的主人翁地位,這一點對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打造品質課堂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三)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養
教師需要以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目標,采取創造性的閱讀教學策略和寫作教學策略逐步提升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課文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讀寫結合應用的作用,讓學生在自主朗讀背誦摘抄的過程中實現簡單模仿及創新。這一點對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學生能夠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寫出來的文章具有一定的真情實感,同時能夠結合個人在閱讀中的真實收獲實現自主學習。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有效落實非常關鍵,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以及寫作動機。關注對教材的深入研究,采取以讀促寫的形式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發展,保障學生能夠意識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時林鳳.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方法探析[J]. 好家長, 2015(21):1.
[2] 李娜. 小學高段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案例研究[D]. 云南師范大學,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