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華
摘要:思維能力是數學學習的核心要素,數學教學同樣是圍繞思維訓練而展開的。初中數學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復雜,導致很多學生思維跟不上,越學越不明白,形成數學學習的惡性循環。對此,初中數學課堂中要加強學生思維的訓練,從核心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掌握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 訓練 提升
引言:新時期教育背景下,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不能僅限于書面概念,更要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揮數學思維,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實現學習的最終目的。本文圍繞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提出以下幾點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支架式教學法在課堂中的運用
支架式教學時基于建構主義所提出的教學方式,是基于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下,以創設問情境、搭建支架的方式,引導學生一層一層的思考和學習,最終理解和掌握完整的知識點?;谥Ъ苁浇虒W,教師可做如下教學設計:
以《等腰三角形》的教學為例。首先,創設情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現一些建筑圖,比如我國著名的古建筑大雁搭、巴公房子俯瞰圖、貝聿銘大師改造的巴黎盧浮宮金字塔等,并提出問題“仔細觀察這些建筑的外形,有什么特點?然后搭建第一條支架,即:通過對以上建筑外形特點的總結,試著說一下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質;接著搭建第二條支架,基于學生之前所學過的關于角的概念與度數,以及本節課剛剛學過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要求學生解決教材中例1的問題,即:三角形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AD,求三角形ABC各角的度數;然后再逐漸增加難度,搭建第三條問題支架,參考教材練習4,即:AC和BD相較于點O,且AB平行于DC,OA=OB,求證OC=OD.提出問題后,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從而引出等腰三角形角與邊的關系;最后總結課堂,鞏固練習。
支架式教學,通過情境導入、問題啟發、交流協作等設計,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從第一階層的學習逐步邁入第二層、第三層,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集中課堂注意力,從而保證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二、方程思想在數學練習中的運用
方程思想是基于方程式與數學建模而演化出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即將未知數用字母代替,并把字母看做已知數參與等式的排列,以及整個解題過程的推導、運算,從而得到最終答案。方程思想在思維能力的訓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設立各種實際問題,加強學生方程思維的訓練。
例如:年底統計,今年本市區商業用水和住宅用水共6.2億立方米,其中住宅用水超出商業用水2倍多0.8億立方米,那么商業用水具體是多少立方米?預期住宅用水超過5億立方米的話,就要強制施行節約用水政策,那么住宅用水超出預期了嗎?針對這樣的實際問題,利用方程思想解決過程如下:首先,設商業用水為x,則住宅用水為6.2-x;根據題意得6.2-x=2x+0.8;解得x=1.8,6.2-1.8=4.4;由此得出本市區今年商業用水是1.8億立方米,居民民用水是4.4億立方米,沒有超出用水預期。再以經典的相遇問題為例,比如:小張和小王在環形體育場上勻速跑步,兩人同時同地出發。若兩人相向而行,則每隔2分鐘相遇一次;若兩人同向而行,則每隔6分鐘相遇一次。已知小張比小王跑步速度快,那么兩人每分鐘各跑多少圈?結合題意,利用方程思想,解題過程為:設小張每分鐘跑x圈,小王每分鐘跑y圈,則2x+2y=1,6x-6y=1;解得x=1/3,y=1/6,即小張每分鐘跑1/3圈,小王每分鐘跑1/6圈。
方程式作為最基本的數學解題思路,可以普遍應用于生活中大部分的推理問題中,高效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幫助人們少走彎路。初中數學中,加強學生方程式的訓練,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
三、思維導圖在題型整合中的運用
初中數學相對來說錯綜復雜,學生在基礎不牢固的情況下容易混淆知識,遺漏公式,忘記概念,導致解題思路不清晰,成績下滑。綜合復習與題型整合是對初中數學學習的整理與鞏固,在這個過程中,思維導圖的運用極其重要。思維導圖是將知識理論進行提煉、分類、歸納、整理后,繪制出一張完整的知識網絡圖,學生通過這張圖可以清晰梳理各知識點內容,加強記憶。
例如,在“幾何初步”與“三角形”的綜合復習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即:確定中心點為“幾何初步與三角形”,然后延伸出第一條枝干“幾何初步”“三角形”;接著,從“幾何初步”延伸出第二條枝干“角”“線”,從“三角形”延伸出第二條枝干“定義概念”“分類”“性質”;后續依次結合知識點進行細分與補充,最終完成幾何初步與三角形所有知識點的完整思維導圖。再例如,復習“圓”的綜合知識時,可以帶領學生這樣繪制:確定中心點為“圓”,然后延伸出“圓的認識”“圓的位置”“與圓相關的計算”“與圓相關的定理”,再根據所學內容將上述幾點進行細分與補充,繪制出完整的圓的知識網絡。
思維導圖結合了左腦思維與右腦思維的特點,將文字進行圖示化。在繪制過程中,學生不僅理清了所有知識點,加深了思維導圖的印象與記憶,還充分鍛煉了左右腦,從而有效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堂可以從教學、練習、復習三個方面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還有更多訓練思維的方法和途徑,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高,為今后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查鋮.方程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初中數學教與學,2021(15):25-27.
[2]鄧秀榮.初中數學新課程教學中學生思維的激發與引導分析[J].智力,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