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雅潔 王巍
摘要:
商務英語閱讀通過專業的語言知識呈現豐富的文化內涵,伴隨課程思政的主旋律,商務英語閱讀教學中思政教育的融入成為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本文從課程思政視角出發,探討商務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思政理念融入的重要性及主要途徑,以提高課程教學的人文思想價值,培養新時代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商務英語閱讀;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思想政治工作應貫穿于高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在商務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深挖思政教育元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動商務英語閱讀教學創新與發展,達到課程育人的良好效果。
一、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商務英語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商務英語閱讀具有跨學科屬性,需要思政教育的引領。其內容覆蓋語言、商務、跨文化和人文知識體系,傳統教學重語言表達、閱讀能力、商務知識而輕人文和思政教育,缺乏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品格的塑造及核心價值觀的導向。其次,教材以英美商業管理體系和文化為主要內容,盡管原版商務、財經周刊等內容在學習英語商務語言及文化方面更具可讀性,卻無法滿足語言技能、人文素養及國際視野的全面發展要求,不利于學生建立文化自信和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最后,傳統教學內容缺乏多元化需求分析。教學設計根據課程多元需求進行教育創新和教學思考不足,模式單一,不能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及職業發展期望,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大學是培養思維方式、構建知識體系、樹立價值觀念的關鍵期,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各種觀點、現象和思潮,堅定文化自信,做好職業規劃,發揮課程的育人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把“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閱讀教學全過程,內塑認同,外塑溝通,才能更好地培養高素質的時代新人。
二、如何在商務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
商務英語閱讀融合了多元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在課程思政理念和三全育人思想的引領下,應立足于對閱讀素材的理解和掌握,深挖商務英語閱讀中課程思政內涵,注重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主要途徑有:
(一)、將教學重點從語言技能提升轉向語言、商務、文化的融合培養,提煉語言知識體系中的思想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學習英語語言文化的同時,研習我國的前進方向、方針路線和國家文化,激發他們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師需反復研究教材,敏銳洞察其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并聯系實際。例如,在創業主題討論時,可以引入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典型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學習,感受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完善與發展、創業環境的優化、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個人創業回饋社會等,使學生產生堅定的愛國主義情懷、強烈的文化認同和創新創業思維,同時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高校加大對教材的研發、投入和補充,將課程思政合理有效地融入商務英語閱讀教學中來,使教材滿足專業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組織相關課程教師在原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制作微課或PPT、篩選高質量網絡教學資源(如慕課)等方式對課程內容加以補充。例如,在企業科技發展教學板塊,可補充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知名企業相關視頻,這些企業以中國傳統價值觀為導向,堅定文化自信和品牌自信,在國內和國際商業領域均占有一席之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讓學生感受我國現代科技力量及對外貿易的發展,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可以進行企業管理思想和文化導向對比,使學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客觀理性地認識商業文化異同,在不斷豐富和創新中國文化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開展教學多元需求分析,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思維特點及學習需求、社會對該學科人才培養需求、學科教學本身需求等,關聯相應的思政教育內容,豐富育人途徑,構建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全方位教學平臺,融合專業知識,在此基礎上推行分層次、多樣化的多元商務英語閱讀教育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使思政教育與專業內容和多元需求有機結合,更好地為社會培養人才。
三、結語
商務英語閱讀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外語語言綜合素養、跨文化交際能力與商務思辨能力的同時,應發揮其課程育人功能,引導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塑造良好品格,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專業能力強、國際視野廣、家國情懷深的新時代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蔣欣.商務英語閱讀課程的教學與建設[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8):70-71.
[2]李麗.高校“商務英語閱讀”思辨能力培養與課程思政的結合探討[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40(12):53-56.
[3]閔翠.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以《綜合商務英語》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10):133-135.
[4]彭濤濤.應用型本科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科教文匯,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