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麗霞
【摘要】合理開發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是有效實施英語課程的重要保證。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整體推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為一項重要議題。繪本作為一種寶貴的語篇資源,應充分發揮其潛在價值,實現對英語教材的補充、拓展和延伸,逐步引導學生在繪本閱讀中建構文化品格,提升核心素養。本文通過小學五年級單元拓展繪本I Like Doing Housework課例,討論如何巧用繪本資源,豐富單元主題內涵,探尋高效開發和利用英語繪本資源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資源;單元拓展;閱讀興趣
一、引言
由于小學英語教材過于“統一”、所提供的閱讀量小、語言實踐機會少,已滿足不了當下英語教學和學生發展的需求。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發現,所謂“繪本資源”,其實就是指圖畫與文字巧妙融合,將故事內容進行呈現的新型方式。
為了在教學中發揮出繪本的作用,應對英語繪本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合理利用繪本輔助教學,需要教師廣泛收集繪本,并利用專業知識判斷其內容的教育價值,系統而有層次地選擇和運用繪本資源。在收集、整理和分級繪本的過程中,教師對于資源的選取、繪本的解讀、教學策略的把握等能力也得以提升。選用繪本故事,開展單元主題的拓展閱讀,要充分研讀教材文本,挖掘單元內涵與主題意義,整合教材內容與繪本資源,實現對教材內容與形式的有效補充。下面以小學五年級繪本I Like Doing Housework的教學課例,探討如何巧用繪本資源豐富教材單元主題內涵。
二、繪本教學個案設計
(一)內容簡介和教學目標定位
本節課,主教材源自廣東人民版五年級下冊Unit 6 Good Habits的內容,知識點包括介紹日常學習生活習慣的詞組、句型和文本。教材蘊含的深層內容不夠,例如,區分習慣的好壞、習慣的作用和影響、如何培養好習慣等。因此,僅僅依靠主教材的內容無法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難以達到培養學科素養的教學目標。基于此,筆者本著繪本資源開發的原則,即關注教育意義、主題意義、認知水平、語言水平和語篇類型,結合單元主題選擇了繪本 I Like Doing Housework,為學生提供相對完整的語篇,作為單元的拓展教學內容。
繪本采用一般現在時,運用了一系列關于家務的表達,講述了一個小男孩Lazy不做家務、不愛整理、習慣極差,把到處都搞得臟兮兮,后來在House Elf等朋友的幫助下意識到壞習慣帶來的后果,以實際行動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課例的教學目標有如下定位:1.能理解感知并獲取繪本故事大意,在朋友的幫助下Lazy改掉壞習慣;2.能在教師引導下理解mess,smell,tidy等詞之意,理解并運用故事中的句型進行表達,提高語言運用能力;3.能基于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猜測、小組合作等方式激活思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聯想、歸納、推測等英語思維能力;4.能通過繪本圖片,在概括和整理故事信息后,分析和推斷Lazy對自己行為習慣的反思,意會和評價故事,感受繪本所承載的價值取向;5.通過繪本閱讀,加深對單元主題的理解,并把提煉的故事寓意踐行于生活。
(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根據該節繪本閱讀課的目標定位,以主題內涵為主線,根據繪本故事教學的故事前(Pre-story)、故事中(While-story)、故事后(Post-story)三個環節共實施了七個步驟。
1.故事前(Pre-story)教學實施——多元導入,激發學趣。步驟一:激活已知(Warming-up)。激活學生頭腦中原有與主題相關的知識儲備和已有經驗。這節課的熱身活動主要圍繞主題概念“Good Habits”展開。教師結合自己的生活,呈現并配圖每天所做的家務以及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學生說出自己會做的家務。該活動通過教師呈現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學生做的家務,激活了學生頭腦中“Good Habits”的概念。步驟二:引入新課(Lead-in)。教師引導學生充分關注繪本封面(圖一),了解圖文信息,對故事展開大膽預測和聯想,或提出自己的疑問: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 Where is he?What is he doing?How does he feel?
2.故事中(While-story)教學實施——整體出發,深入理解。步驟三:研讀繪本(Read the story)。通過對比故事開始(圖二)和結尾(圖三)兩幅圖,展開聯想,猜測故事的情節和發展,帶著疑問,自主默讀故事。設計問題如下:What happened between these two pictures?What does he look like?How is the room?
步驟四:理解故事(Learn the story)。在這個環節,針對圖片,教師采用圖片環游的方式講解故事,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和回答問題,預測并推理故事發展情節。對于圖四的教學設計如下:
對于圖五的教學設計則如下:
在教學實際中教師通過不斷的追問,學生感知了故事大意,了解了Lazy不做家務,不講衛生,導致smelly and dirty everywhere,而在朋友的提醒下,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愛上做家務,每次都把東西都收拾干凈,改掉了壞習慣。
3.故事后(Post-story)教學實施—聯系生活,綜合運用。步驟五:小組討論(Think and share)。深入分析文本之后,引導學生對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作出合理評價,并分享從中獲得的啟發。可以設問如下:What do you think of Lazy?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riends?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步驟六:演繹繪本(Act out the story)。通過角色扮演,達成該課目標定位中的體會人物角色對自己行為習慣的心理變化以及感情色彩,強化對文本的認知,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取向。步驟七:聯系生活(Share your experience)。在生活中,是否有過相似經歷或做法,你是如何改正或解決的?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嘗試對Lazy提出自己的建議,同時指導學生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保持正確的價值觀。
三、實踐后的反思
繪本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一種與時偕行、先進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在課堂中,通過問題的引領,學生成為主題意義探究的主體。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領悟真正的思想內涵。其次,繪本課堂改變了過去墨守成規、枯燥乏味的教授方式,成為教學相長的主陣地。學生在對繪本故事進行概括、分析、評價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體驗樂趣,形成優秀的品格。因為教學環境、教學對象的差異性使得教學的組織過程、教學效果也必然存在差異性,這是值得我們仔細思考的一些問題。
四、結語
概言之,英語繪本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語篇資源,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還能在美感與創造力的開展等方面有所成長,讓學生激發閱讀興趣。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合理開發英語繪本資源,在實際課堂中不斷優化繪本資源,滿足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需求,實施教學效率最優化的英語教學活動,培養和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當然,開發和利用繪本資源的探究并非是一蹴而就,小學英語教師要認識到繪本資源的優勢并針對當前繪本教學低效的原因進行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進一步激發閱讀興趣,將繪本資源的價值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內涵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施蘊恬.“繪”出精彩英語課堂——淺談英語繪本在小學低年段課堂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
[4]李建芳.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9).
[5]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2015,15(16).
[6]徐育娥.英文繪本的選擇及其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6(9).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