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燕珍
【摘要】樹立道德情操,教書育人,樹立榜樣,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學生的性格與素質轉變的關鍵時期。好教師要有道德情操,要有仁愛之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班主任應尊重學生天性,常懷愛生之心腸,常思育人之責。立德為本,勵志致遠在教育。立德樹人正師風,寬容仁厚樹師德,爭做“四有”好教師。
【關鍵詞】班主任;立德樹人;榜樣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時代,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樹立道德情操,樹立榜樣,是班主任在平時教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初中生正處于智力和人格發展的萌芽階段。特別是剛剛進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這時期的學生,不管是心理還是思想都處在萌芽階段,心理有時很脆弱,對社會上發生的事情也處于懵懂狀態,但又充滿好奇心,甚至有些學生對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有躍躍欲試的想法。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德育工作。下面,筆者根據實際經驗談談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進行德育。
一、樹立道德情操,教書育人,樹立榜樣
樹立道德情操,榜樣是班主任平時教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班主任的德育榜樣在教育教學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同時也決定了班主任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是否能得到學生、家長的認可。班主任要做到大部分人的認可需要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并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例如,今年筆者班有一個學困生,他成績基礎較差,字跡潦草,愛說話,課堂上的小動作比較多,作業也完成不了,同時也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學習。最初,筆者也很煩惱;經過一番了解才知道,這個學生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成為習慣了。在“雙減”政策下,作為班主任如何教育學生呢?筆者堅持用耐性去引導這個學生,以身作則,樹立道德情操。每天堅持在早讀課鈴聲響前幾分鐘進入教室,沒課也會到教室巡堂,下課走廊巡視,讓這位學生明白,班主任時不時出現在教室周圍,讓他不敢有違法紀律的想法。最終,筆者軟硬兼施,寬容仁厚,學生在遵守紀律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同時,筆者將正確的道德觀念傳授給他,感化他,用尊重和愛對學生開展了有效的德育。
二、創建班級文化環境,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素質
組織學生設計黑板報,教室的環境,以提高學生設計思維能力,引起全班學生對生活對學習的興趣。在班級展示欄中張貼勵志格言,鼓勵學生努力積極學習,以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班風,美化班級文化環境,讓學生在整潔、衛生的環境中學習成長。同時,在這種良好班風班氣中,學生也一天天進步了,有些學生慢慢改掉了壞習慣。
正是因為筆者的耐心、愛心、誠心感動了學生,他們以筆者為榜樣,無論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還是后進在思想和學習上都有了一定的突破,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明顯增強,學風也逐漸好轉,這也推動了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三、樹立科任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當科任教師與學生發生問題時,筆者通過一番了解,最后給學生分析事情的理由,讓學生聽理、懂理、講理;當學生聽不下去的時候,筆者就通過講社會上的事實例子,社會上的法律法規,人生的利弊關系,盡量讓學生明理,明白師生關系中的大小關系。如果學生在教室當眾冒犯科任教師,筆者會讓學生當眾給科任教師道歉。這個問題也比較棘手,一般學生不會真誠地當眾道歉,筆者會耐心教育他們,比如,“人是互相尊重的,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你連老師都不尊重,以后別人也不會尊重你的。”經過一番分析與教育,大部分學生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最終接納了筆者的做法,如此也樹立了科任教師的權威性,無形之中班級的班風在潛移默化中好轉。筆者帶領的班級,基本上能形成一種尊師重教、勤學好問、奮發向上的氛圍。
四、架起學生與家長的溝通橋梁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深遠的影響,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極容易與家長之間產生矛盾。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需要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必要時給家長提出建議,盡量與家長一起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德育環境。當今社會不再是解決人的物質溫飽的問題,而是解決人的精神溫飽的問題。青少年學生的問題也非常多,比如,部分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經常跟家長鬧矛盾,離家出走嚇唬家長。筆者班一個女生在叛逆期,因為家長管教嚴格,離家四天四夜,讓她的父親整晚在外面找她,母親整天在家以淚洗面。作為班主任,筆者很擔心她的安全問題。之前她在學校每天都很開心,有什么事情都會跟筆者商量,而這一次卻一聲不吭地離家出走了。筆者百思不得其解。找到學生之后,她跟筆者吐露心聲,她的父親很嚴格,她犯一點小錯就不敢面對父親,所以才離家出走。筆者看來,這些問題會影響學生的心理,于是,筆者舉了很多例子跟她講述一些道理,比如,“父母對孩子的愛,是這個社會上唯一的愛,沒有誰比父母更愛自己的孩子。”讓她明白父母雖然嚴格,表現方式可能不能很明確,但是背后也隱藏著偉大無私的愛,引導她走出對父親的誤解。筆者告訴她,如果有什么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找筆者或者其他比較信任的教師尋求幫助。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情緒有所好轉,向父親表明了自己的心聲,她的父親也表示今后會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了解她的真正需求。
四、常懷寬容與仁愛
仁愛之心是教育的靈魂,班主任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班主任應該把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的角度看待學生,提升學生的信心,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愛。比如,筆者班的另一名學困生,他的成績不太好,不會用正確的方式與他人相處,容易與其他同學發生矛盾。筆者在下課時間經常找他談心,用愛來感化他,用真情,真誠拉近與他的距離,讓他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愛,他慢慢在班級中找到存在感,最終學生的學習態度,與他人相處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立德為本,勵志致遠在教育。筆者尊重學生的天性,注重持續發展的生命教育。常懷愛生之心腸,常思育人之責。愛護關心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合理要求和正當權益。信任和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和信心鼓勵了后進生,耐心地幫助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在本職崗位上,筆者始終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教學原則,本著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的原則,為自己定下了明確的工作原則和奮斗目標,并努力去為之不懈追求。在教育教學管理上注重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原則,筆者堅信 “以愛才能喚起愛”。
作為人民教師,我們應該以立足本職,以身作則,腳踏實地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正確對待個人得失,淡泊名利,勤勤懇懇,愛崗敬業,努力做好各項工作,讓自己成為一名讓學生信服、讓家長放心的教師。
參考文獻:
[1]王亞輝.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8.
[2]賀藝.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OL].https://wenku.baidu.com/view/ac3f952a02020740be1e9b4c.html.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