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關鍵詞:傳統文化;幼兒養成教育;建設性建議
傳統文化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在近年教育對幼兒的成長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當下的幼兒教學忽略幼兒的全面發展、過度重視幼兒知識技能以及理論學習的傳授,沒考慮到傳統文化對現當代教育教學的重要的推動作用,針對這一教育現狀要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一、學習語文傳統文化,促進幼兒能力發展
幼兒的能力發展是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語文傳統文化里面包含了許許多多的名人古跡,前輩們的智慧結晶等,都是可以作為教學內容的素材,為幼兒的養成教育創造條件。但是幼兒的年齡尚小,在很多的地方都不了解甚至是吸收不了所學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對幼兒的引導價值,合理控制自己的課堂。通過這種方式來挖掘幼兒的潛質。
在幼兒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說話以及能聽懂別人說話,也就是最基本的交往話語。例如在幼兒階段,主要教給幼兒進行識字、看圖說話等這些比較簡單的內容。在這些內容里面可以涉及傳統文化,通過這種方式在常規的教育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理念,確保幼兒所接觸事物的正向性。在學習“家”這個字是不僅出現家庭的家,還要出現國家的家。既能夠增加幼兒的區分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幼兒的國家意識。再比如在學習語文比較簡單的古詩等內容是也需要幼兒教師能夠根據孩子的特點去選擇適合的詩歌,可以是紅色文化還可以是我國古代詩人寫出來的詩歌?!兜躯X雀樓》《靜夜思》等這些都是比較有名的語文傳統文化,通過背誦這些古詩能夠促進幼兒對傳統的了解以及個人視野的拓展。
二、借鑒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我國傳統文化的范圍比較廣,涉及的領域也是很廣泛的。但是學習就應當從各個角度出發去學習多種多樣的內容。有價值的傳統文化也一直是世人模仿以及學習的對象,對于傳統文化必須要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教育教學亦是如此。在教育教學中,幼師應當帶領著幼兒去借鑒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將其內化為個人的能力。以此來推動幼兒能力的發展。
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所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闊。例如在幼兒階段幼師可以給幼兒們普及一些我國傳統的一些生活情況。例如在我國歷史上宋代是一個比較繁榮的朝代,我們的集市就源自與這一個朝代。幼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給幼兒們呈現圖片,幫助幼兒能夠可以別聽教師講解邊直觀的感受、直接性的提升幼兒們的課堂體驗。在這個朝代還明確規定了午市和早市的具體時間,雖然要求比較嚴格但是也極大地促進了當時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我國經濟的進步。還可以把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當作小故事一樣講給幼兒,這樣一方面維持了幼兒學習的效率氛圍,還能在無形中豐富幼兒的視野。
三、吸收傳統文化精神,培育幼兒精神品質
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在我國傳統文化里面那種精神品質是難能可貴的,在幼兒的養成教育中,也非常重視幼兒品格的培養以及三觀的塑造。在幼兒階段,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群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必須要采取特殊的方式進行教育教學??梢酝ㄟ^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幫助幼兒去體會各種文化的深層次內涵,并且一直延續下去。
在幼兒階段將所學的內容與游戲活動相結合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也就是遵循了寓學習于游戲的教學原則。傳統文化精神品質最重要的就是德育、忠誠愛國、團結相處等其他的精神品質。例如可以通過在幼兒們的小組實踐活動中滲透這些理念。團結相處是幼兒階段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在實踐活動中避免不了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合作互助,但是總有一部分幼兒比較自私、以自我為中心,還沒有真正達到去自我中心性。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發展的,針對這一現象可以直接性的改組活動。組織一些結對子等集體小游戲,間接性的引導幼兒能夠處理好個人的人際關系、這將提升幼兒人際交往能力。
四、結語
傳統文化教育是幼兒教育理應滲透的重要內容之一。幼兒是我國未來的花朵,教育要從小抓起,幼兒教育是人生階段的初步教育、在幼兒的生長發展中占據著核心地位。在我國新課改理念下提倡注重我國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的提升。因此,本文主要從能力和精神品質等方面著手進行分析提出策略,以期待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曾慧芳.幼兒園傳統文化課程對幼兒教育的影響[J].新課程(綜合版),2019(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