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麗
摘要: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該知道乒乓球這項課程是教育學生鍛煉身體的重要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掌握它的知識更要熟練它的技能,明確它的目的。加強培養體育能力,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更要提高每個學生的素質。培養和鍛煉學生身體機能,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經常的參加身體鍛煉。就能為將來走向生活,工作和參加社會生活打下堅定的身體基礎,養成自我鍛煉的興趣和習慣。在教師的指導下,乒乓球教學應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的榜樣,集體的領導者,要樹立體育思想,增強體質營造良好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項目的活動。也讓學生們更加深切的體會到乒乓球這項體育運動的無窮魅力。在指導學生積極參與的同時,應該從哪幾方面進行培養呢?
關鍵詞:初中體育;兵乓球;教學策略
乒乓球是受初中生歡迎的體育運動,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豐富學生學習生活的良好途徑。由于初中生是個體差異大、層次復雜的群體,學生的球技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乒乓球訓練活動中,存在著難以統一的情況,如何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采取分層的訓練方式,全面激發學生參與乒乓球運動的興致,下面進行分析:
一、培養學生的啟發性。
首先,要了解乒乓球運動的歷史,包括乒乓球運動的起源,乒乓球素來被國人視為“國球”深受人們喜愛。乒乓球這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敏捷的身手,靈活的反應意識,更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它具有啟發性,還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
其次,要了解乒乓球運動的特性,乒乓球雖小,但在兩人一揮一擊中卻能展現出這超于乒乓球本身能體現的精神。是專門啟發于學生的心理因素(含運動素質等)。可幫助樹立學生正確的練習方法,控制練習方向,能有計劃的發展練習者專項能力。能為科學運動提供重要依據,在愛上乒乓球這項運動中,我認為我們同樣也需要具備頑強的意志品質和不屈不饒的拼搏精神。培養他們熱愛乒乓球體育運動的感情。
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上到老人,下到小孩,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從事體育運動鍛煉,小學生一開始就要慢慢發展,他們是從基礎學起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能夠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更能夠鍛煉身體健康,并具有較多的趣味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教練員的培養下,知道在競賽中戰勝對手,爭取戰勝對方創造球技,以優異的成績奪得勝利的思想。比如在訓練三到六年級學生的同時,乒乓球致勝規律的組成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創造致勝因素,即“快、轉、準、狠、變”;其二是制勝因素之間的本質聯系,即因素之間的互相矛盾,互相促進,互相制約等關系。如“快”與“轉”,“狠”與“準”的矛盾關系等,課上抓好訓練,課后抓好輔導。重視運用教具,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讓學生更有新發明、新創造,化難為易,以易解難,可運用多媒體,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只是對基本的動作進行示范,演示,這其中動作速度快,學生對教師傳授的技術、戰術,要點能進行系統的認識,讓學生自己進行觀察,從而發現自身錯誤,并得到及時的改正,這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動作的記憶,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對學生才有所鍛煉和提高。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要了解乒乓球運動的價值,就是培養學生能自主參與到乒乓球這項運動中來。要求學生知道它的意義特點,比如七到九年級學生在這項運動中,通過教師的培養,學生可達到多種目的。如:健身、益智、愉悅心情、競技等。使學生的思維、情感、使其操作得到更好的拓展,這樣為學生熟練掌握每個環節,每個動作提供了便利條件,他們的自主性就能有所擴展和提高。教師要讓學生反復練習,而學生在進行重復動作時,很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對乒乓球的練習密度、強度有直接的影響,因而會導致整體練習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可以將游戲的方式穿插其中,學生就會將這些負責并重復的動作當著一種游戲來進行繼續練習,他們不僅不會感覺枯燥無味,反而提高他們的興奮度,并輔助他們盡快的熟練掌握運動技巧。乒乓球的運動過程既有學習因素又有訓練因素,乒乓球運動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價值,進而鍛煉他們的體魄,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總結:
總的來說,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乒乓球運動的引入能夠更好地激起學生對運動的熱情,增強體育教學效果。乒乓球運動是改善學生體育運動意識的重要項目。所以,校園需要創建帶有乒乓球特色的體育教學課程,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素質和運動情況,力求實現學生朝著“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的方向發展,推動體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姚成.尊重差異,循序漸進——初中乒乓球分層教學策略探析[J].體育視野,2021(01):45-46.
[2]周夢源.淺談初中乒乓球教學現狀及改良措施[J].新課程(下),2019(12):70.
[3]張艷輝.試析如何構建初中體育乒乓球有效教學課堂[J].新課程(中學),2019(01):161.
[4]潘獻藝.分層教學在初中體育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J].山海經,2018(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