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摘要:英語教學不僅要重視語言技能的培養,還要注重語言背后的思想性及藝術性。寓傳統英國語言、美育美學語言藝術教育于現代中國英語美學語言藝術美育教學之中,使他們相得益彰,讓語言教育與美育“禮樂相濟”,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升華出新境界。
關鍵詞:美育;審美;英語課堂
美育即是美感教育,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為宗旨,它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意志、思想性格,促成其道德的塑造,產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成為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者。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發展,國家和學校加強引導素質教育,人們獲取知識信息渠道趨向多樣化和廣泛化,人們對美的理解發生改變,對美的追求,對美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美育成為時代的重要部分。英語教學也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元素,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到英語語言美所帶來的享受,培養他們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不斷提高審美鑒賞力和審美創造力。
一、在文字書寫發現美
首先,英文字母書寫在英語教學中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教師應注意引導每位學生多多地觀察閱讀英文26個小寫字母的空格連寫、筆順和字的間距, 教師引導每位學生正確理解把握和學會處理英文字母、句子之間的正確書寫和在位置上的關系,注意英文字母的線形美。加強書寫的美觀性訓練,在書寫整句、整篇時要體現出高低錯落、行云流水、華麗生動,表現富于變化。
二、在有聲語言發現美
朗讀英語課文是體驗文中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英語口音的節奏感較強,語音清晰而且語調抑揚頓挫,富有強烈的音律美。要深刻學習領略、欣賞致敬深為內心喜愛這種美,就要努力引導廣大英語學生經常體會學習運用聽音,反復學習,跟著老師聽,指導他們如何快速學會正確運用聽音,通過經常學習聽音模仿純正流利的英語和英文語調等的方式,來準確地讀出輕重緩急和各個音節之間高低音的變化起伏,這將使學生們增強英語敏銳性和語音閱讀感受的體驗教育活動結果。
三、在歌謠說唱中審美
歌曲簡介歌謠自然就是貫穿于我國小學初中英語課堂音樂教學中,而將學生唱歌與教學語言完美結合的一種教學音樂。所以我們說,音樂中的歌曲也是一種音樂語言,它指的是人們用來用于表達思想或者感情的一種特殊的音樂藝術表達手段,而且從唱歌心理學上面來看,唱歌其實是以產生聽覺以及感知記憶為主的一種形象記憶。悅耳、動聽的歌曲、歌詞和音樂旋律通常可用于激發人的積極情緒喚起記憶。而兒童的思維記憶主要特點則也恰是兒童形象記憶和兒童情緒思維記憶均領先于兒童邏輯思維記憶。所以英語歌曲的教學非常快,受到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
四、在內容的修辭找到美
語言美就是由一種由于語言文學的具體表現形式和語言文學具體內容的完美統一而直接推動產生的美。而直接感知它們就等于可以最終產生影響并直接推動塑造美的整個文學靈魂。在我們現代人的英語中也可能還有許許多多的表達哲理精神之言語和美文妙語。整體語言不僅內容含意雋永,而且結構修辭得當,而又十分富有強烈的快節奏感和優美韻律感,它們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強烈的當代藝術美學和感動當代人心的優美韻闋,即使它們也讓很多人在家里閱讀了欲罷不能回味無窮。
五、在情感內涵中感知美
越是需要在反復的欣賞中去發現其深刻內涵和豐富的意義。它需要經歷“感受—理解—再感受”。獲得這種藝術感受目的應該是為能使人體驗感受到自己心靈與藝術作品產生共鳴所從而引發的一種藝術情感的自然上升,這是當代藝術欣賞中一個很重要的欣賞目的。需要我們不斷地豐富我們的視覺認知審美經驗從來提高對美的視覺鑒賞力從而來促使我們今后能夠懂得更好的用心享受審美生活。
美的教材元素還要有好的藝術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藝術學習性和主動性,引導每個學生運用教材的美的元素,一旦審美觸及關系到學生的內心情感和個體意志活動領域,觸及學生的整體精神心理需要,就要學會充分發揮高度有效的引導作用。
充分利用演示法,使學生產生審美意識。大量學生使用教學圖片、掛圖、音視頻教學資料等多種直觀教學技術手段,采用直觀整體、情景化的教育教學方式,讓中小學生從中直接感知一個審美美地對象,培養中小學生從中感受美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我們學習“winter”這一組單詞時,我向大家盡情展示了一幅幅冬天的冬季美景:于是大地、山川,屋頂覆蓋厚厚的積雪,矮墩得可愛,樹木都裹上了白色冬裝像一朵朵的棉花球,潔白的朵朵雪花漫天上下飛舞,孩子們在堆雪人、打雪仗美麗的畫卷把孩子們真切地帶入了冬的世界,使他們受到一種美的熏陶。
充分利用想象,使學生產生美感。任何人的審美活動都永遠離不開再造想象,想象越豐富鮮明,美的視覺感受就越豐富,可通過聯系他們曾經感知過的新鮮事物,形成一種再造想象,從而學生獲得新的美感。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充分運用感性演示法,能夠促使中小學生對這些感性教學材料產生加深美的印象,幫助學生形成感性概念,同時也充分培養了中小學生善于觀察、理解美的思維能力。
在活動中創造美。在推進英語教學建設過程中,教師必須抓住英語教材內容審美中的真、善、美的要求高度有機統一,文和理的緊密結合這一基本特點,大自然環境中的美、生活環境中的美、教材教學中的美、語言教學中的愛都如春風細雨,滋潤廣大學生的審美心靈,學生在美的深刻認識中逐漸產生愉悅之美感情,不斷提高培養廣大學生的感性審美觀念和學生審美感受能力,引導廣大學生不斷熱愛美、追求美,進而不斷創造美。
參考文獻:
[1]衛萍.探索英語教學中美育的育智功效[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