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2-057-01
摘? 要? 本文應用調查法對陜西省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進行統計分析,以及探討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學校羽毛球教學進行改革,給出了學校要充分重視組織領導,加大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基礎設施等建議,旨在為學校羽毛球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羽毛球教學? 高等學校? 新課改
一、高校羽毛球教學的重要性
高校體育是全民體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做好高校體育教學工作可為全民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由于羽毛球老少皆宜,兼顧了娛樂性與競技性,其對高校大學生的吸引力較高。在現有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羽毛球教學課時占總課時的20%以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追捧。教育部頒布教學綱要中指出,高校的體育教學需更具實際情況準確定位,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全面開展。而羽毛球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門,高校羽毛球教學的推廣與改革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現階段高校羽毛球教學的不足
(一)過度重視羽毛球競技能力的培養
與足球、籃球、排球相比,羽毛球對運動場地的要求不高,部分居民既可在專業的羽毛球館練習,也可以在公園、空地開展,運動成本較低。因此,多數大學生接觸羽毛球的時間較早,但是基本上都是業余水平,對羽毛球的規則未充分了解,未經過專業的指導。與此同時,當前不同類型的高校開展羽毛球教學活動的目標存在較大差異,但總體看來高校羽毛球教學工作過度重視學生競技能力的培養,與體能鍛煉的目標漸行漸遠,使大學生難以突破自我,羽毛球技術停滯不前。面對這一情況,高校羽毛球教學活動應向學生積極普及羽毛球的基本規則與專業理論,并強化學生的體能鍛煉,提高大學設生的體能素質,從而進一步改善高校羽毛球教學效果。
(二)教師團隊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實際當中,高校羽毛球教學的推廣時間較短,發展速度較慢,高校羽毛球教學的師資力量較弱。部分高校因為缺乏專業的羽毛球教學教師,一般從其他體育教學教師團隊中抽調教師,導致高校羽毛球教學缺乏正確的理論與技術指導,甚至會誤導學生,難以提升學生的羽毛球水平。
(三)教學場地與器材存在問題
部分高校受資金、整體環境的限制,校內羽毛球活動場地有限,甚至部分場地值對體育專業的學生或教師開放,不利于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的羽毛球訓練,對高校學生學習羽毛球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造成不良影響。部分高校在羽毛球體育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多要求學生自行準備羽毛球與球拍,同時,學校提供的球拍與羽毛球質量較差,影響了學生的發揮。
三、新課改背景下高校羽毛球教學改革路徑探究
(一)提高場地與配套設施的質量
由于我國高校的羽毛球教學器具的質量普遍不高,場館建設較為落后,新課改下為了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在提高專業課程的教學水平的同時,還需改善體育教學工作。對于高校羽毛球教學工作,學校應加大專業訓練場地、場館的建設力度,確保大部分學生有地方練習。其次,加大對羽毛球、球拍等配套設施的質量管理,為大學生提供高質量的練習設施。
(二)變革傳統的教學方式
高校羽毛球的教學活動應緊緊圍繞學生的活動需求開展,變革傳統的教學方式,調整課程結構,促進高校羽毛球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高校的羽毛球教學可以利用慕課等網絡授課平臺,推廣線上與線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了解最新的羽毛球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高校羽毛球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其次,優化課程結構。在設置羽毛球教學課程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在教學中兼顧羽毛球的娛樂性與競技性,使課程結構更為合理。
(三)完善高校羽毛球競賽制度
高校羽毛球比賽能夠較好地反映各個高校羽毛球教學成果,也是豐富大學生課余活動的有效方式。首先,高校可以借助校園微博、官網、微信等積極宣傳高校羽毛球競賽。充分發揮校內資源優勢,通過團委、校園、學生會、院學生會、社團等向學生大力宣傳羽毛球運動。其次,積極構建區域高校競技聯盟。依托各個高校之間的聯盟,加大高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積極舉辦羽毛球賽事,通過競賽及時了解自身的不足。最后,大力開展羽毛球文化節等大型活動,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交流氛圍,使學生對羽毛球的認識更為深入。通過一系列趣味性、業余性的體育活動或競賽,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進一步擴大高校羽毛球的受眾規模,促進高校羽毛球教學水平的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學改革工作任重道遠。在高校羽毛球教學改革過程中,學校要充分重視組織領導,加大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基礎設施,以促進羽毛球教學改革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袁鋒,王森欖.新課改背景下高校羽毛球教學改革探索[J].運動,2014(22):102-103.
[2]耿科.互動學習教學法運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學的實驗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