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姣
【摘要】中華文明有著悠久的文化傳承歷史,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積淀,小學語文教育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它不僅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學習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小學語文教育應注重提高文化素養,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本文通過分析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意義,提出小學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的具體策略,希望有助于推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傳統文化;弘揚;策略
一、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
重視中華文明的傳承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沉淀。從文字記載看中華文明的發展和延續。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語文知識,特別是學習一些古詩詞,使學生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健康成長,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許多傳統文化也受到了一些現代思想的沖擊。教師的教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因此,作為教師特別是小學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的意義,把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教育與現代教育理念結合起來,確立正確的教育目標,采用科學的教育模式。在教師的影響和指導下,正確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因此,教師應實現自我完善,牢牢把握教育重點,適應素質教育的實際需要,結合國家教育體制和教學理念,完成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
二、小學語文課堂上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傳統文化缺乏正確的認知
很多學生都對我國傳統文化缺乏形成正確的認知,甚至存在錯誤的想法。在他們看來,傳統文化就是文言文和古詩詞。學生對于古人的諄諄教誨、忠言勸誡知之甚少,而且也忽視了傳統文化中的內涵。此外,由于西方文化的侵襲,導致學生們更加愿意過“洋節”“吃西餐”,對英語的學習也更加熱衷。所以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更制約了學生的思想。
(二)教學方式不合理
一些語文教師對于語文中的傳統文化教育并不重視,而且也沒有采取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所以在課堂上只是機械式地進行講解,導致內容枯燥乏味,學生也提不起興趣。由于只注重考試成績,沒有對傳統文化進行挖掘,學生也只是被動式、機械式地進行背誦和學習。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學策略
(一)顯性傳統文化教學策略
1.誦讀經典,感知傳統文化
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最常見的方式。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百讀不厭,自食其力”的說法。事實上,讀書就是鍛煉心靈。學生通過語言和文字進入文本的內涵,實現深度閱讀,與作者產生共鳴。部編版教科書有許多優點和傳統文化,一般側重于古詩詞。通過閱讀古詩詞,學生不僅可以積累語言表達,還可以受到詩人情感的影響。
例如:在“古詩三首”課上,老師可以把古詩詞的閱讀權還給了學生,引導學生唱詩。學生們深入詩歌,感受其中蘊含的情感,帶著情感閱讀。它不僅可以實現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而且還受到古詩詞情感美的影響。
2.創設情境,感受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比較抽象,依賴于特定的事物和場景。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在閱讀時,很難通過語言來感知其中的傳統文化。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必須關注傳統文化的內容,創造多種意境,以情境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讓學生體驗意境,獨立體驗傳統文化。
(二)隱性傳統文化教學策略
1.導入背景,體悟傳統文化
隱性的傳統文化在教材中表現形式極為隱秘,在教材中選擇的文章幾乎都有特定的歷史背景,活在當下的學生很難理解教科書的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教學生自主掌握,向學生介紹教材的創作背景,讓他們有機會向學生介紹教材的內容,讓他們熟悉傳統文化的內容。
例如:在教學《七律·長征》時,大部分學生對革命歷史的認識不全面,影響了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限制了對革命文化的感知。因此,在組織教育活動之前,要讓學生收集《七律·長征》的創作背景,讓學生開闊視野,實現與作者的情感共鳴,無形中培養了愛國精神。
2.搭建支架,理解傳統文化
在實施教育的時候,如果向學生說明老師直接挖掘出的隱藏傳統文化的話,學生的理解負擔就容易增加。因此,教師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建立學習支持,讓學生自主地體驗和理解傳統文化,發展審美意識和思想道德。
以“狼牙山五壯士”為例,五壯士的美麗精神和品質是隱性的傳統文化。在組織課堂活動閱讀時,要以戲劇做為教學的支撐,鼓勵學生扮演五壯士的角色,以身受到五壯士身上美好品質的熏陶制約自己的行為,向著更好的方向不斷發展。
(三)多元傳統文化的大講堂
教師在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結合多媒體教育,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傳統文化和教育內容,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網絡的存在為教育提供了多種教育資源,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教師可以開展在線教育,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發展的平臺。通過舉辦競賽,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這些都是改善語文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帶學生收集傳統文化資料,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加強漢語與傳統文化的聯系,用漢語豐富學生的體驗,提高學生弘揚傳統文化的決心。
總而言之,傳統文化不僅是中國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的重要文化遺產。需要我們自己繼承和發揚。在教育中,教師讓學生深刻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激發小學生的愛國情懷,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使語文課堂成為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場所。
參考文獻:
[1]鐘艷萍.基于傳統文化傳承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J].天津教育,2020(36):90-91.
[2]林美徽.讓優秀傳統文化之花在小學語文課堂綻放[J].新教師,2019(12):57-58.
[3]劉兆福.國學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讀寫算,2019(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