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鵬
【摘要】現階段,隨著教育行業越來越重視歷史這一學科,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越來越多生活化的歷史考題出現在了高考中。這一舉動體現了我國高考試題開始越發重視社會現實和歷史書籍的結合,以此讓學生將歷史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所以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將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引入到歷史教學當中,進一步走進歷史,使學生認知到歷史就在他們周圍。本文就實際情況,針對高中歷史教學與現實的融合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歷史;現實生活;歷史教學
一、高中歷史課堂的現狀
(一)缺少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在目前的歷史課堂當中,部分教師忽略了教學的關鍵是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在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都是將考試作為教育的目的,這種應試教育沒有分突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師教學時很容易忽視這一-問題,過于重視書本知識以及考試重點,課堂上缺乏和學生的互動環節,比起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教師更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多數情況之下,學生在課堂上只是單純地跟隨老師,下課之后并不會主動去學習。
(二)教師的職業素養有待提高
歷史是一門有著獨特魅力的學科,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及科學精神為主要目的,但是在45分鐘的教育環境中,為了學生可以最大程度地學到知識,以獲取較好的考試成績,教師會以考試重點以及書籍內容為重點教學內容,現階段,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幾乎所有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學,但是一些教師為了節約時間,還是選擇了黑板教育,沒有將多媒體結合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缺乏讓學生自我感知歷史的課程教育,這一方面是因為教師的教學目存在偏差,還有一方面是因為在教育部門給出的教育大綱中,很容易忽視這一問題,無法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二、如何將現實生活與歷史課堂相結合
(一)從教學情境融入生活化教學
在高中的歷史教學課堂中,歷史教材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還是進行堂歷史課的基本。經過有關問卷調查顯示,高中的歷史課堂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一些學生覺得歷史課的學習就是死記硬背,沒有樂趣可言。由此可見,目前歷史課堂缺少生動性以及感染力,其實相對其他科目來說,歷史是一-門很有趣的課程,其內容之豐富,知識之淵源,是其他科目難以體現出來的,在高中階段,其實很多學生都對歷史很感興趣,但是卻不喜歡上這一科目的課。因此,教材的創新改變是很有必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將現實生活與歷史進行結合。例如,在教學《工業革命》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結合現實帶領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現在的交通這么發達呢?請同學們結合這一章節進行討論。"這樣學生就可以積極發言,探討到工業革命進一步促進了工業化的進程,推動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而蒸汽機的發明更推動了交通行業的發展。這個時候教師還可以提問學生,工業革命有什么缺點呢?"這個時候學生可以結合二氧化碳的排放,工業廢氣排放等現象進行討論。這種結合現實生活的情境融入使教學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同時也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
(二)將當下事件融入歷史教學
高中的歷史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可以結合當下發生的熱點事件與課堂知識所結合,這樣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感覺到歷史和生活、現實更加貼近,使課堂充滿活力。其實在高中階段的學生,還處于一種求知欲很濃烈的階段,對一切神秘的事物都感到十分好奇,教師可以借助學生這一特質來進行有效的課堂教育。比如,教師在講到“中日關系”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就釣魚島事件對學生進行結合講解,讓學生可以了解到釣魚島的一些歷史常識,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又例如,“五四青年節是紀念五四愛國運動而設立的節日,每年的這個時候,幾乎所有學校都會舉辦活動來紀念這個節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時期,來為學生講解節日背景,比如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關于五四運動的影片,使學生了解到這一運動是為了反帝、反封建而由一些愛國學生等中下階層發起的活動,讓他們進一步感受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些學生以及愛國人士的愛國精神。
(三)結合本土歷史進行歷史教學
教師可以根據本土的歷史資源來進行歷史教學,帶領學生探索、發現本土的歷史事件,最根本地了解到歷史的魅力所在,觸碰歷史的脈搏,進而有效地增強學生分析以及其判斷的歷史思維能力,更強化了他們對歷史事件的認知。例如,在沈陽地區,教師可以就清太祖努爾哈赤講解到日本發動的“九一八事變",帶領學生尋找歷史蹤跡,從沈陽故宮到“九一八博物館”,倡導學生最好去這些地方探索,了解當地歷史名人名事,比如趙一曼的信、張學良皇姑屯事件等,以此更進一步地使學生了解自己家鄉的歷史事件,增強他們的鄉土感情,培養其歷史探索素養。在以往的歷史教學中,學生通常會感覺到這些歷史事件離自己很遠,但是在經過教師的鄉土歷史講解之后,使學生切身地體會到歷史就在自己周圍,我們是歷史的演變,最終也會流向歷史的長河中去。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教學不應該以考試為教育目的,其教學需要回歸現實生活,高中歷史老師需要給學生一個可以自己觸碰歷史、結合自己生活經驗來更好地體驗歷史、更深層次地感悟歷史的學習環境,學會利用所學知識去進行自我思考,讓學生走進歷史,感受歷史,擁有自己的獨立思維,感受歷史所帶來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堅實的傳揚者,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學習動力,將生活教育作為學習歷史的橋梁。
參考文獻:
[1]秦文軍.基于角色互換的歷史課堂教學探索[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1(1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