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紅
[摘 要]根據調查研究表明,培養幼兒閱讀是有助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教育環節之一。幼兒時期是培養閱讀能力重要階段,相對于其他閱讀方式,繪本閱讀是啟蒙幼兒閱讀的有效方法,也是幼兒時期最需要的學習方式,為幼兒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文章將繪本閱讀作為載體,從選擇適宜繪本,提高閱讀興趣,創設閱讀環境,加強閱讀效率,通過“視賞”指導,提升學習興趣,利用親子活動,增加互動閱讀等方面來闡述幼兒早期閱讀的指導策略,并對幼兒早期閱讀作分析指導。
[關鍵詞]繪本;幼兒閱讀;策略
學習的基本就是閱讀,幼兒階段知識的來源絕大部分靠的是書本中汲取和積累而來,因此,幼兒時期培養閱讀習慣是必要的,能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體會到快樂,并且喜歡上閱讀,想閱讀,愿意主動去從書本中獲取知識,這是培養幼兒永久的讀書興趣與習慣的起始點。繪本的最大特點就是不需要一大堆枯燥的文字,主要靠圖畫講述一段完整的故事,對于幼兒來說,讀一整篇文字會讓他們覺得無趣,注意力無法集中,而圖畫的方式能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到書中想表達的內容。因此,繪本是幼兒階段的孩子最適合的書籍,可以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里受益匪淺。
一、選擇適宜繪本,提高幼兒閱讀興趣
現在圖書市場圖書量很大,其中繪本的數量也很多,繪本的可選擇性太多容易導致誤選錯選。家長和一些教師可能僅僅因為繪本名字獨特或者是色彩絢麗而選擇該圖書,幼兒雖然年齡小,但對繪本故事內容和興趣是不一樣的,還有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知需求也不一樣,這樣沒有重視幼兒自身的特點和差異的認知,所選擇的圖書對幼兒閱讀培養是不理想的;有的是僅僅把繪本閱讀當作簡單的圖片輸出,不重視繪本故事表達的含義,這樣的圖書失去了根本的教育意義;還有的是照本宣科,閱讀繪本故事的時候僅僅把繪本內容傳達出來,沒有創造性地豐富幼兒知識。這些隨意盲目的選擇對挑選合適幼兒繪本有很大的弊端。因此,根據此現象深入研究,初始點就是要挑選合適的繪本,真正做到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和培養閱讀習慣。一本優秀的繪本能做到開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擴展幼兒思維,加深對事物認知和發展語言表達能力,能吸引幼兒做到喜歡讀,樂于讀。所以,教師和家長都要做到認真選擇繪本,以幼兒自身特點和認知情況為出發點,圍繞著幼兒的喜好興趣選擇最合適的繪本閱讀。
二、創設閱讀環境,提升課堂閱讀效率
良好的閱讀環境是提升閱讀興趣的基礎,在一個氛圍良好的學習環境里,可以牢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充分投入在繪本內容里,從而達到積極閱讀、歡樂學習的目的。可以通過設立繪本墻這種方式營造閱讀氛圍,在幼兒園里不限制教室為閱讀地點,還可以延伸到院內走廊,樓梯走道設立繪本墻,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營造閱讀氛圍。還可以根據著名的繪本故事如《勇敢的王子》《最美的月亮》設立墻面主題,利用明亮絢麗的色彩引起幼兒注意,這樣一來,每次來幼兒園就像進入繽紛的童話故事世界里,樂趣十足。其次,教師可以讓幼兒加入到創作主題墻面中,并且以比賽的形式來開展活動。將幼兒分組,每一個時間段設定不同的主題,讓小朋友們自由發揮增加樂趣,并在一個周期后評出創意最好的小組給予獎勵。教師和幼兒充分互動,不僅增進師生關系還可建立一個別樣的幼兒園。幼兒園還可以提供專門的小房間,可以讓小朋友分享圖書,把自己喜歡的繪本與好朋友交換,并且要做到愛惜圖書,不在繪本上亂涂亂畫。在閱讀房間里要保持安靜,不能大聲嬉戲喧鬧,從自身做起維護良好的閱讀環境。
三、通過“視賞”指導,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閱讀處于依賴圖畫閱讀階段,還不能完全憑借文字理解書中內容。因此,最吸引孩子的就是色彩豐富、圖片生動的繪本,能讓幼兒保持高度的讀書興趣。幫助孩子順利閱讀并能讀懂繪本內容的方式,就是從兒童圖書的圖片著手,在看、說、讀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
(一)有目的性地引導幼兒閱讀
由于幼兒的思維邏輯還不夠成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在幼兒閱讀繪本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相關提示,一步一步地引導幼兒根據圖片來達到閱讀目的。以《拔蘿卜》這一經典的幼兒閱讀圖書為例,教師可以一幅圖一幅圖地讓幼兒細致觀察,教師再提出問題:“小朋友們,大家仔細看一看第一幅圖片,圖片上畫了哪些人啊?他在那里干什么?他的臉上是什么表情呢?”幼兒跟著教師的思路可以更加仔細地看圖、讀圖,不是只知道主要名稱這么簡單,可以詳細觀察到動作和表情。然后,教師可以問:“你們看,老公公沒有拔出蘿卜要怎么辦呢?那我們看看下幅圖片,誰來了呀?老婆婆是來做什么的呢?”在整個閱讀繪本過程中,教師加以指導,將故事情節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幼兒讀懂書中內容,理解其中含義。教師發揮的作用就是讓繪本不僅僅只是圖片,而是連貫的故事,以圖為字,讓幼兒讀懂而且更加深刻了解繪本,發展幼兒邏輯思維,明白繪本故事的完整性,真正受益其中。
(二)通過聯想的方式讀懂故事內容
幼兒的大腦有無限的開發潛能,就像一張白紙等待被涂上各種鮮艷的色彩,繪本閱讀起到關鍵作用,繪本里的圖片輸入具體的圖像,可以無限延展,讓思維活躍起來。閱讀活動中《微笑》里有小鳥、大象、小兔子、蝸牛為了讓它們的朋友快樂做了很多事情,教師可以讓幼兒觀察圖畫并且思考:“如果我們的小朋友不快樂,我們要怎么做呢?”設置這樣一個問題讓幼兒啟動他們的腦筋,展開想象。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閱讀時經常提出“猜一猜,想一想”這種問題,還可以設置小組展開討論等,給予幼兒足夠的思考空間,充分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展開想象。幼兒在思考的過程中理解圖畫的內容還能汲取到繪本賦予的教益,這種聯系實際的想象啟蒙幼兒未來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繪本給予幼兒的意義不僅是能讀懂,還要能表達
教師指導幼兒用正確規范的語言、準確的詞匯進行表達。如組織小班級閱讀《毛毛蟲的故事》活動,最開始幼兒自己閱讀的時候只會表達:“有一條毛毛蟲”這樣簡單的語句。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上毛毛蟲的表情和動作,讓小朋友思考它在干什么,這樣細心的引導會逐漸豐富幼兒對圖畫的認知。了解圖畫的內容才能夠用連續完整的語言表達:“在草地上,有一條毛毛蟲在爬啊爬,在找好吃的。”教師通過提問,鼓勵兒童大膽表達,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動腦,運用語言表達出來。從簡單到復雜的提問,拓展幼兒思路,讓幼兒慢慢學會組織詞語,詞語連成語句,逐步掌握語言這項工具,通過閱讀達到提升幼兒表達能力,突顯繪本對幼兒的重要意義。教師積極地回應幼兒,讓閱讀活動目的更加有效果。幼兒語言培養在繪本閱讀中能得到充分的訓練,豐富幼兒思維情感,為之后的語言學習提供條件。
四、利用親子活動,增加幼兒互動閱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良好的親子閱讀氛圍是帶動幼兒閱讀的有效途徑。親子活動不僅能提高幼兒閱讀興趣,還能增進親子關系。幼兒園也可以組織各種親子活動,讓家長融入到閱讀的氛圍中,帶動幼兒閱讀,增加親子溝通。教師可以介紹優秀的繪本給家長參考,指導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靈活開展親子閱讀,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閱讀能力需要持之以恒,家人要給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勵。不同的親子繪本適合不同階段的幼兒,需要根據幼兒本身的特點和興趣閱讀不同的書籍。因此,教師可以向家長推薦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如3到4歲的幼兒,教師可主推一些圖案豐富多彩的書籍,比如《多彩的花卉》《動物世界》等;有些幼兒好奇心強,具有強烈的探索精神,教師則可主推一些知識點強,探索性強的書籍,比如《一百個為什么》《聰明的小孩》。根據幼兒的特點和興趣針對性地推薦不同的書籍繪本,可以更好地讓小朋友們對書籍產生熱愛,喜歡在書中遨游。教師還可以根據幼兒年齡推薦父母在家中就可以操作的游戲,大部分兒童對游戲都有強烈的興趣,通過游戲提高閱讀的興趣,如《歡迎來到動物園》,可以讓幼兒扮演各種小動物,換一種方式感受圖片中的角色,模擬故事情節,加強了親子互動的同時達到閱讀的效果。
繪本閱讀對于開發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作用不可小覷,教師要給予更多的空間讓幼兒思考,充分啟發幼兒的大腦思維,借助繪本的力量增強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逐漸完善語言架構。繪本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可助力幼兒未來的成長,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
參考文獻:
[1]袁曉峰.讓孩子去熱愛與渴望—“繪本快樂閱讀”課開發的理念與實踐[J].人民教育,2006,(23).
[2]深圳市后海小學“繪本快樂閱讀課題組”.繪本閱讀課的基本原則和教學方式[J].小學語文教學,2007,(02).
[3]黃小玲.繪本閱讀的理念與實踐--以深圳南山后海小學為例[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