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瑋
摘要:近年來,科技發展持續發展,人們的生活愈加富足。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各種市場主體層出不窮,對消防監測培訓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如今多媒體信息智能時代,如何逐步改進防火監測工作,通過先進信息手段提高防火監測工作的實效和成果,是防火部門始終摸索和研討的問題。文章主要研究了當前防火監測管理任務中存在的弊端,深入研究了信息時代防火監測工作的改進舉措,并為現代防火監測培訓工作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防火監督;優化建議
高樓大廈層出不窮,建筑物密度不斷提高,而各類電器和易燃材料廣泛應用,使得火災源頭的復雜性和發生的可能性頻頻增長。面對日益復雜的火災情況,要充分發揮防火監測作用,加強防火監測管理。預防和杜絕火災,從根本上消除火災,降低火災發生的可能性,這比事后救援具有更大的意義和作用。
現階段,雖然消防部門高度重視消防監測工作的培訓,但火災事件仍屢屢發生,威脅人們的財產和生命。據調查,目前80%的火災事故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一些非法用電、使用劣質電器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在是致使火災發生的主要誘因。歸納剖析這些火災事件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一些部門或群眾防火意識不強;另一方面防火部門的防火監測管理工作還存在不足和弊端,不能第一時間整治,對安全隱患的治理和落實監管任務做得不好,造成了較大的火災隱患。
1? 完善消防防火監測任務的關鍵環節
1.1? 能夠實現市場經濟的穩定
防火監測的核心是有效防止火災突發,杜絕可能引發著火的一切不安全隱患。消防工作對于維護國家和社會安全穩定至關重要,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消防人員面臨的滅火環境也更為復雜,也對他們的防火工作提出了更嚴格的標準。在這一環境下,全面提升防火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消防人員工作培訓、提升滅火救援效能對于維護消防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消防人員能做好防火監測工作,認真執行任務,火災事故的發生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比如,消防部門要增加與當地社區的溝通頻率,協助相關負責人員定期組織群眾學習消防安全文化知識,檢查當地部門的消防安全設施,使消防工作更好地融入當地生產建設。防火監測工作全面有效進行,需要防火隊伍整體提升滅火技能。防火監測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消防救援技能培訓推廣,以確保隊伍安全穩定為前提,以全面提高防火救治實戰能力為重點,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消防隊伍參與消防救援事業,打造以人民群眾的安全保障體系為宗旨,完成防火監測任務,最終實現市場和國家的穩定[1]。
1.2? 有利于消防部門最大發揮其作用
消防部門應盡職盡責履行其工作任務,做好消防監測工作。既能保證地方黨組織和高層工作的正常進行,又能為地方政府單位的自身安全提供保障。防火監測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防火隊伍對群眾進行全面有效的監測培訓。一支高素質的防火救援隊伍,不僅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快速的反應能力,更要有扎實專業的知識和過硬的防火技能。但是目前群眾的防火知識普及不夠廣泛,防火部門對群眾的防火監測意識不重視,防火監測工作建設任重道遠。首先,防火機制沒有緊跟時代的步伐進行快速優化,這與現代防火救援的要求難以匹配,對于防火專業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力度不夠,同時各年齡段群眾基礎防火知識還需要加強;其次,由于缺乏溝通渠道,防火工作經驗難以進行分享,給防火培訓工作帶來很大困難;最后,防火監測工作存在的瞬時性,這也給防火訓練帶來了困難,防火訓練不能有效的集中統一教學,導致防火訓練課程不能更好的實施。
2? 當前防火監測工作開展出現的弊端
雖然人們的生活標準在不斷提升,但火災事件的突發率并沒有減少,而是在增加。我國進入信息科技社會后,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信息智能化建設,消防部門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我國信息手段發展起步時間不長,技術能力在防火監測工作中的應用還比較局限,在現實情形下處理火災隱患仍然十分困難。因此,防火監測工作仍有一些弊端和不足。
2.1? 防火檢測難度與復雜度不斷增強
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地產行業為了更好的收益,建筑密度越來越高,內部環境越來越復雜,火災事件的源頭各式各樣,原有的消防訓練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滅火救援需求,在布置消防監測工作時,不能采取統一的方法和程序。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消防監管市場主體,稍有疏忽就可能漏掉火災風險點。即使采用人工記錄,詳細勘察和歸納,也很難迅速收集到全面的信息和數據,給防火監測管理工作的進度和實施帶來很大困難。
2.2? 防火檢測信息化建設水平有待提升
過去,由于防火審批步驟繁瑣、嚴格,一些大型防火審批手續從幾個月到半年多。雖然一些防火部門察覺到了這一缺陷,并設立了相關的信息系統,完善審批項目,便于群眾申報。但在現實生活中,信息體系的可行性并不高。(1)關于系統使用方法與工作人員的結合不夠成熟?,F代消防工作中逐漸出現了很多新的科學技術,但是在工作中發揮的效用沒有達到理性化程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2)系統不夠完善,實際環境存在較大差距,理論應當結合實踐,對監測人員進行優化和改進。特別是一些防火部門安裝了各種監測管理系統,然而,防火監測人員任務量大,在學習各種條例時容易產生拒絕心理,致使防火監測系統不能更好的實施與使用[2]。
2.3? 一些群眾不支持不理解防火監測工作
長期以來,防火部門給人的印象一直不是很樂觀,更多的是進行監測和懲罰,因此一些人對消防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為了追求最大收益,一些人意識淡薄甚至做出拉關系脫責任的不道德行為,進行不可避免的消防行政處罰。此外,很多人還處在同情者的位置,對實際發生的火災事件不報告、不行動、不制止。他們對防火行為中的違法做法毫不在乎,冷眼旁觀,極其不配合防火執法工作。
2.4? 缺少消防監測工作的關注程度
根據現階段消防工作的實際形勢,安全管理思想是消防監測檢查工作的基本思想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防火監測檢查任務的實際時效和成果。據相關統計報告顯示,現階段不少高層建筑消防工作正處于控制階段,群眾和施工方沒有給予高度重視,致使自身管理意識相對落后。很多業主在日常生活中對消防工作的控制不重視,責任感相對較低。同時,當前執法形勢本身缺乏全面性和科學性,給治理工作的順利完成帶來了很大困難。此外,當前消防巡查工作中存在自我控制意識不足的問題,往往會引發各種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大多數控制負責人在施工管理中沒有意識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因為自己的思想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求,更強調高層建筑物帶來的多種資金效益,使后面的維護監測工作受到忽略;(2)地方政府在開展法制政策教育指導工作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使后續工作受到很大影響;(3)在日常工作檢查的實施過程中,企業消防人員的控制意識相對較低,雖然能夠得到有效的檢驗,但在細節上也缺乏合理地安排,極大的影響了后續的整體作業和工作實施;(4)高層管理人員自身設備投入不足,導致技術和設施難以與現代發展的要求相結合,使高層建筑存在各種火災隱患[3]。
2.5? 缺少完整合理的建筑防火檢驗系統
在消防實施過程中,由于沒有系統完善的控制體系,許多操作難以得到有效的維護,在此過程中,務必加強對防火控制點的全面整治。針對這種現象,大部分群眾的消防效率和消防質量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消防意識也逐漸加強。就現階段消防形勢的具體行動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在現階段進行高層建筑物把控中,經常要求綜合考慮工期的時間進度和材料質量方面,這使得工作量干預和時間受到很大影響,使大多數管理者不注意在有限的時間內實施優質的交叉作業。目前,消防過程中沒有系統的控制體系,再加上監察不夠細致,給消防人員開展后期的監測檢查工作增加了難度,也給建筑消防安全留下了諸多隱患。(2)在消防規劃的操作過程中,更多地強調對建筑面積的合理改進,致使許多消防設計在規劃進行中忽略了空間和細節要求。在后期的施工過程中,也缺少對消防檢查的相關要求,導致設計規劃形式和消防設備不配套,嚴重阻礙建筑的消防安全。
3? 信息化時代下消防監測工作的改進舉措
針對目前消防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弊端,筆者主要從設立完善的防火監測信息管理體系,全力推進流動防火監測執法工作,提高消防監測人員的實踐能力,實行全面宣傳通道,提高人們樹立消防意識等方面,進一步改進信息化時期的防火監測工作。
3.1? 全面改進防火監測數據管理體系和防火設備
首先,各地防火部門要將消防工作信息化體系放在首位,積極運用互聯網等手段,逐步提高防火工作實效。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防火救援任務日益繁重,防火設備作為消防工作的基礎,對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十分重要。在現代,信息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捷,為很多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方向,消防戰訓中也應當積極采用最新的信息技術,以全面提升消防救援實戰能力。例如,防火隊伍可以進行完整的信息系統建設,從火災報警到火災撲救,運用信息化手段準確、全面地收集火災信息,并進行科學的信息處理和分析,為防火工作提供及時的信息,以高效完成救援工作?;蛟谔厥馇闆r下,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裝置和設備。在高層建筑的滅火救援工作中,可以利用配備梯子的直升機進行救援,利用無人機進行圖像傳輸對火災現場搜索,這些先進裝備能有效提高火災救援能力,也能保證被困人員和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因為消防救援具有危險性,所以開展防火培訓工作和構建監測體系十分必要,可以通過提供真實安全的訓練場所、先進的裝置設備、快速的救援傷害處理方法來加強救援隊伍的安全保障。但目前的消防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水平還有待提高。
3.2? 大力推動消防監測法制任務
為了進一步提高防火監測執法的標準和時效,防火部門可以結合計算機和移動設備終端實現隨時隨地辦公,開發一種新的防火監測管理系統。用移動設備替代以往紙質化工作進行記錄,同時對現場進行防火監測工作,將現場拍下的圖片資料及時同步到信息監測系統,第一時間完成火災相關信息的整理和填寫。這樣不僅可以直觀、清晰地展示住宅區、消費區、工業區的消防監測情況,還可以及時提交防火工作的進度和成效,為防火監測提供有用的資料依據。目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的信息化和自動化程度愈來愈高,各國家和消防部門應當加強創新創造,將信息化和自動化設備引入消防工作領域,為消防問題的解決提供更多可能的方案。傳統消防裝備的落后已成為阻礙現代消防救援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消防救援工作中,要著力解決消防裝備滯后問題,積極運用先進技術和裝備,使防火監測執法制度更加公開。
3.3? 提高防火監測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技能
持續推進消防培訓,加強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將集中統一培訓模式與監測人員自行培訓進行結合。傳統的培訓方式比較耗時且成本大,在任務多的時段無法進行開展,而微課精短、靈活性大,可以在移動終端觀看學習,很好地解決了耗時問題,也將最新的信息技術應用在了消防領域。將互聯網平臺應用于防火監測人員教學中,提高學習效率,結合具體的消防實踐案例,詳細探討信息變革技能,通過網絡引入新形式,節省教學時間,快速滿足檢測人員的要求,縮短培訓時間。
3.4? 設立全面的推廣培訓通道,樹立正確的防火理念
防火部門要不斷加大防火安全培訓教育的傳播和推行力度,讓越來越多的人獲得防火知識,使消防監測工作更好地為大眾服務。在防火任務繁重時段,防火人員可以靈活選擇時間地點,對群眾進行防火知識的培訓。不僅為防火培訓工作提供便捷,也提高了消防人員和群眾的知識水平。防火培訓教育工作,也可以打破溝通壁壘,加強群眾和一線工作人員之間的信息分享,分享知識和經驗,為提高防火保護能力而努力。國家應加大對群眾培訓力度,鼓勵高素質人才參與到防火推廣教育工作中,利用網絡方式加強對群眾防火防范經驗的培養,增強本地區的整體消防意識。
3.5? 完善消防監測系統
對建筑物的防火監測檢查要建立適當的監測管理體系,既能保證防火監測工作的順利實施,又能確保各種項目能夠順利執行,有效加強監測檢查任務質量。
在完善防火監測體系的過程中,要結合城市高層的實際情況和防火監測人員的安全意識,進行細致的處理。還要確保該系統與現階段防火監測檢查的成果相吻合,積極地支持防火監測工作的有效實施。對各制度的實施從根本層面進行保障,建立權利和責任明確的監測體系,使防火監測各項事業制度化、程序化運作。
對各項工作進行檢查時,要嚴格按照設立的防火監測條例實施,對相關人員各方面進行合理管制,確保其工作行為的嚴謹性和準確性,有效避免因人為因素造成的影響,全面提高防火監測管理體系的實際效能,保障防火監測檢查的各項任務順利進行。
4? 結語
火災事件發生后,人們才能意識到防火監測和安全的重要性,但損失已經造成了。通過對現有經驗進行總結學習、對不足之處進行反思改正,預先做好防火、監測和準備工作,樹立安全防護意識,才能減小火災事件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參考文獻:
[1]姜雪潔.信息化時代下防火監督工作的優化建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5(20):194.
[2]歐明輝,齊放.信息化時代下防火監督工作的優化建議[J].建設科技,2017,22(20):143.
[3]倪蔚蔚.信息化時代下防火監督工作的優化建議[J].消防界(電子版),2020,94(18):65-66.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continued to develop, and people's lives have become more prosperou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accelerating, and various market players are emerging in an endless stream,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fire monitoring and training. In today's era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how to gradually optimize the fire monitoring work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esults of the fire monitoring work by advanced information methods is a problem that the fire protection department has always explored and discussed. The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in the current fire monitoring management work, deeply studie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fire monitor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modern fire monitoring and training.
Keywords:information age; fire protection supervision; optimization sugg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