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冬詠
【摘要】如果學生不能從本質上真正把握數學本質,那么在解題的時候就會出現阻礙。復習備考對于高中的學生來說,不僅屬于關鍵性的階段,并且還可以認識數學本質,明確考查方向。本文立足于高中數學教學角度,分析了高中數學備考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中數學;備考;有效策略
引言:“緣木求魚,莫如追本溯源”。數學復習備考也需要在“落實基礎”的基礎上,起到很好的引導性作用。以全新的姿態和積極的態度迎接新課改的創新與發展。高中數學科目,在高中一直處于重要的主課地位,往往由于抽象性較強,理解難度較大,常常讓學生感到無從下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高中數學備考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找準備考方向,明確數學備考目標
要想進行卓有成效的高三數學備考需要高中數學教師找準備考方向,并明確備考的總體目標,帶領學生沿著正確的備考方向有序地進行復習和回顧,進而不斷地提升備考的質量和效能。對于找準備考方向,需要高中數學教師積極地聯合優秀的數學教師群體,一起對課程標準、考試大綱進行細化分析和研究,定位出考試的基本輪廓、明年考試的出題命題重點,之后可以對近十年以來的高中數學真題進行更加細化與全面的鉆研,以更加精準地對考試的方向進行把握,從而為備考工作指引正確的路徑。對于備考目標,教師要在備考目標的制訂過程中注重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結合、階段目標和小節目標結合,同時還要對每個階段復習內的工作任務、復習重難點進行明確,此外還要兼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備考目標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指引性,從而為后續的備考復習工作打好基礎。
二、注重夯實基礎,強化知識體系構建
在第一輪或者第二輪備考的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要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儲備,并為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框架,以避免學生在復習中出現“空中樓閣”的現象,并為學生后續的沖刺階段復習打好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復習七年級《集合》模塊知識內容時,數學教師要對該節課的集合的含義、表示以及基本運算等基礎性的知識內容進行強化講解,并借助思維導圖或者結構大綱圖等為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如將“集合”作為中心節點,分別衍生出含義、表示、基本運算三個分節點,并對每個分節點再次進行細化,如對于“基本運算”分支,可以衍生出交集與全集、全集與補集等基本模塊,同時還要對這些具體的知識點進行清晰明了的闡述,并配以相應的練習題目,讓學生對這些基礎性知識進行全面化的學習和回顧,構建清晰、具體的數學知識體系框架,為后續更高質量的復習打好基礎。
三、有效教授方法,注重學生查漏補缺
在系統性的備考復習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還要向學生教授一些有效的復習技巧和答題技巧,讓學生在有效方法和技巧的幫扶下較好地把握備考的規律,進一步開展查漏補缺工作,進而不斷補足學生復習中的漏洞,提升備考和復習的效能。例如,在復習《函數》模塊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性復習,可以將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和冪函數等相關的知識點,如概念、定義、奇偶性、基本特征、圖像特點等列在圖表中,在回顧時進行對比,避免產生混淆,從而大幅度地提升復習備考的質量。對于具體的考試答題技巧方面,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一些填空題、解答題等題型的答題策略、方法與注意事項,當然,教師還要在復習過程中針對性不同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不同,為學生推薦適應的學法和技巧,以進一步滿足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的學習需要,補足學生復習的短板。
四、創設逼真環境,引導學生有效適應
在備考的過程中還需要高中數學教師為學生創設逼真化、具體化的高考考試環境,引導學生進行適應性的訓練,讓學生熟悉真實的高考和真正的高考,從而避免學生在考場考試中出現緊張和慌亂的情形,讓學生更加有效地開展答題,自然有助于提升備考和復習的質量。例如,在平時的模擬考試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符合高考考試要求的考場環境,對進場要求進行明確,規范學生的考場紀律,嚴格控制考試的時間,并在試卷的判閱過程中盡可能地按照高考考試的要求和標準進行評判,從而讓學生逐漸適應考試的基本環境和態勢,自然有助于學生在高考過程中有序地作答。
五、加強變式訓練,提升學生數學運算素養
從實踐的過程中,高中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解題基礎,還需要具備較強的運算能力。對于計算的基礎來說,需要在公式的基礎上,實施很好的延伸與發展。在這里,高中學生在進行數學備考教學的過程中,在開始的時候,需要結合基礎的需要,先牢牢地記住公式。之后,需要結合現狀,進一步提高運算和計算的能力。此時,學生在進行復習的過程中,需要統籌發展,加大基礎建設,實施很好的突破性建設,增強高中學生數學的運算能力。此時,可以看到數學的運算能力就是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只有在很好的詮釋中,才可以滿足現代化的建設需求。
例如:在學習《高中數學公式計算大全》的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就可以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在基礎的視角下,強化公式記憶。之后,再結合課本,使用小本子,將例題實施合理的計算。在計算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記憶的公式模式,也可以使用運算基礎能力培養,為學生的學科素養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論:隨著社會的進步,高中數學復習備考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提煉內容考查的本質和具體問題,還需要教師切實的加大系統訓練,聚焦核心素養,攻克解題難關。完善個人的認知結構,感悟其中的數學思想,由表及里,不斷深入理念。并不是將思維停留在結論或者是題型的解法當中。需要在階梯式的綜合向素養的延伸中,引導學生輕松的學習與備考。
參考文獻:
[1]劉文君.把握數學本質落實思想方法——2012年高考數學浙江卷的體會[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03):126-127+129.
[2]關于征訂2013年《中學教研(數學)》高考復習專輯啟事[J].中學教研(數學),2013(01):50.
[3]何立恒.面對高考數學,我們還缺什么?——考生解答2012年全國高考數學(課標卷)存在的兩個突出問題[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12(10):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