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數學教育的改革之下,教師不斷地探尋和挖掘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在教學課堂中不僅僅只有教學這么簡單,還有提問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而初中數學不同于小學數學,它更加的具有主動性和靈活性。有效提問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活動能力以及可以很好的引導學生思考和推導每一個公式或者每道題目的解題過程。那么本文探尋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有效提問的五大用處。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提問;應用探尋
引言:
有效提問,是基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結合,同時也需要時機和學生的興趣來達到教學效果。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對數學的理解都比較被動,課堂上跟著老師的思維可以解題,但是課后輪到學生自己解題的時候就會做得一塌糊涂。因此,對于課堂上的提問也是很有考究的,比如興趣性的問題,重要性的問題,適合性的問題等等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把握。對此,有效提問可以對日后的數學教學大有裨益。
一、精心備課
教學中離不開教師的備課,備課是所有老師的一門常規工作,但也是很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精心的備課包含了課題、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突破、完整的教學過程設計、訓練設計、板書、考慮學生情況等等工作內容。精心的備課可以準確的提問學生,減少課堂中提問的誤區;也可以調動課堂的氣氛,很好的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1]。因此,備課可以很好的在課堂中建立提問的方向和模板。
二、設計問題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也是老師與學生互動交流的一個重要途徑。數學課堂提問尤其重要,提問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動腦思考,確保良好的課堂效果;老師合理的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可以更好的優化問題,抓緊問題契合點。巧妙的設計問題,有趣的引領學生遨游在數學的海洋中。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規規矩矩的問題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正如華師版的七年級數學上冊的第五章中的相交線與平行線中的同位角、對頂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理解,有的老師會有趣的問同學平行線如何畫出來的,同學們就會用尺子來回的上下畫兩條平行線,接下來再讓同學畫一條直線隨便的直直穿過兩條直線,然后看這兩條相交直線之間形成的兩個角的大小。因此,同學們從老師的簡單問題到實踐再到成果之間,同學們都從中思索過從而很好的被啟發到了解這個同位角定義,同樣的其他角也是一樣。數學教學離不開畫圖,老師的一點點精準的提問和漸進式的引導學生,都是帶有一些啟發性和探索性可以很好的讓學生自己實操了解,這樣有利于后面數學的幾何教學。
三、一對一式
數學的提問不是僅僅的停留在上面的那道題之中,它也可以轉換成別的題目形式,只是側重的內容不同,但很多步驟還是需要的。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有一些講一遍未必懂,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有限,不能直接領悟到方法。正如華師版的八年級上冊的數學第14章中的勾股定理,很多常規的三角形的正弦、余形去取特殊值求得不同的角度值。對此,老師在提問中要明確提問的目的,不要急于求成,忽視過程生成。數學教學要引導學生學會在問題中解題,也要學會在問題中轉變解題方向,形成一題多方案的解題思路。這樣有效推動學生的邏輯思路,拓展他們的知識能力。教育不能以一貫的風格提問,要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學習水平不同,就需要一對一式的方法提問才可以達到教學效果和質量。一對一式的方法是有效提問中常見的方法。
四、提問特點
問題提出是否有效,也要看問題提出來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是問題走勢的三部曲,一個好的發展方向離不開這三個特點。那么課堂上提問題離不開老師的備課和設計問題的前提下進行。正如:“不過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為什么能確定,兩點可以確定一個圓”,在這些提問下,讓學生動手動腦的探究,同時問題也要給學生有時間思考和學生的基礎結合回答。因為每一個題目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回答的上,所以數學中就不缺乏小組之間的探討,讓學生之間討論解決三個問題的內容。這樣問題就不是僅僅的拋給優等生,簡單的有基礎的可以答,難的問題可以讓會的人答;同樣的大家可以相互討論交流,不是很懂的情況下老師會在大家討論之后,重新講解從而達到教學效果。另外老師提的問題要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要讓學生緊張而不答出問題。在有效提問的情況下,學生能加深對該課堂內容的理解。
五、問題效果
以上是有效提問的幾大因素,可以促進學生數學積極性,激發學生數學興趣和解決問題的途徑。有效的提問可以很好的引導、表達和理解數學教學[2]。問題不冗長,學生也不會茫然不解,教導學生需要一步步地引導而不是追求教學效率和忽視了教學質量。常言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學習亦如此,基礎不好就要一步步來扎實,而教太多沒基礎也會面臨“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局面。可想而知,有效的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教學手段,問題性的因人而異,趣味性的學習氛圍,漸進性的教學需求,適度性的教學目的都能夠有效提問中增長數學的教學效果。同樣生活依然有很多的提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數學學習。
六、結束語
有效提問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能力下的提問,精準抓住知識點、由簡到難、層層遞進的數學教學策略。它可以讓學生充分提出設想、作出假設、演繹推理、通過驗證來導入學習。重點是學生能把握相關的知識框架、概念、規律方法進行系統學習,同樣可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注意能力,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提升數學素養。有效提問可以讓學生在提問中形成自己的邏輯思維,學會主動思考,從而達到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李同宏.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012(002):14-15.
[2]盧銀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踐研究[J].信息周刊,2018,000(012):1-1.
作者簡介:康麗娜,出生年月:1988年1月25日,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吉林省長春,職稱:初中數學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數學,單位信息:東北師范大學東安實驗學校,所在省市:吉林省長春市,郵編:130000
(東北師范大學東安實驗學校?吉林?長春?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