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代社會發展過程當中,我們除了要不斷的對事物進行創新要更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傳承工作,要在繼承的基礎之上不斷的進行創新和發展。我國有著5000年來的發展歷史,在這段時間當中遺留下來了許多燦爛的文化,以及許多寶貴的文物,這些都是值得傳承和弘揚的。本篇文章主要論述的是在新時期之下如何做好文物管理工作,并對此提出了具體的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文物管理;策略探討
引言:
不同朝代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都有所差異,而要想了解不同朝代之下所發生的事情,這必須要通過該時代的文物進行探索,因此文物是寶貴的歷史遺物,在當前時代當中我們必須要做好文物的保護工作。同時,文物,也是現代社會發展過程當中的一種精神寄托,是我國寶貴的物質文化,文物保護單位必須對此引起高度的重視,根據不同文物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保護措施,讓文物能夠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并且利用這些文物去宣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民族精神,去向世界展示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
一、目前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
目前我國文物保護工作在發展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影響文物保護得質量和效率。首先,在文物保護工作領域缺乏高素質的人才。相對于其他專業而言,文物保護一直是一個比較冷門的專業,很少有人愿意從事該專業的學習,并在后期投入到文物保護工作當中。主要是因為該專業工作環境比較復雜,同時薪資待遇比較低,對于個人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要求較高。而目前從事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有的工作人員缺乏豐富的工作經驗,相關單位應該對文物工作人員的培訓引起高度的重視。其次,我國文物的破壞力度比較大的,有的還處于遺失的狀態,一方面是由于現代社會的變遷,導致部分人群對于文物保護的意識比較淡薄,并且隨著現代化的建設對某些文物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另外,沒有建立完善的文物管理制度。針對文物方面的保護工作仍然沒有形成系統化的制度,并且這些管控制度非常的脆弱,由于領導者的主觀意識,很容易發生制度變更,而這些都進一步降低了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1]。
二、提高我國文物保護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具體策略
(一)對文物保護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視
要想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首先要對文物保護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而這種重視力度不僅僅是指文物保護領域,而是要調動全體人民以及各個政府機構的重視力度,做好文物的收集以及搶救工作。而這就要求基層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文化建設職能,做好文物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讓基層的人民群眾也能夠了解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政府部門也應該加強文物保護領域方面的財政投入力度,對于本地區的一些文物要積極的投入人力資源以及物力資源進行保護。要在這方面形成專項的財政資金,為這些文物做好日常的維修和保養,并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對破壞文物的行為進行嚴格的處罰。從這些小事入手,可以充分保護我國的文物不受到人為以及自然的破壞[2]。
(二)不斷提高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素質
文物保護工作活動大部分都是由文物保護工作人員進行的,因此工作人員自身的素養將會直接影響到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首先,我國要重視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培養工作,要為文物保護領域注入新鮮的血液。國家要鼓勵各大高校開設文物保護專業,并且鼓勵學生投入到文物保護事業當中,為我國文物保護領域培養出一些新的人才。其次,則是要對在職的,文物保護工作人員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工作,讓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在新的時代樹立新的工作理念,掌握新的工作技巧,不斷豐富自身的工作經驗,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另外,還需要加大對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補貼工作。因為大部分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都比較低,國家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財政補貼,提高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這樣可以保留住一些高素質的人才,同時也能解決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后顧之憂,讓工作人員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3]。
(三)建立健全文物管控的制度
通過建立完善的文物管理制度,也是提高文物管控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首先,在文物規章制度建設過程當中,應該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因為不同文物的特點是不一樣的,需要采取不一樣的管控方法,在文物維護過程當中會涉及到不同的維護設備。例如,某些文物只是某個朝代的一個瓷器,而有些文物則是一些大型的雕刻,這兩種文物無論是在體型上還是在原料上都有著較大的差距,采取不一樣的方式進行維修和保養。其次,在制度建設過程當中必須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文物保護工作并不是在短時間之內就可以取得效果的,要一步一步的進行維修和保養,要制定長期的管控制度,而不是追求短期的效益。
(四)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以及科學手段
文物保護工作當中工作人員也可以結合一些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以及科學手段,不斷創新文物保護工作的形式和內容。在文物保護工作活動當中會涉及到大量的文物數據信息的記錄,這些依靠傳統的紙質記錄會非常的繁瑣,同時在查詢信息的時候也會極為不方便,此時就可以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構建電子文檔,這樣既能夠更加全面地收錄文物的信息,同時也能最大限度的實現文物資源信息的共享。其次,在分析文物成分的時候也可以利用一些科學設備對文物進行掃描,這樣工作人員無需破壞文物,也能夠了解到該文物的成分,也能夠根據文物的性質做好入庫處理工作。簡而言之,在文物保護工作當中工作人員要靈活的運用文物保護手段[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時期文物保護工作更應該得到重視和發展,要不斷的完善文物管理的制度,做好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工作,并積極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以及科學手段段,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徐靜. 新時代背景下做好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探討[J]. 赤子, 2020, 000(004):138.
[2]周仕萍. 新時期下如何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9, No.585(08):51+53.
[3]郭紅波. 新時期如何做好縣級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之我見[J]. 卷宗, 2019, 009(001):68.
[4]郭香清. 關于新時期如何做好文物管理工作的思考[J]. 好日子, 2019, 000(002):P.1-1.
作者簡介:姓名:楊勝,出生年月:1980年11月,性別:男,民族:苗族,籍貫:貴州凱里,學歷:本科,職稱: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文物管理。